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在“疫”線後方的“勤務兵”漢煨為援漢醫療隊送去地道藕湯

奔走在“疫”線後方的“勤務兵”漢煨為援漢醫療隊送去地道藕湯

“煨湯是湖北人的團聚、邀約與分享,關乎我們的親情、友情和鄉情。”3月10日下午5時,在格雷斯精選酒店,武漢煨湯老手藝第二代傳承人童振中正在為北京人民大學醫院醫療隊準備著晚餐。一罐罐耗時9小時精心煨制的藕湯,傳遞了武漢人的熱情。

奔走在“疫”线后方的“勤务兵”汉煨为援汉医疗队送去地道藕汤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全國各地醫療隊馳援武漢,醫護人員在前方戰疫、救死扶傷,一些愛心餐飲同樣加入戰場,當起了“勤務兵”,這其中就有武漢本地餐飲企業——漢煨老手藝煨湯館。

為了向疫情阻擊戰中的“最美逆行者”表示敬意和感謝,同時表達本地餐飲行業對前線醫護工作者的關心,從3月6日開始,漢煨老手藝煨湯館開始為援漢醫療隊贈送武漢煨湯。記者在格雷斯精選酒店看到,銚子裡,熱氣騰騰的藕湯香味飄滿了用餐區,漢煨老手藝煨湯館的工作人員正在為醫護人員盛湯,一些醫護人員喝完之後,又再續加了一碗。

奔走在“疫”线后方的“勤务兵”汉煨为援汉医疗队送去地道藕汤

作為武漢煨湯老手藝第二代傳承人的童振中,是中國烹飪大師,中華烹飪界領軍人物盧永良大師弟子。為了將一銚地道的武漢煨湯送到援漢醫療隊員人員住地,童振中從早上6點就開始準備。“文武炭火老銚子、每罐煨足9小時。”童振中透露,煨湯非常有講究,食材要精挑細選,多道工序進行處理。煨湯時間太短,滋味和原料的相互融溶難以達到最佳;太長,原料的形狀難以保持、揮發過多口感也會差;粗砂材質的銚子,可以在煨湯過程中使油脂與水達到最佳融合,鍋裡都是精華,一口下肚,絲毫沒有油膩感。“9個小時的煨制,成就地道的一銚好湯,精準對接,送到醫療隊住地,剛好是醫務人員的用餐時間。”

奔走在“疫”线后方的“勤务兵”汉煨为援汉医疗队送去地道藕汤

北京人民大學醫院醫療隊隊長劉新民在喝完湯後連連點贊,直誇“地道、好湯”。胸外科醫生劉敬偉是武漢本地人,一碗下肚,回憶上湧,他說:“這就是我小時候喝的,我們小時候是用火缸、銚子煨的湯,真是滿滿的家鄉的味道。”

奔走在“疫”线后方的“勤务兵”汉煨为援汉医疗队送去地道藕汤

“作為一家餐飲企業,我們不僅要用心經營美食,更要用責任和愛心回饋社會。”十幾天來,漢煨老手藝煨湯館的老總熊銳每天凌晨5點就起床忙碌,一般轉鍾才能休息。對這段時間的辛勞,他說,相比最前線的醫護人員,這點辛苦不算什麼,服務好醫療隊的飲食,讓醫護人員有更好的狀態去救治病人,讓更多病人早日康復,這才大家共同期盼的。“作為企業,我們將盡一份社會責任直到疫情結束。”(通訊員:張賓 汪萬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