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間,做好這幾件事避免“病從口入”

疫情防控期間,做好這幾件事避免“病從口入”——你的食品安全嗎?


疫情防控期間,做好這幾件事避免“病從口入”

為了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侵入,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非常重要。

人們如何吃得健康,謹防病從口入?

1、注意飲水衛生,不喝生水

疫情防控期間,做好這幾件事避免“病從口入”

2、瓜果一定要洗淨或去皮吃

吃瓜果一定要洗淨、去皮,瓜果除了受到農藥汙染外,在採摘過程中和銷售時也會受到病菌的汙染和寄生蟲的侵入。

疫情防控期間,做好這幾件事避免“病從口入”

3、慎重對待每一餐,學會鑑別飲食店衛生是否合格

人在外,飲食最好選擇有保障的飲食店,高中檔的飲食店一般可以放心吃,大排檔需要有選擇地吃,攤位擺攤食品不可吃。

飲食店合格的一般標準應是:有衛生許可證,工作人員有健康證,有清潔的水源,有消毒設備,食品原料新鮮,有防塵設備,店內、周圍環境乾淨整潔,收款人員與接觸食品人員應分開。

4、避免食用生冷食品

生冷食物容易引起腸胃不適。

疫情防控期間,做好這幾件事避免“病從口入”

5、生食和熟食分開存放

生食含有細菌和寄生蟲卵,如果兩者一起存放,容易引起交叉汙染。

疫情防控期間,做好這幾件事避免“病從口入”

6、不吃過期變質、發黴的食物

疫情防控期間,做好這幾件事避免“病從口入”

7、不吃不熟或燒焦的食物

半生熟的食物依然可能含有寄生蟲或細菌,極易引發急性腸胃炎和肝昏迷症狀,烤焦的食物含有致癌物質,長期食用增加胃癌、肝癌患病率。

8、儘量不吃加工食品

商家為了延長食品保質期與維持食物口感,會在加工品中添加防腐劑等成分,長期食用會增加肝臟負擔或直接損傷肝臟功能。

疫情防控期間,做好這幾件事避免“病從口入”

溫馨提示:

1、減少外出就餐,避免參加大型集體聚餐活動,避免到就餐人員密集、通風不良的餐飲場所就餐;

2、訂購餐飲外賣,請查驗食物是否已密封盛放或使用“食安封籤”,並做好一定地消毒處理,防止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3、家庭自行加工食物和用餐前,要勤洗手,肉禽蛋等食物一定要燒熟煮透。

健康飲食,合理膳食,是對自己身體健康負責,抗擊疫情時期,更馬虎不得哦!另外,作為公民的我們,一定要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將更多資訊告知家人,共同度過寒冷的冬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