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遹火猿破阵


公元1115年,泸州以南晏州(今四川兴文)彝族人民受宋官府压榨,怨怒难忍,首领卜漏等起事反叛。宋朝派赵遹等率军征讨。

当时,卜漏军营占领周围四十里地盘,其间高山崛起,山高林密,地势险峻,易守难攻,附近各处起义军也都聚拢到这里。居高临下,可以俯视目标,投石射箭命中率很高,而进攻时,稍不留心,滑下山就是粉身碎骨。往山上射箭,只能到山腰,宋王朝军队在这里一筹莫展。为了尽快镇压起义军,赵遹通过微服出外巡视探察地形和敌情。发现了一个山岭拐弯的地方,崖壁最为陡峭,敌人未加防备,估计是敌人以为这里是不可攀登的绝壁。赵遹便想在这所谓绝地上做文章。他想采取偷袭的方式攻取,就命令部下种友直、田祐恭在下面驻扎,而自己带兵在乱贼的要道上,轮番发兵进攻敌人。天未亮,击鼓前进,等到傍晚就停止,敌人全力抵御作战,不能休息。之后,便命士兵到附近捉来几千只活猿,准备利用这些活猿破阵。这天,赵遹挑选了二千名精壮勇士,让他们把猿身上固定一个长长的火炬,又往火炬上灌些油和蜡。又命各路兵马准备好云梯,约定看到山上火起,就踏着云梯向上攀登进攻。是夜,赵遹让几个善于攀登的士兵徒手上到崖顶,从上面系下几十根粗绳子做的软梯,二千名勇士不声不响,各人牵着一只猿依次挽着软梯向上攀登。次日拂晓,勇士们全部爬上崖顶,聚集到卜漏寨栅下。他们按照赵遹的吩咐,点燃了猿背上的火炬,被火炬烧得吱吱乱叫的猿,朝卜漏寨栅乱窜乱蹦。卜漏的营房都是用茅草和竹子搭建而成的。大群带火的猿跑到哪里,哪里就烧起熊熊大火。卜漏官兵只顾驱猿救火,没防备宋军趁机攻破栅栏,击鼓呐喊,大造声势,从卜漏军营背后冲杀过来。山下赵遹看到山上火起,命令各路大军敲响进攻战鼓,全军攀梯而上,卜漏军惊乱,自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宋军内外相应,卜漏不能抵抗,被俘获斩杀几千人。卜漏突围逃跑,被追兵抓获。此后,朝廷加封赵遹为龙图阁直学士。赵遹因病请求为祠禄官,没有被允许。后赵遹调到熙州,过了几个月,因病请求退休,任提举嵩山崇福宫。又复官管理中山、顺昌、应昌府。金发兵进犯,召赵遹赴朝廷,不久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