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同樣的玩具,孩子還要買,家長該不該買?

2020藍天白雲


我家的孩子也會有同樣的問題,不是大人想買不想買的事,是孩子她們要買,你覺得玩具是同款但他們不是這樣想的,前幾天兒子拿了套卡牌和我說這個卡牌怎麼樣怎麼厲害,我因為忙來了句我看都是一樣。他一聽我這句纏著我解釋卡牌哪裡不一樣,我不聽還不行,硬拉著我坐著好好聽他說半天。女兒的芭比娃娃更不用說,大的小的不下十套,每回出去她還要買,我說你那麼多芭比娃娃為什麼還要買,她說它們不一樣。所以我現在一般對孩子的玩具是不是同款不討論,孩子們他拿自己的零花錢錢買,我實不管不了那麼多。孩子的想法很單純,不是我們大人能看懂的世界,慢慢長大就好。只要你喜歡的東西孩子不一定喜歡,慢慢習慣就好。


晴天135904058


如果家裡已經有一樣的了,我不會再買。怎麼哭鬧都沒用,我會告訴她不買的原因,如果聽不進去還要哭就讓她哭,陪著她,不再說話。或是試著給點吃的什麼轉移一下主意力。如果去同一個地方,比如公園,每次都要去玩具攤買玩具的話,我就直接明確的告訴她們,來公園是要玩的,如果每次來都要買一個玩具,那下次不來這個地方了。

我前幾天去公園,已經成功的讓她們沒買玩具了,之前是每次都是買一個小玩具。首先過去的時候我是先讓她們在家裡挑好了一個自己的小玩具帶過去,在她們已經見到那個玩具攤,但是還沒走到的時候我就先跟他們說,我們今天不買玩具,因為我們已經有玩具了。後來她們會在玩具攤一遍又一遍地看,看完了之後回來我就跟她們說真棒,我們今天沒有買玩具,做得真好,下次還來這裡玩。

只要多重複幾次,相信孩子會明白你的心意,就不會再用哭鬧來達到自己想得到玩具的結果。一定要堅持住自己的立場,不能因為孩子哭了覺得在外面面子過不去就放棄原則。但是在哭的時候也要讓他知道媽媽在這裡陪著你,並且也知道你在哭,還知道你在哭的理由,可是我們家裡已經有了,所以就不買這個玩具。





歡樂雙胞胎日常


如果是一模一樣的,就不要買了,沒必要。如果孩子不依不饒,非要買,那就買一個不同款式的吧,而且還要讓孩子知道兩款區別在哪,各自特點、性能、優劣等等,讓他們知道,世上好東西有的是,各自都有長短,既培養了他們判斷的能力,又增長了見識,使其不侷限於一個事物。我兒子小時候就喜歡汽車玩具,只要出新款,我就買(同樣品牌,不同款式,各種性能,他都研究的頭頭是道,關鍵是價錢不貴,10多塊錢),培養了他對汽車的興趣。大學學的是產品造型設計,大四那年參加起亞汽車全國設計大賽,得了銅獎(其餘得獎者都是研究生),我覺得小時候他對汽車的興趣愛好,是他以後取得成績的關鍵因素。所以家長對待孩子的“無理要求”要正確引導,不能一棒子打死,往往興趣愛好正是所謂的“無理要求”,那就看家長如何引導了。個人淺見,供參考。


塘邊蘆葦


買,我孩子小時候,就喜歡合金汽車,每次出去,都會給他買,買回來玩幾次就不玩了,家裡到處都是各式各樣的汽車,後來大了就不要了,現在12了,天天和他爸聊汽車知識,我啥也聽不懂,孩子喜歡就要支持他,我一直以來就是在注意孩子的興趣點在哪?大了也有個方向培養,畢竟逼著孩子學不感興趣的,還不如讓他好好學自己喜歡的,將來的工作也是自己的愛好,上起班來更舒心!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牛牛媽是任寶寶


肯定不該買,但是要講究用正確的方法告訴孩子“不該買。”

並在平常的生活中建立孩子良好的財商。

如何用正確的方式,告訴孩子不該買

1.肯定孩子的想法

“媽媽知道你想要這個玩具。”

2.用溫柔的語氣,表達你的想法

“可是媽媽認為家裡你有很多類似的玩具,而且你總是玩了一會就把它們擱置一旁,媽媽很為那些玩具感到可惜,也覺得很浪費。媽媽之前整理屋子的時候就發現,你不玩的玩具特別多,我收拾了兩大箱子。”

3.和孩子商量,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我們來一起想個辦法,媽媽不用浪費錢給你買這個玩具,你又能接受“我今天無法得到這個玩具”的這件事呢?”

這樣提問,我覺得有的孩子會說,那我自己賺錢買,有的孩子可能會說,我去讓誰誰誰幫他買,有的孩子會繼續打滾。

我們來簡單分析下這三種情況的處理方式。

  • “那我自己存錢,自己買!”

能說出這句話的孩子,說明平時家長的教育是非常棒的!孩子的思想很獨立,也很有自己的想法。這個時候,家長回家後,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如何能比較快地存到錢。潛移默化增加孩子的財商思維,同時如果孩子真得存夠了錢,去買這個玩具(很有可能那個時候,他已經不想買那個玩具了),他會知道這是自己存了多久的錢,來之不易,買之前會更慎重,買了後,也會更珍惜。

  • “哼!我叫爸爸或者奶奶或者外公給我買!”

說出這句話的孩子,一般知道在家中,總有一位家長會比其他家長更寵愛他。

媽媽這個時候需要做得就是回應一下,表示你明白了。

然後一定要在孩子做出這個行動之前,(孩子很有可能回去就被其它東西吸引而忘掉這件事),把這個情況告訴孩子口中的誰。告訴他們如果想為了孩子好,讓孩子擁有一個良好的財商思維,你們不能妥協!

  • 孩子根本不聽你說得話,對你發脾氣,撒潑。

孩子出現這個情況,只能說明,他以前經常用這個方法取得勝利。所以,這一次,你絕對不能讓他再用這個方法取得勝利。

你首先要做得事是——冷處理,別說任何話,別做過多的表情,在孩子旁邊靜靜等著他這場情緒風暴過去。

你不要覺得這樣做浪費時間,長遠來看,這是在節約時間。孩子會因為這件事,而明白撒潑打滾,發脾氣沒有用了,必須得和媽媽平靜溝通才能解決問題。

孩子冷靜了,你再繼續使用上面的步驟,先認可孩子的情緒,然後引導孩子和你一起想出大家都能雙贏的解決方案。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財商

不要覺得和孩子談錢很俗氣。建立孩子的正確的金錢觀很重要,這樣才能幫孩子製造抵禦誘惑的盔甲。讓我們的孩子以後遠離“裸貸”“賣腎買蘋果”這些可怕的事情。

  1. 告訴孩子錢從哪裡來

不要只是告訴孩子錢從銀行來,錢從提款機來,錢從爸爸媽媽的錢包來等等。

帶孩子參觀你工作的地方。讓孩子知道,錢不是大風颳來的。得到錢需要爸爸媽媽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

2.讓孩子明白,錢的價值

很多孩子的眼裡,1塊錢和10萬塊一樣,都是錢。

所以你看最近不是有很多小孩偷拿爸媽的手機,花幾萬甚至幾十萬打賞網絡主播嗎?或者充值遊戲幣。而且這些家庭還並不富裕,這些錢甚至是這些父母辛辛苦苦攢下的血汗錢!

其實讓孩子明白錢的價值,很簡單。

就是讓孩子多去體會,不是隻要他想要,他就能得到的經歷。

可以帶孩子去市場賣東西,賣一些他自己做得手工,舊圖書。然後把這些物品標價標得老高比如一萬起價,看孩子能賣出去嗎?然後標價改到很便宜比如五毛,一塊,看一看賣出去的概率是不是要高很多。

3.和孩子一起制定預算表

出門前,和孩子一起制定預算表,幫助孩子明白哪些東西是必需品——我們現在必須要買的比如衛生紙,牙膏等。哪些東西對我們長期有利,比如書籍,課程。哪些東西我們只是圖一時新鮮,比如類似的玩具,多餘的拖鞋等等。

然後和孩子一起寫下等出門要買的東西。

並讓孩子和你互相監督,有沒有買不在預算表上的東西。

擁有一個良好的財商很重要,畢竟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節流要比開源容易,不是嗎?

我是Cici,一位在早期教育領域工作了快8年的早教老師,特別喜歡這個行業和孩子,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CICI的口袋早教


我個人認為不應該再買。小孩子對待玩具第一個可能是真的喜歡,如果再要同樣的玩具就可能是慾望的慫恿。

無論男孩子還是女孩子,應該從小培養他們的消費觀,正所謂從小看大三歲看老,從小培養好的習慣會讓他們收益一生。有的父母可能是從小窮怕了,所以儘自己最大的力量給孩子最好的,滿足他們的一切要求。如果是讓他們接受好的教育,給他們的人生做正確的引導,那這樣的父母一定是好的父母。如果只是一味地在物質上滿足孩子,只會激發孩子的貪慾,讓他們不會感恩,不懂得珍惜。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不得不佩服我的姑父,他和姑姑當初帶著剛滿一歲的表弟到大城市去打拼,那時他們是多麼艱難,舉目無親什麼都要靠自己,但是姑父哪怕再難也要讓表弟讀好的學校,接著小表弟也出生了,他們一家四口正是窮並著快樂著。因為每逢暑假我都去他那玩,為什麼他們在大城市租的不大甚至有些擁擠的房子,我還那麼喜歡去呢?當時我內心的想法現在忘記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我喜歡他們家的那種氛圍。兩個表弟從小到大,沒有什麼特別貴的玩具,但是他們一直很快樂,性格也很開朗。記得小表弟還在讀大一的時候,我已經踏入社會參加工作了,放假的時候他來我家我帶他去買鞋,當時我堅持了半天他挑了一雙200多的耐克,但是看得出來他心疼的不得了。現在兩個表弟都參加工作了,大表弟去了首都一個研究所研究機器人,小表弟留在了他爸媽所在的城市,他們現在都拿著高薪,但他們依舊很簡樸。他們幫父母買了住房和門面房,因為姑姑姑父是做生意的,有了自己的門面房,就可以說他們老年生活就無憂了。

當我現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後,我才能真正理解當年姑父的做法,當今的社會發展太快,淘汰的也太快,想要培養將來經得起風浪的孩子,首先得讓他三觀都正。


ccff668899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買玩具也方便了,不想讓孩子受委屈了。所以很多時候只要孩子要家長就會給買,尤其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帶的時候。這種情況在很多家庭都存在。到收拾的時候和你們家一樣,能收拾到好多同樣的玩具,甚至有些玩具都沒有玩過幾次,就長大了不能玩了。

根據我的經驗,不買也是可以的,因為孩子想買玩具的心理基本有以下幾種,

1,當孩子有了一定的玩具之後,他很多時候要玩具並不是真的很想要那個玩具,而只是看到了玩具店裡有那個玩具一時興起,覺得應該好玩就央求大人去買。

2,或者是孩子看到了別的孩子在玩那個玩具,就也想讓你給他買一個,然後自己可以自豪的說我也有一個。

3,覺得自己應該得到獎勵,家長應該給買一個玩具。

4,自己的玩具天天看,看膩了,需要一些不一樣的滿足一下好奇心。假如不給孩子設限制,孩子可以隨意買,你會發現。孩子永遠覺得自己的玩具不夠,就像女人永遠覺得自己的衣服不夠一樣。

知道了孩子的心理之後,我們就知道首先是需要給孩子買一些玩具的。如果孩子有了一些玩具之後再要求買玩具,尤其是家裡已經有的玩具,就可以看看孩子是什麼原因要買。

如果孩子是一時興起要買,就用別的他感興趣的事情轉移他的注意力,比如好吃的,好玩的,動畫片等等。

如果孩子看到別的孩子有,自己沒有。就告訴他你有的玩具別的孩子也沒有,別的孩子也沒有哭鬧的要買。

如果她覺得需要獎勵,那你告訴他獎勵不一定非要是玩具,可以是繪本,好吃的。

如果覺得自己的玩具太無趣,玩膩了,可以告訴他,爸爸媽媽可以把他的玩具施加魔法變成不一樣的玩具,但是需要孩子幫忙,問孩子願意嗎?根據我的經驗,孩子都願意,因為孩子都很好奇是怎麼做到的。網上有很多改造舊玩具的視頻,文章可以拿來用。

另外要制止孩子隨意買玩具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要時刻告訴孩子一條,我可以給你買玩具,但是我要看下是不是合適,不一定非要從這裡買,要不你再苦再鬧也沒有用,還是不會給你買。前幾次他可能會哭鬧,你不用打也不用罵他,只是在他哭的時候告訴他上邊的那條。他哭過之後沒有得到玩具就會明白你說的是真的,以後就不會隨意買玩具,會等著你給他買。


我是厚積,一位育兒作者,也是一個正在教育自己寶寶的爸爸,喜歡把積累的育兒經驗與育兒小知識和大家分享,給您有用靠譜的育兒乾貨!持續獲取育兒知識,就關注一下,如果您覺得有用,也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厚積


一般孩子看見什麼都要買。沒有抵抗力,所以呢,建議只給孩子,就買20個玩具,因為長大了,就不玩玩具了,很多都浪費了

1.孩子小時候很喜歡玩玩具,可以買一些彩紙或者透明膠之類的,讓孩子自制玩且,這樣就可以讓孩子的動手能力加強

2.如果孩子小時候的玩具玩膩了的話,你可以教他怎麼靈活變通,比如先把舊玩具給洗一洗,創作一些玩具

3. 同樣的玩具,我們可以給它改造改造,比如用一些超輕粘土給不想要的玩具,捏一捏打開自己的腦子想一想

4.有很多玩具的,儘量就不要買了

5,還有破爛了的玩具,我們可以去修一修,再洗一洗,然後再繼續改造


仙醬家族滴林夕


首先我們要知道孩子對玩具的好奇心是從3歲左右開始的,對於孩子來說,買玩具是滿足孩子好奇心的一部分,是孩子十分正常的一種需求。想想咱們成人去商場購物時遇到心儀物件後躍躍欲試的心情,孩子的心理狀態也就不難理解了。

其實,對於3歲左右的孩子,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為其購買喜歡的玩具,有助於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孩子開始要玩具正是建立規則的好時機

買還是不買?買幾個?什麼時候買?買了物件是否能夠正常發揮其功效?這是一般情況下,大人在抉擇購買時候會想到的幾點內容。而對孩子而言,在自己的購物清單當中進行選擇是他應該學會的購物規則之一。

在孩子對玩具產生好奇心的初期,如果家長生硬的阻礙孩子的購買願望,會讓孩子產生自身不配得的感受,特別是當別的小朋友能夠擁有同樣的玩具,而自己不能夠購買的時候,這樣的落差不是一個3歲的孩子能夠順利接受的,與其產生不良的心理影響,莫不如,從他開始購物的那一刻開始,就建立起只買一個的規則,讓孩子既能夠在選擇當中學會取捨,又獲得了對生活的小小控制感。

當然我們家長在去商場或是在出門的時候要提前告知孩子,孩子我們現在去什麼地方,去到那個地方可能會發生什麼,會有什麼,如果我們遇到喜歡的東西,寶寶的權利是隻買一樣。一般情況下娃兒們都會欣然接受出門之前的規則條例。

梳理孩子的情緒,形成準確的表達

孩子小,不能夠和父母形成較好的交流應該怎麼辦呢?

當孩子撒潑打滾非要買心儀的玩具,父母很是頭疼。在這裡提醒寶爸寶媽,不要在孩子哭鬧要玩具的情況下為孩子購買玩具,因為在孩子已經有情緒的情況下給孩子買下玩具,孩子很可能會意識為——當我用情緒來要挾媽媽,媽媽就會答應我的心願,所以往往孩子出現哭鬧,買玩具的事情我一般是不會同意的。

但強硬的處理又很容易對孩子造成心理傷害。此刻可以選擇用語言梳理孩子的意圖並同理孩子的心理狀態,如我們可以說,媽媽感受到,寶寶是很喜歡這個玩具啊,媽媽注意到寶寶已經有好多一樣的玩具了,媽媽在這裡多陪伴寶寶多喜歡一會兒吧,咱們多看一會兒再走,只是我們今天不會再買同樣的玩具了。強勢的拒絕會換來孩子更加焦慮的情緒,當我們能夠以尊重和理解來對待孩子,孩子自然從我們的語氣中習得的是同樣的處事態度。

當孩子開始哭鬧不止的時候,家長可以選擇將孩子抱起,離開玩具店,去到相對安靜的地方,好好安撫孩子的情緒,抱抱孩子,讓孩子感受愛與安全感。

對於小一些的孩子,家長則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來處理孩子的小情緒,父母需要找到另外亮點,然後用誇張的語言和表情渲染該亮點的趣味性,可以較好的讓孩子轉移注意力。

給孩子一個購物的特殊時光

4歲左右,當孩子適應了“只買一個”的規則之後,家裡的玩具還是因為買買買變的多的不得了。這時候家長還可以選擇特別的日子與孩子約定寵愛時間,比如聖誕節、春節、兒童節,或者是孩子的生日都可以給孩子購買期待已久的小禮物,用來調整平日裡孩子各種買買買的小心思,可以告訴孩子,這個玩具我們現在不能買,但是到兒童節媽媽爸爸可以考慮買兒童節的禮物送給你。

家長還可以設立一個買玩具的具體期限,例如孩子傾心各種工具車,面對琳琅滿目的工具車我們可以與孩子共同制定規則,一個星期或者是一個月買一輛,其餘時間是不可以購買的。通過時間規定,家長可以拿出日曆與孩子一起學習瞭解時間是什麼,一年有365天、一年有12個月、為什麼會有時間和季節的變化等等.......孩子期待的是玩具,在等待購買的日子裡,關於時間,我們可以學習的很多很多。

深度溝通階段,接納自己被寶貝說服

育娃路上總有例外,當孩子能夠說服你買下他心儀的玩具時,家長也不要完全去抗拒這件事情,此刻要恭喜你,你進入了可以與娃們順利溝通的階段。在孩子說服你的過程中,他們會注意力集中,努力組織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還要換位思考讓你能夠接受他的意見,可謂是思維縝密、動機明確,想想自家娃的思辨能力在提升,此刻適時的鼓勵下他,也是不錯的選擇。嗯,孩子你長大了,你這麼說也很有道理呢。

提醒:規則一旦確定下來,家長就要堅持下去,如果家長朝令夕改,孩子反而不知道自己怎麼做是正確的了。

不知道給孩子買什麼玩具?那就來看【阿哦玩具】吧!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時下流行的熱門的玩具,還可以看主持人給玩具拆包,聽主持人講解玩具的玩法,通過看視頻,我們可以瞭解到孩子是否需要這些玩具,給孩子買玩具時就不會迷茫啦~


可愛的嚶嚶醬


家裡有同樣的玩具,孩子還要買,我個人不建議給孩子買。

因為孩子對金錢沒什麼概念,更不懂得節約的道理,如果孩子要就給孩子買,可能會讓孩子的物質慾望不那麼強烈,可是也會養成孩子予取予求的不良習慣。

再就是這樣對環境保護是個很不好的示範,小孩子的玩具大多是塑料製品,如果隨意丟掉很難自然降解,在實行垃圾分類的城市,這類玩具屬於可回收垃圾,最終會被專業的公司加工處理成各種環保材料,如果玩具還可以用,建議不要買那麼多,雖然很多家長覺得玩具不貴,不想讓孩子哭鬧心煩,但是買的多最終意味著丟的多,這在無形中也增加了很多社會成本。而在大部分還沒實行垃圾分類的城市,這些被丟掉的玩具最終只有被焚燒一種選擇,這不僅浪費還會汙染大氣層。

所以建議從小給孩子普及一些環保知識,孩子本身對玩具還是很珍惜的,如果讓他知道他心愛的玩具如果不玩了最後會是怎樣的結局,孩子應該會對玩具更加珍惜,這樣也能讓孩子無形中養成節約的好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