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在“疫”线后方的“勤务兵”汉煨为援汉医疗队送去地道藕汤

奔走在“疫”线后方的“勤务兵”汉煨为援汉医疗队送去地道藕汤

“煨汤是湖北人的团聚、邀约与分享,关乎我们的亲情、友情和乡情。”3月10日下午5时,在格雷斯精选酒店,武汉煨汤老手艺第二代传承人童振中正在为北京人民大学医院医疗队准备着晚餐。一罐罐耗时9小时精心煨制的藕汤,传递了武汉人的热情。

奔走在“疫”线后方的“勤务兵”汉煨为援汉医疗队送去地道藕汤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全国各地医疗队驰援武汉,医护人员在前方战疫、救死扶伤,一些爱心餐饮同样加入战场,当起了“勤务兵”,这其中就有武汉本地餐饮企业——汉煨老手艺煨汤馆。

为了向疫情阻击战中的“最美逆行者”表示敬意和感谢,同时表达本地餐饮行业对前线医护工作者的关心,从3月6日开始,汉煨老手艺煨汤馆开始为援汉医疗队赠送武汉煨汤。记者在格雷斯精选酒店看到,铫子里,热气腾腾的藕汤香味飘满了用餐区,汉煨老手艺煨汤馆的工作人员正在为医护人员盛汤,一些医护人员喝完之后,又再续加了一碗。

奔走在“疫”线后方的“勤务兵”汉煨为援汉医疗队送去地道藕汤

作为武汉煨汤老手艺第二代传承人的童振中,是中国烹饪大师,中华烹饪界领军人物卢永良大师弟子。为了将一铫地道的武汉煨汤送到援汉医疗队员人员住地,童振中从早上6点就开始准备。“文武炭火老铫子、每罐煨足9小时。”童振中透露,煨汤非常有讲究,食材要精挑细选,多道工序进行处理。煨汤时间太短,滋味和原料的相互融溶难以达到最佳;太长,原料的形状难以保持、挥发过多口感也会差;粗砂材质的铫子,可以在煨汤过程中使油脂与水达到最佳融合,锅里都是精华,一口下肚,丝毫没有油腻感。“9个小时的煨制,成就地道的一铫好汤,精准对接,送到医疗队住地,刚好是医务人员的用餐时间。”

奔走在“疫”线后方的“勤务兵”汉煨为援汉医疗队送去地道藕汤

北京人民大学医院医疗队队长刘新民在喝完汤后连连点赞,直夸“地道、好汤”。胸外科医生刘敬伟是武汉本地人,一碗下肚,回忆上涌,他说:“这就是我小时候喝的,我们小时候是用火缸、铫子煨的汤,真是满满的家乡的味道。”

奔走在“疫”线后方的“勤务兵”汉煨为援汉医疗队送去地道藕汤

“作为一家餐饮企业,我们不仅要用心经营美食,更要用责任和爱心回馈社会。”十几天来,汉煨老手艺煨汤馆的老总熊锐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忙碌,一般转钟才能休息。对这段时间的辛劳,他说,相比最前线的医护人员,这点辛苦不算什么,服务好医疗队的饮食,让医护人员有更好的状态去救治病人,让更多病人早日康复,这才大家共同期盼的。“作为企业,我们将尽一份社会责任直到疫情结束。”(通讯员:张宾 汪万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