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經典的一首詩,只起頭兩句,便驚豔了世人幾千年!

導讀:《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是李白的一首餞別抒懷詩。全詩如歌如訴,情感起伏漲落,韻味深長,一波三折,章法騰挪跌宕,起落無端,斷續無跡,語言明朗樸素,音調激越高昂,達到了豪放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境界。作者滿懷豪情逸興,又時時掩抑不住鬱悶與不平,感情直起直落,大開大合,沒有任何承轉過渡的痕跡。這種起落無端、斷續無跡的結構,使詩人因理想與現實的尖銳矛盾而產生的急遽變化,孤傲獨立而光芒四射。


李白最經典的一首詩,只起頭兩句,便驚豔了世人幾千年!

圖文|源自網上

【李白,我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格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李白的詩,以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對主觀色彩的描寫十分濃烈,具有常人難以企及的氣勢。李白也是公認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藝術魅力的詩人,更是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享有“詩仙”的美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是詩人與族叔李雲相遇並同登謝朓樓時創作的一首送別詩。全詩語言明朗樸素,音調激越高昂,如歌如訴,強烈的思想情感起伏漲落,一波三折,如奔騰的江河瞬息萬變,波瀾迭起,和騰挪跌宕、跳躍發展的藝術結構完美結合,韻味深長,斷續無跡,達到了豪放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境界。明人評此詩“如天馬行空,神龍出海”。】

這是李白寫給族叔李雲的一首送別詩。雖然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李白卻沒有直接描寫離別,而是把筆墨花在了表達自己懷才不遇的激烈憤懣之情上。全詩慷慨豪邁,韻味深長。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唐|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詩詞的大意是說:棄我而去的昨天,早已不可挽留。亂我心緒的今天,使人無限煩憂。萬里長風吹送南歸的鴻雁,面對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樓開懷暢飲。你的文章就像漢代文學作品一般剛健清新。而我的詩風,也像謝朓那樣清新秀麗。我們都滿懷豪情逸興,飛躍的神思像要騰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潔的明月。好像抽出寶刀去砍流水一樣,水不但沒有被斬斷,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舉起酒杯痛飲,本想借酒消去煩憂,結果反倒愁上加愁。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稱心如意,還不如明天就披散了頭髮,乘一隻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隱江湖)罷了。

此詩是一首雜體詩,也是作者李白非常著名的一首作品。全詩共九十二字,並不直言離別,而是重筆抒發詩人自己懷才不遇的激烈憤懣,灌注了慷慨豪邁的情懷,表達了對黑暗社會的強烈不滿和對光明世界的執著追求。詩雖極寫煩憂苦悶,卻並不陰鬱低沉。

開首二句:”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發端既不寫樓,更不敘別,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鬱結。從“昨日之日”與“今日之日”兩句,我們可以知道詩人在無數個離自己遠去的昨天和接踵而至的今天裡,都是充滿了憤懣,且難以排解。這兩句破空而下、氣勢豪邁,令人驚豔。所表達的情感更是生動形象,回味無窮。

三、四句:”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突作轉折,從苦悶中轉到爽朗壯闊的境界,展開了一幅秋空送雁圖。一“送”,一“酣”,點出了 “餞別”的主題。從這兩句詩,我們能夠看到李白豪邁闊大的胸襟,能夠從前面終日苦悶忽然轉向開朗豪邁的境界,這也是李白不羈的性格體現。

五、六句:”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讚美對方文章如蓬萊宮幽藏,剛健遒勁,有建安風骨。又流露自己才能,以謝脁自比,表達了對高潔理想的追求,同時也表現了詩人的藝術觀。這兩句是李白對李雲與自己作品的評述。李雲身處蓬萊宮,文章有建安之風骨,卻位卑職微,屈居人下;我若是謝脁詩文亦清新秀髮,與眾不同,卻年華虛度,無路報國。這裡既流露出對自己才能的自信,也反映懷才不遇的苦悶。感情深沉,語言豪放。

七、八兩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更是反映了詩人雖然擁有著超然物外的精神世界,但在面對現實的汙濁時,身體卻無法跳脫出去。這兩句詩,也是一個大轉折,從上面兩句的豪情逸興,突然轉到內心無法排遣的苦悶,且越想著排解,越是苦悶。

最後兩句詩:”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反映了詩人懷才不遇,壯志不能伸,宦途不得意,心情抑鬱,思欲遠離這愁人的環境,擺脫煩憂,到一個逍遙的新世界去。這種“散發弄扁舟”的態度,不是消極歸隱,而是一種抗爭,有積極的反抗因素。胸襟豪邁闊大,語言豪放自然。

綜觀這首詩,思想感情瞬息萬變,藝術結構騰挪跌宕,起落無端,斷續無跡,深刻地表現了詩人矛盾的心情。語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諧統一。“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是千百年來描摹愁緒的名言。全詩境界壯闊,氣概豪放,雖是寫煩憂苦悶,但並不陰鬱低沉,千百年來贏得了無數人的喜愛與稱讚。

————

後記:這首詩作於安史之亂前不久。李白於742年(天寶元年)懷著遠大的政治理想來到長安,任職於翰林院。二年後,因被讒言擊中而離開朝廷,內心十分憤慨地重新開始了漫遊生活。大約是在公元753年(天寶十二載)的秋天,李白來到宣州,客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雲行至此,很快又要離開,李白陪他登謝朓樓,設宴送行。宣州謝朓樓是南齊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建。李白曾多次登臨,並且寫過一首《秋登宣城謝朓北樓》。李雲又名李華,是當時著名的散文家,曾任秘書省校書郎。他與李白是叔侄關係,但並非族親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