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運動和啟蒙運動


文藝復興運動和啟蒙運動


1.文藝復興運動

13世紀末,在意大利商業發達的城市佛羅倫薩興起,蔓延至整個歐洲,提倡人文主義精神,其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對神性,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代表人物有“文學三傑”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其中但丁被譽為“文藝復興的先驅”,代表作《神曲》;彼特拉克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薄伽丘代表作《十日談》,主張幸福在人間,被視為文藝復興的宣言。另外,“美術三傑”達芬奇被稱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物,《最後的晚餐》《巖間聖母》《蒙娜麗莎》是他一生的三大傑作;拉斐爾的聖母畫像、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都是享譽世界的經典作品。

2.啟蒙運動

啟蒙運動是發生在17、18世紀歐洲的一場反封建、反教會的資產階級思想文化解放運動,為資產階級革命作了思想和輿論準備,啟蒙運動首先發生在英國,十八世紀法國成為運動的中心,因其聲勢最大、戰鬥性最強,影響最深遠。代表人物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其中伏爾泰提倡天賦人權、認為人生來就是自由和平等的;孟德斯鳩代表作《論法的精神》,提出“三權分立”,認為國家的權力應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盧梭《社會契約論》,提出“主權在民”的主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