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對待學前兒童教育?以養為教,教養相成,以家庭教育為主

古人如何對待學前兒童教育?以養為教,教養相成,以家庭教育為主

何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何為"育"?"養子使作善也"。

教育是人類文化傳播的重要手段之一。教育可以根據教育的場所和性質不同,大體分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有如俗語所言:"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學前兒童的教育對於一個人的素養和成長而言是至關重要的。無論是當代還是古代,人們都很重視學前兒童的教育。

和當代教育按照年齡劃分層次接受教育的制度不同,中國古代教育制度在沒有嚴格的按照年齡和知識深淺劃分階段的學校教育制度,因而國民接受教育沒有嚴格的年齡分界線。這也造成學前教育由於兒童接受學前教育年齡和場所的不同,學前兒童教育既包含家庭教育也包含了學校教育

我國古代教育家將幼兒從識字開始到巧歲入大學前這一階段,稱為

"蒙學階段"。以此為本,文章所指的學前兒童教育便是泛指這一"蒙學階段"。如上文所述,在蒙學階段,中國古代的學前兒童教育主要有兩種形式:"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但其主要的形式依然是家庭教育)

古人如何對待學前兒童教育?以養為教,教養相成,以家庭教育為主

一、 家庭教育:古代學前兒童教育的主要形式

中國古代教育可考的記錄在於殷商時期。而在史前原始社會,由於缺少專門的教育活動,並不存在現代意義上的"學前兒童教育"

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時期存在的更多是"公育",低齡兒童由氏族公社年長者統一看護和教育。其教育內容主要圍繞著原始社會勞動經驗和原始生存技能。隨著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私有制的出現,固定配偶的出現,才逐步產生了學前兒童教育中的"家庭教育"。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等級制度和貧富差距下,不同階層的家庭對於學前兒童的家庭教育不盡相同。古代中國小農經濟的特點決定了家庭成員之間在物質層面的依賴性較大。

家庭學前教育中,普通家庭的幼年兒童,會在家庭審過中得到長輩的照料,熟悉基本的生活知識和社會知識。而社會地位較好的家庭中國的幼年兒童則會被教授除了基本生活知識和社會知識以外的禮法和學識,甚至有了

專門的學前教育機制

文章按照學齡前兒童所受到教育的普及程度將古人對待學前兒童的家庭教育劃分為三種:品德教育、生活技藝教育和認識教育。

古人如何對待學前兒童教育?以養為教,教養相成,以家庭教育為主

(1)品德教育:道德品質培養與基本的綱常倫理之習

品德教育並不是僅僅指代對良好道德品質的培養,還囊括了基於血緣宗法的倫常和禮儀的教育在尊儒重教的古代中國,綱常倫理是道德標準和規範。

如孔子所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古代學前兒童的家庭教育中,無論是普通家庭還是貴族家庭,首當其衝的教育內容便是品德教育

其一是對綱常倫理的教育:對親緣關係的認知和禮儀,如何做到"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如何稱呼尊長和行禮。古人在此更加註重的是對學前兒童良好的道德品質的養成,如誠信、禮讓、節儉、謙和、勤奮、自強自立、積善行德等。

古人認為幼年兒童時期心智未開,學習能力強,應該及時教育。

正如《顏氏家訓》作者,亦是古代家庭教育倡導者顏之推曾言:"人生小幼, 精神專利, 長成已後, 思慮散逸, 固須早教, 勿失機也的。"在此基礎上,古人對待學前兒童道德品質家庭教育,亦是言傳身教,積極引導幼年兒童的正面教育。

孔子弟子七十二賢之一的曾子,在學前兒童教育上就提出"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的觀點。

妻子為了安撫哭鬧的孩子而答應孩子上街歸來後殺豬作食,妻子本為戲言,曾子卻磨刀殺豬,認為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學習父母的言行,若父母欺騙子女,就不能培養孩子誠信的品質。

亦如朱熹所言:"自小便教之以德,教之以尚德不尚力之事。"

古人如何對待學前兒童教育?以養為教,教養相成,以家庭教育為主

(2)生活技藝教育:生活習慣和生存技能的傳授

古人對待學前兒童的家庭教育中,除了基本的道德教育外就是對於幼年兒童生活技藝的啟蒙教育

這裡生活技藝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它在不同的階層和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範圍,

它包括了對幼年兒童生活常規習慣的培養(如符合禮法的衣食住行的起居習慣)和生產生活技能的啟蒙。

早在周代,關於生活技藝的學前兒童教育便已經形成初步的按照兒童年齡安排教育體制。據《禮記·內則》:"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蟹絲,六年,教之數與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之數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學書記。"

《禮記》所載的是周代貴族家庭的學前兒童教育情況。可以推見,在奴隸制時期,古人就已經有對於幼年兒童進行禮法(如:男女七歲不同席)和生活技能(鞶革蟹絲)的教育。在周代,桑織技術是重要的農業技能。

至南北朝時期,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中提到:"生命之本,要當稼牆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蓄,園場之所產雞豚之養,樹圈之所生愛及棟宇器械,樵蘇

燭,莫非種植之物也。"

他認為應當在人的幼年時期就應該向他們施以"薄技",以便逐漸養成獨立生活能力。在南北朝時期社會動盪,這些技能能夠有助於幼童成年後的生存。

古人如何對待學前兒童教育?以養為教,教養相成,以家庭教育為主

(3)認知教育:環境渲染和學識的啟蒙

認知教育即對幼年兒童的知識啟蒙,包括讀書、習字和對學習方法的啟蒙。在中國古代,多數的認知教育是存在於貴族和士大夫階層的,但仍不乏普通平民階層對認知教育的展開。

無論是在平民階層還是貴族階層,古人在對學前兒童教育的認知教育層面,極其重視教育的環境的薰陶和影響。我們所熟知的"孟母三遷"的故事,就闡述了兒童的言行和認知都受到周邊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學前教育的認識教育上,古人提倡早期教育,這在貴族家庭體現更甚。

"早諭教"是古人對待兒童學前教育中一項重要的內容。漢初政論家賈誼從加強中央集權的觀點出發,認為應當對太子的教育實施早教:"太子之善, 在於早諭教與選左右。"

而在《列女傳》中還記載有周文王之母懷孕時胎教的事蹟。早在周代,皇室子弟出生後更有在宮中設置有"孺子室"接受保護和教育。

二、 蒙學:專門蒙養啟蒙機構

蒙學,即蒙館,是古代對兒童進行啟蒙的機構。中國古代官方辦學的精力主要集中在針對官員培養選拔的國子監等高等教育上。兒童的啟蒙教育除了家庭自己承擔外,亦由蒙館承擔。蒙館是相對與國家承辦的公學的私學。

蒙學的形式主要有三:一為富裕家庭為子女在家中設置學館,聘請教師為自家及親友子弟傳授啟蒙知識;二為宗族或村子集資建立族學或村學;三為教師自己創辦私塾,招收附近學童就讀。

蒙學的主要傳授內容和家庭教育上有所重疊。蒙學教育上不僅包括道德倫理和禮儀規範,也囊括對基礎學識的通識教育。我們所熟知的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就是蒙學中專門針對幼年兒童識字的學前教育教材

古人如何對待學前兒童教育?以養為教,教養相成,以家庭教育為主

三、女子教育:特殊的女學教育

中國古代教育上較為特殊的是

針對女子的教育。中國古代奉行"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評價標準,這指代的是大多數女子無法接受到學識上的教育(如四書五經等)。

古代女子的教育亦受到國人的重視,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將女子教育列入"治民之本"但女學的教育重點不在於學習知識,而在於禮法和所謂的婦道。

女子的教育主要是家庭教育,在學前兒童教育上內容包括禮法規範女紅家務文化知識。在文化知識方面,女子依然能夠接收到蒙養知識的傳授。

對女子進行基礎的文化書算教育,有助於女子日後的"相夫教子""明德知理"。雖古代不乏才女,但也僅社會地位較高的人家對女子進行更高的學識教養。

結語:

總體來看,古人亦是十分重視學前兒童的教育,但中國古代學前兒童教育並不是普及性的教育,它更多的是存在於知識分子、士大夫家庭。教育內容上,卻更注重封建倫理道德的灌輸和封建禮儀規範的養成

學前兒童的教育對於古人而言,其目的在於培養和完善兒童的道德品質,為今後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礎,因而具有"以養為教,教養相成"的模式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