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牆之隔:媽媽在流淚,寶寶在哭鬧|所謂的“嬰兒分離焦慮症”

這是一位媽媽的自述:

我從沒想過我會一邊給學生上著網課,一邊聽寶寶的哭聲默默流著淚。

按照原來的計劃,我晚上有一堂課,時長為2個小時。

這期間將由孩子的爸爸,爺爺奶奶三人一同照看四個多月的寶寶。

相處了幾天後,寶寶應該不會覺得面生,兩個小時也是很快就過去了。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一牆之隔:媽媽在流淚,寶寶在哭鬧|所謂的“嬰兒分離焦慮症”


我在隔壁房間剛開始上課,就聽到了他的哭聲。一開始沒太在意,覺得他們三人應該可以搞定他。陪他說說話,給他唱唱歌。

可是寶寶根本不買賬,照哭不誤,並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這時我只想著趕緊到課間休息時間,去安撫一下他。

最近小傢伙已經認識媽媽了,開始黏著媽媽了。

終於到了休息時間,我把寶寶抱過來,摸摸他的頭,安慰他說,“媽媽在這裡,寶寶不傷心了。”

他用頭蹭到我脖子間的時候,我都差點落淚。

他漸漸平息了,我帶著他站在廚房,到處看一看,滿足他的好奇心。

甚至玩起了“數麵條”的遊戲。

寶寶的情緒慢慢穩定了下來,可是10分鐘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爸爸把他從我手裡接過去,他又開始哭起來。

一牆之隔:媽媽在流淚,寶寶在哭鬧|所謂的“嬰兒分離焦慮症”


我沒有辦法,只能關上門,隔絕他的視線,繼續上我的課。

於是,這接下來的一個小時裡,我都是在煎熬裡度過的。

他哭得越來越厲害,有幾次甚至哭到換不過氣來。

我的眼淚簌簌直流,停不下來。

這一個小時裡,他在外面哭,我在裡面哭。從來沒有如此心碎的時刻。


一牆之隔:媽媽在流淚,寶寶在哭鬧|所謂的“嬰兒分離焦慮症”


我只能看著屏幕上顯示的時間,默默地在心裡倒計時。

45分鐘。

30分鐘。

15分鐘。

10分鐘。

......

到了結束的那一刻,我才意識到自己活過來了。

寶寶哭了將近兩個小時,我抱過來的時候,他已經很累了,連奶都只喝一半就睡著了。

我今天才知道寶寶正在經歷一種叫做“分離焦慮”的情緒。

一牆之隔:媽媽在流淚,寶寶在哭鬧|所謂的“嬰兒分離焦慮症”


一牆之隔:媽媽在流淚,寶寶在哭鬧|所謂的“嬰兒分離焦慮症”


——聽說過“焦慮症”嗎?

——聽過。

——聽說過“分離焦慮症”嗎?

——沒有,但是大概意思應該知道。

——那麼“嬰兒分離焦慮症”呢?

——沒有。

分離焦慮是發展心理學上的一個概念,指的是嬰幼兒與某個人產生親密的情感結系後,在又要與之分離時,產生的不安,焦慮,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

平時我們說的寶寶因想媽媽而哭鬧不止的這一現象,其實就是嬰兒分離焦慮的表現。

這種焦慮是兒童特發的一種焦慮,當孩子和依賴對象分離時,比如和父母分離時,都會產生一種分離的焦慮,這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


一牆之隔:媽媽在流淚,寶寶在哭鬧|所謂的“嬰兒分離焦慮症”


一牆之隔:媽媽在流淚,寶寶在哭鬧|所謂的“嬰兒分離焦慮症”

記得有一次和朋友聊天,我們一起回憶起了童年的事情。

在講到最難忘的記憶時,朋友給我講了他小時候的一件事。

在他大概三四歲的時候,或者更小的時候,他被送到了親戚家生活。他不記得剛到親戚家是什麼情形,但是當他沒看到他爸爸的時候,他開始慌了。他永遠都不會忘記他親戚把他關在房間裡,不讓他出去的情形。

他就站在門後哭到撕心裂肺,想不明白爸爸為什麼一句話也不說就離開了。

過了一段時間,他漸漸平復下來,可是每天都會搬個小凳子到馬路邊去等,看爸爸會不會來接他。

在驚歎他記憶力好的同時,我也意識到,正是這件事情對他的心理傷害很大,所以他才一直清晰得記得。

我彷彿看到了一個可憐的孩子日復一日地等待,最後等到麻木。


一牆之隔:媽媽在流淚,寶寶在哭鬧|所謂的“嬰兒分離焦慮症”


精神分析師約翰·鮑爾比通過觀察把嬰兒的分離焦慮分為三個階段:

1.反抗階段——嚎啕大哭,又哭又鬧;

2.失望階段——仍然哭泣,斷斷續續,動作的吵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

3.超脫階段——接受外人的照料,開始正常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但是看見母親時又會出現悲傷的表情。

我的這位朋友當時肯定也經歷了這幾個階段。

一牆之隔:媽媽在流淚,寶寶在哭鬧|所謂的“嬰兒分離焦慮症”


這種焦慮症不僅發生在嬰兒身上,在兒童身上也很普遍。

比如日常生活中兒童上幼兒園,上小學,睡覺等,兒童都可能會出現焦慮的症狀。

分離焦慮的常見的表現有:不能離開父母單獨出去玩,不能獨自就寢,晚上重複做著分離的夢,拒絕上學。年齡稍大一點的孩子會擔心自己出意外,出現危險,會與自己的親人失散或者被拐騙等。


一牆之隔:媽媽在流淚,寶寶在哭鬧|所謂的“嬰兒分離焦慮症”

文文是一名二年級的小朋友,她在過春節的時候有一次不愉快的經歷。

她跟隨大伯家一起去姑姑家做客,由於是第一次去,她根本不認識路。所以只能跟著他們一起。

誰知道回來的時候,一群人分成了兩撥回來。她兩個方向都沒追上,人生地不熟的她最後在姑姑家住下了。晚上睡覺噩夢連連,總是夢到被拋棄了,以後見不到爸媽了,眼淚汪汪哭到天明。

約翰·鮑爾比的依戀理論認為,早期親子關係的經驗形成了人的“內部工作模式”,這種模式是人的一種對他人的預期,決定了人的處世方式。早期親子依戀的質量對個體的人格和心理產生重要的影響。

家長要知道,分離焦慮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需要家長認真對待,謹慎處理。

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嬰兒會缺乏安全感,而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來說,他們還會缺乏自信,對環境的適應力差,甚至不願意新鮮事物。

一牆之隔:媽媽在流淚,寶寶在哭鬧|所謂的“嬰兒分離焦慮症”

有相關研究認為,人在幼年時期會被動地獲得一些觀念,並且不自覺地把這些觀念“內化”到自己的系統中。

弗洛伊德指出:“一個兒童如何認知,如何面對世界以及一些在成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將深刻地影響兒童的發展,以及在以後形成精神病的症狀。”

為了幫助幼兒克服分離的焦慮,家長們應採取合理的方法來幫助寶寶渡過這個難關。

給寶寶一個緩衝期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習慣的養成也是如此。

媽媽要意識到,自己不可能永遠陪在孩子身邊。這就要求媽媽和孩子之間要留有空間,無論是產假結束後返工的媽媽,還是面臨孩子即將上幼兒園的媽媽,心裡都要有一個時間和空間上的預設。

時間上,最好提早幾個月做好分離的準備,媽媽要先過自己的這一關,再來引導孩子。

空間上,媽媽不必時時刻刻與孩子寸步不離,我們要學會慢慢從孩子的視線裡遠離,同時讓其他人來照顧孩子。

只有在這兩者都把握好之後,才能讓寶寶和其他人建立親密關係。

一牆之隔:媽媽在流淚,寶寶在哭鬧|所謂的“嬰兒分離焦慮症”


也許當孩子開始上幼兒園時,抑或是蹣跚學步甚至更早時,我們內心就早已感慨萬千。

這時,可以借用龍應臺《目送》中的一話: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一牆之隔:媽媽在流淚,寶寶在哭鬧|所謂的“嬰兒分離焦慮症”

分離的儀式感

有些媽媽可能怕孩子傷心,她們會選擇突然離開,並且是不辭而別。

事實證明這種方法最不可取,而且還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當媽媽必須離開寶寶時,不要偷偷溜走。這是應該面帶笑容,給孩子一個擁抱,並且告訴他你去哪兒,以及明確的回家時間。

在孩子面前有個積極樂觀的態度會讓孩子更加信任你,同時也增加了他的安全感。

一牆之隔:媽媽在流淚,寶寶在哭鬧|所謂的“嬰兒分離焦慮症”


如果要離開比較久,比如幾天甚至一個多星期的情況,我們大可以藉助通訊設備來和孩子聯絡感情,安撫他的情緒。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允諾給他帶點小禮物回家,讓他從離別的痛苦情緒走出來,轉變成對希望早點見到媽媽的期盼。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媽媽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用肢體語言表達媽媽對孩子的愛

除此之外,也不要吝嗇對他的鼓勵和肯定。孩子在激勵下,才能更加獨立。


一牆之隔:媽媽在流淚,寶寶在哭鬧|所謂的“嬰兒分離焦慮症”

熟悉的陪伴

對於小孩子來說,安全感都是由他們熟悉的人或事給予的。

年齡小的寶寶,媽媽們儘量找熟人陪伴在他們身邊。這一點,在緩衝期的時候就可以著手做好鋪墊。別的不提,先來“混個臉熟”吧。

年齡大一點的孩子,比如上幼兒園的孩子,這種就不具備混臉熟的條件了。誰上學還會帶個“旁聽生”呢?這種情況,媽媽們可以給孩子準備他們平時最喜歡的小玩具,小毛巾等等放在書包裡。

孩子打開書包一看,還是熟悉的那個“它”,熟悉的味道,心情能平復不少。

一牆之隔:媽媽在流淚,寶寶在哭鬧|所謂的“嬰兒分離焦慮症”

說在後面的話:

孩子在家的生活習慣影響孩子的獨立能力,也影響孩子的分離焦慮。

他們對父母的依戀,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父母能滿足他們的生理需要。

所以,父母要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獨立性,要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個“小大人”了。

對於月齡裡的寶寶們,可以多讓他接觸外面的世界,多多接觸周圍的環境,培養除了媽媽之外的親密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