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三大核心,毛泽东学到两点

自中唐以来的中国政治史上,王阳明可谓横空出世。中唐以来,政治家和官员都是文人,是专家型的技术官僚,他们都比较的老实、循规蹈矩,所以既有英雄气概、又能办真事的官员少之又少。而与中唐以前贵族化的社会精英不同,宋以来的官员更是出了名的老实、听话、守规矩却缺少能力,与贵族型的治理者比起来,靠考试上来的文人型官员的缺点是不能干事、不会干事、不敢干事,更重要的是:由于选拔任用制度的程序化、僵化,整个官场和治理队伍的心态及氛围都是比较压抑的。

而这种灰色的氛围,到了王阳明却为之一改,为之一扫。

王阳明心学三大核心,毛泽东学到两点


阳明心学:取之不尽的宝藏

大约在五百年前,王阳明在龙场悟道,阳明心学横空出世,自此之后,追随者无数。

明朝扳倒奸臣的严嵩;肃清朝纲的阁老徐阶;架空皇权,开启改革,为大明续命半个世纪的张居正;明末清初被誉为中国启蒙之父的黄宗羲,无一不是阳明心学的传人。

清末改革,救亡图存,林则徐、曾国藩、梁启超、陈独秀、严复、胡适,这些在风口浪尖上的改革者也无一不是阳明心学的信徒。

到了近代,蒋介石更是痴迷阳明心学,不仅自己研读,还让自己的儿子研读,甚至把台湾的草山更名为“阳明山”。而毛泽东自青年开始,就视王阳明为自己的精神导师,一生践行,获益匪浅。

我们讲三个自信,在中国历史上,单论自信这一点,能超过王阳明的政治家就少之又少,把他和柳宗元一较便知。

王阳明和柳宗元都曾遭遇被贬,分别被发配到贵州和广西。官场失意极大地挫伤了柳宗元,第二次遭遇被贬后,他的精神和意志近乎崩溃,在写信给他上司的信中说:有一个人掉入深沟,他呼号、抱屈,但都没有人听到,即使听到了,人家也不搭理他,又或是偶然经过的人,因为手里没有绳子,也不能搭救他。然而您恰恰从这儿走过,您同情我且在您手里恰好有可以营救我绳子。这是最后的机会,请您救救我!请您把绳子垂下来,将我从沟里拉上来吧!

如此凄惨的呼号表明,柳宗元的意志已经被官场失意摧毁,精神几近崩溃。王阳明恰恰是相反的——他是一个愈挫愈勇的人。

廷杖四十、被贬龙场,平定宸濠、反遭诬陷,一般人面对如此挫折早已崩溃,但是他却告诉我们:要想转移心灵痛苦及精神痛苦,就要去做实事。你做的事越具体、越实际,就越有利于抗拒心灵的痛苦和精神上的失意,也就是他所谓的“事上磨练”。

读书人的毛病往往在于想得太多却没有行动,你想得越多,就越畏葸不前,心灵的痛苦就越甚。事上磨练,磨什么?不过就是通过做事,把心灵和精神上的那些痛苦磨掉。毛泽东就从王阳明那里学到了这种强大的意志力,毛泽东那些豪情万丈的诗,都是在最艰苦、最困难的时候写的,《七律·长征》就是这样,毛主席自己说过,环境一好,他反而就写不出诗来了。

王阳明心学三大核心,毛泽东学到两点


王阳明心学三大核心,毛泽东学到两点


心学的三个部分

王阳明心学有三个部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王阳明年少时候还是程朱理学的天下,那时主张格物穷理,认为理是通过格物求来的。但是王阳明曾经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也没有格出什么道理,反而大病了一场。后来王阳明在龙场,置身石棺之中,才终于悟到,万事万物都在自己心里,所有的道理不必外求,世界的意义也是由你的内心赋予的,向自己内心求索就可以。

知行合一:“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道的理一定要与现实发生联系才有意义。知行不能分家,只知道不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

致良知: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

王阳明心学三大核心,毛泽东学到两点


王阳明心学三大核心,毛泽东学到两点


毛泽东学到的两点

青年毛泽东曾将王阳明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更是称其为自己的“传教之人”,他把阳明心学归纳为两条:一在贵我,一在通今。

贵我者,“横尽虚空,山河大地,一无可恃,而可恃者唯我”;

通今者,“竖尽久劫,前古后今,一无可据,而可据惟目前”。

所谓“贵我”,就是指“心即理”;所谓“通今”,就是指“知行合一”。

王阳明心学三大核心,毛泽东学到两点

心即理:既然道理不必外求,那么一个人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专注于完善自我就可以,只要自我成熟完善了,那么事功不过是水到渠成。这让毛泽东摆脱了早年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思想。宇宙在我心中,我心即是宇宙,更是让毛泽东有了吞吐日月的气魄。一代伟人的气象就此成型。在后来毛泽东的诗词中,那种睥睨山河、指点江山的气势便是由此而来。面对中国纷乱的时局,也就有了从容不迫的自信。

知行合一:王阳明曾经说过,知行工夫,本不可离。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吃一吃。王阳明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马克思思想传入了很多国家,可以说是满盘皆输——东欧失败了、苏联失败了、朝鲜失败了、越南失败了。惟独在中国它成功了。原因就是毛泽东在王阳明的影响下,没有让马克思思想流于空谈,而是把它和中国实践结合起来。深谙“知行合一”之道的毛泽东明白,理论是理论,得落在实践上才行。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毛泽东一生涉猎了很多领域,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但是要说影响毛泽东最深的,还是阳明心学,正是有了心学的这两点基础,才有了后来的毛泽东思想,才有了一代伟人横空出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