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別忘了膳食清淡三要素:少油、少鹽、少糖


疫情期間,別忘了膳食清淡三要素:少油、少鹽、少糖

如今食品種類豐富,肉香、魚香、蛋香、油香是擋不住的誘惑;高鹽、高糖食物也成為不少人的偏愛。但為了健康,必須理智地選擇清淡膳食。《中國公民健康素養66條(2015年版)》第30條指出:“膳食要清淡,要少油、少鹽、少糖,食用合格碘鹽。”

植物油、動物油的主要成分都是脂肪,脂肪含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飽和脂肪酸過多易導致血液甘油三酯、膽固醇升高。大多種類的食物都含有脂肪,雞蛋含脂肪11%,豬裡脊肉含脂肪8%,雞脯肉含脂肪5%,鯉魚含脂肪4%,牛奶含脂肪3%,米麵含脂肪1%~2%,連蔬菜也含0.2%的脂肪,所以,按照目前的膳食結構,我們是不缺脂肪的。即使是清淡膳食,也是不會缺少脂肪攝入的。烹飪用油時,每人每天應限量半兩油。

疫情期間,別忘了膳食清淡三要素:少油、少鹽、少糖

吃鹽多易引起血壓高。按照人體需求,每人每天6克鹽就足夠了,這也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量。6克鹽包括了醬油、醋、味精、雞精等調味品裡面的鹽。我國居民吃鹽量普遍偏高,尤其是北方居民,故提倡應減少食鹽攝入量。

提倡食用低鈉鹽。減少1/3氯化鈉(食鹽的主要成分),增添1/3氯化鉀,就是低鈉鹽。人每天需要攝入3克鉀,吃低鈉鹽,既降了鈉,又補了鉀。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尤其要吃低鈉鹽。

疫情期間,別忘了膳食清淡三要素:少油、少鹽、少糖

食鹽加碘應執行國家標準,符合標準即為合格碘鹽。碘是人體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由於地球陸地、地下水中普遍缺碘,故內陸地區的居民也普遍缺碘。碘主要作用於甲狀腺,對人體的生長髮育起到重要作用,若嚴重缺碘,孕婦會早產、流產,胎兒大腦發育受影響,甚至胎兒畸形。兒童會不長個子,且智力低下,被稱為“呆小兒”。成年人會患“大脖子病”。不過食鹽加碘應因地制宜,在河南省的濮陽、新鄉、開封、商丘、周口等地,有一百多個鄉鎮的地下水含碘量較高,這些地區供應的是無碘鹽。對於甲亢患者恰恰相反,應減少碘的攝入,也應食用無碘鹽。
吃糖多,易產生肥胖和齲齒。食品中所加的糖指的是白糖、紅糖、冰糖,每天攝入糖的量應少於50克,最好少於25克,以防止肥胖和齲齒。喜歡甜食,可用甜味劑代替糖。甜味劑不是糖,但甜度高,人體吸收利用較少,故產生的影響也較少。



來源 | 鄭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聲明:“河南疾控”頭條號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