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系列」1923年的日本关东大地震及其余波

众所周知,日本是地震多发地带,早在近百年前的1923年9月1日,就有一场强震袭击了关东地区,这便是日本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关东大地震。


关东地震时正值正午,大多数人家都在准备午饭,突然地下传来一阵可怖的轰鸣声,紧接着大地便剧烈抖动起来,刹那间房倒屋塌,许多人来不及反应就被掩埋在屋内。据说当时还是皇太子的裕仁天皇正在宴请宾客,他亲眼目睹了这场灾难:“新落成的高达12层的东京塔,‘像一根火柴棍似的被一截两段’;无数高大建筑顷刻间土崩瓦解。东京一下子显得低矮、空旷了,只有嘈杂的人群、鼎沸的声息和渐渐冲天的火光,连接着孤岛一般的赤坂离宫与遭逢灭顶之灾的日本。(《东京:迷乱之城》)”
此次地震的震源在东京湾西南的相模湾,沿此海岸线除东京和横滨两大都市外,还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城市,统称关东地区。关东一带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经济繁荣,是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震震中距横滨和东京都不足100公里,因这一地区覆盖着大面积的松软冲积层,所以大部分房屋在地震中都已倒塌毁坏,损失严重。地震造成大约25万人伤亡、失踪,数百万人无家可归,东京、神奈川、千叶、埼玉、静冈、山梨、茨城等1府6县成为重灾区。

「灾难系列」1923年的日本关东大地震及其余波

关东大地震让东京夷为平地

大地震还引发了火灾、海啸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造成的惨象让人目不忍睹,据一位西方游客描述:“一大片森林以快逾火车、大约六十英里的速度,几近平移地从丹泽山上冲下。”最后裹挟着几百名农民与大批石块、泥浆冲入大海,“几平方英里的水域都变成了血红色”。像这位游客看到的这种惨景数不胜数,震区无数村镇、人员、汽车、火车和船只被强震带来的海啸和泥石流吞没,刹那间不知所终。
当时日本气象台所测定的地震震级里氏7.9级,但随即就有人提出质疑。几十年后的1996年,日本一些研究机构经过精确研究、计算后称,1923年发生的这场大地震实际应为里氏8.1级。按照里氏地震级别的计算方法,震级相差0.2,地震规模正好相差一倍,也就是说,地震规模比原来的说法整整大了一倍。

「灾难系列」1923年的日本关东大地震及其余波

遭海啸袭击后的横滨

灾难发生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日本伸出了援助之手,其中也包括日本的近邻中国。当时中国正值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战乱不止,国弱民穷,但北京政府还是号召各界捐弃前嫌不抵制日货,并捐款捐物救急。日本著名华裔历史作家陈舜臣在专栏文章中写道:“当时的关东大地震损失惨重,从海外来的救援船纷纷抵达了码头,其中最先抵达的船是中国的新铭号,而向日本捐款的第一人就是梅兰芳大师。”
梅兰芳曾于1919年到日本访问演出,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据梅兰芳的好友兼艺术指导齐如山回忆:“我们到东京后,中国代办公使柯先生,举行了一个规模很大的酒会,不但各国大使都到,而且日本整个的内阁,连总理都到了,酒后演了一出小戏,大家欢迎的情绪都非常之热烈,各位赞美的言词亦各有不同。柯代办及使馆人员都大为高兴,都以为得未曾有。柯先生对我说:‘一个代办公使请客,最高的官员,外交次长可以到一到,总长就很难到的。此次内阁总理都惠然肯来,可以说是史无前例,这都是梅兰芳的面子。’”
梅兰芳在国内为关东地震发起了义演,并将募捐到的一万块大洋捐献给日本帝国剧场作为重建的基金。对这段历史佳话,日本知名友好人士池田大作曾深情地说:“当梅先生得知日本关东发生大地震时,在中国举行义演,为日本灾民筹集赈济金,并于第二年来访日本多次公演,以此行动激励了受灾的日本人民,这是一段绝对不能忘怀的充满恩情的历史。”

「灾难系列」1923年的日本关东大地震及其余波

梅兰芳一家

除梅兰芳外,还有一位善良的中国人不可不提,他就是上海近代知名画家和慈善家王一亭先生。王一亭原籍浙江吴兴,早年曾资助过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关东地区发生地震后,王一亭私人募捐白米6000担、面粉2000余包以及各种生活急需品,这是震区收到的首批国外救灾物资,王一亭也由此被日本人称为“王菩萨”。
但就在中国政府和慈善人士热心救助日本灾民的时候,日本却发生了残杀旅日华工的暴行,此即历史上有名的“东瀛惨案”。地震发生后,部分日本人乘震灾混乱之机,以“韩人放火”为借口大批杀害旅日朝鲜人,同时也开始虐杀旅日华侨和华工,其中大部分的受害者是浙江温州、青田一带的华工。据研究者考证,在大屠杀中受害的温州、青田华工总数为700人,其中死者639人,伤者61人。


“东瀛惨案”发生后,中国吉林籍留日学生、著名华工领袖王希天立即对此展开调查,日本军警为了掩盖事实真相,竟将其杀害碎尸,抛入河中,当时王希天年仅27岁。1974年,在王希天老友周恩来的过问下,当时的吉林省革命委员会追认王希天为革命烈士。
地震带来的灾难固然严酷,但人类自身之间的伤害却更令人伤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