寡妇征婚:“有三更半,二个人,添一脉香火”,下联你能对出来吗

中华文化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可谓是博大精深,渊源流长,而对联文化不论在古代还是如今,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娱乐方式。古人很喜欢对对联,由于对联有一定的语法和规则,很多文人墨客都是乐在其中,怡然自得。

寡妇征婚:“有三更半,二个人,添一脉香火”,下联你能对出来吗


对联讲究平仄押韵,而且短小精悍,更像是诗词的浓缩版。在唐代,诗仙李白不但诗词一流,而且对联的造诣也炉火纯青,有关他的对联趣事我们也是如数家珍。到了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和佛印之间互相调侃,也流传出很多对联故事。还有苏轼的妹妹苏小妹,也是掌握到了对联的精髓,经常以对联的方式和苏轼、秦观、佛印互相的逗趣,细细品读让人忍俊不禁。

寡妇征婚:“有三更半,二个人,添一脉香火”,下联你能对出来吗


到了明代,号称对联大师的解缙、文采飞扬的唐伯虎,更是把对联文化发挥到极致,他们用对联表明自己的心声,或者插科打诨,针砭时弊,讽刺地主豪强,替老百姓伸张正义。可以说到了明朝一代,对联文化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每年春节,明朝就有家家户户贴春联的习俗,而春联就是对联的一个分支。

古人用对联可以做很多事,有的是为了选拔人才,往往出一个上联,而应试者需要在短时间对出下联,这样非常考验一个人的敏捷度;还有的人以对联来交友,大家围坐在一起,对联作为高级的文字游戏,可以互相拉近文人之间的感情;也有的女子以对联来招亲,这在宋代是极为盛行的。

寡妇征婚:“有三更半,二个人,添一脉香火”,下联你能对出来吗


在北宋时期,有一户杨氏的人家,家境还算比较殷实的。老爷子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因此对女儿更是疼爱有加。从小就教自己的女儿琴棋书画,还请来了县里最好的老师。光阴荏苒,杨氏已经长到了十五六岁,不仅仅才艺绝伦,而且还长得清丽脱俗,沉鱼落雁。

古代女子到了十五六岁正是结婚的年龄,老爷子就给女儿指定了一门亲事,两人生活得也算是幸福美满。但是好景不长,杨氏的丈夫是一名将军,有一次去作战的时候不幸牺牲阵亡,因此杨氏成了一名寡妇。

寡妇征婚:“有三更半,二个人,添一脉香火”,下联你能对出来吗


女人失去了丈夫,这在生活上来说必然是艰辛的。很多邻里街坊的,就劝杨氏改嫁,毕竟女人要依靠男人才能继续的生活下去。但是杨氏对自己死去的丈夫甚是想念,竟然一口回绝,打算孤独终老。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杨氏的父亲看到女儿孤孤伶仃,再次劝导女儿另做打算。杨氏是个大孝子,看到父亲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不忍心违背老爷子的心愿,于是就想到了以对联征婚的方式。于是她找来媒婆,写了一副对联,并告知媒婆,谁要是能对出下联,就与那个人成亲。

寡妇征婚:“有三更半,二个人,添一脉香火”,下联你能对出来吗


媒婆拿到上联,到处去说和这门亲事,这副上联是:“有三更半,二个人,添一脉香火”,难倒了很多前来相亲之人。寻找了半个多月,下联一直无人应对出来。

这一日媒婆来到茶馆的二楼喝茶,有个秀才刚好路过媒婆的身边,看到媒婆茶桌上放的对联,便问明了缘由。秀才也是孤身一人,正好有娶妻的打算,他看着上联陷入了沉思,这时他眼望浩渺的大江,一时间来了灵感,脱口而出下联:“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大江”

寡妇征婚:“有三更半,二个人,添一脉香火”,下联你能对出来吗


​此联一出,正好与上联环环相扣,数字对数字,平仄押韵,而且意境高远,堪称经典,实在是妙不可言。媒婆于是把下联拿给杨氏一看,杨氏也芳心暗许,两人定了好了日子,喜结连理,这段故事也被民间传为一段佳话。

  • 今日话题:如果上联是“有三更半,二个人,添一脉香火”,你能对出下联来吗?欢迎在留言区写出自己的奇思妙对,我们一起交流学习。

文 | 国学大观园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国学大观园

寡妇征婚:“有三更半,二个人,添一脉香火”,下联你能对出来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