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与“严”:西花厅工作人员眼中的周恩来

“周总理……身上穿的是灰色中山装,脚上是一双灰皮鞋……他同我握完手并没有马上走,而是详细问起了我的年龄、以往工作情况与家里状况。我当时紧张极了,手心直冒汗,周总理问一句就答一句,话语也怯生生的有点发颤。周总理看出了我的紧张,就笑着说:‘不要紧张嘛,我是总理,你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咱们都是同志嘛。’这时,邓大姐也在一旁和蔼的说:‘小同志,不要紧张,慢慢地咱们就会熟悉的。’说也奇怪,听周总理和邓大姐这样一说,我的心一下就平静了,回答周总理问话的语调也恢复了正常。就是这样一句‘咱们都是同志嘛’,让我觉得自己和周总理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宽”与“严”:西花厅工作人员眼中的周恩来

周恩来、邓颖超在散步

这是周恩来身边的工作人员赵炜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时的场景。赵炜于1955年受组织调配来到西花厅,在这里工作三十余年。在她的记忆里,周恩来是一个宽厚亲切又严肃认真的人。

“宽”与“严”:西花厅工作人员眼中的周恩来

周恩来与知识青年交谈

随着工作上的接触,对周恩来的了解不断加深,赵炜与周恩来、邓颖超的关系也开始日渐亲近自然起来。

赵炜发现,周总理对待西花厅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是很友善的。1952到1966年担任周恩来办公室的机要秘书是李福润,据他回忆,曾经有一个外国朋友送了周恩来一匹布料,周恩来把这匹布料分给机要组的秘书每人三米,让每个人刚好可以做一身衣服。到了过年过节的时候,周恩来会邀请西花厅工作人员以及家属一起吃饭,六一国际儿童节时,周恩来和邓颖超还会送所有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孩子一个小礼物。

西花厅周末会经常放映电影。曾在周恩来身边担任秘书的吴群敢说,放电影时,周恩来每次都会问还有谁的家属没有来,并派人去叫。吴群敢的爱人也喜欢看电影,但在其他同志面前不好意思往前坐,只好躲在后面。周恩来看到后,会招呼他和爱人到前面坐,并给他们糖果吃。

50年代末,西花厅的工作人员组织了一个了互助会,参加互助会的成员每月都存一部分钱,以备临时急需。互助会成立时,大家没有告诉周恩来,所以周恩来并不知情。但在他知道互助会后,主动要求入会。周恩来说:“我也是西花厅的一员,有事也要通知我嘛。”互助会解散时,部分成员因为家庭困难,当时先用的钱一时无法还上,周恩来根本不提这笔钱的事。

除了工作,周恩来对工作人员的生活也很关心。有一次,赵炜在工作中突发休克,周恩来立刻到值班室去看望她,并一遍遍叮嘱赵炜要注意休息,不要大意。后来赵炜结婚,周恩来也抽出时间参加了她的婚礼。

“宽”与“严”:西花厅工作人员眼中的周恩来

周恩来在赵茂峰家乡宁晋县视察

1966年,河北邢台地区发生地震。周恩来的一位工作人员赵茂峰的家人就在处于震中的宁晋县。周恩来在忙碌中不忘询问他家人的状况。不久后,周恩来前往地震灾区慰问,抽空与赵茂峰的家人见了一面,并把家人平安的消息带给了他。在慰问赵茂峰的家人时,老人向周恩来表达了希望孩子回家看看的愿望。周恩来一直将老人们的心愿放在心上,在完成手上工作后,周恩来便给赵茂峰放假,让他回家看看。

“宽”与“严”:西花厅工作人员眼中的周恩来

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推儿童车

周恩来对待工作非常认真。对于工作中存疑的部分,他一定会多次确认直到没有问题。据赵炜回忆,有一次,周恩来就把她叫过去,问她之前填报的报表中数据是否有问题。赵炜回答没有问题,周恩来再次向他确认。直到赵炜拿来原始材料进行再次比对后,周恩来才放下心来。

还有一次,周恩来告诉一位办公室主任放置文件的新规定,但因为一些原因,第二天值班的秘书并不知道这条新规定,导致他在工作中放错了文件位置。周恩来看到后,对值班秘书进行了批评。此后大家在工作中更加严谨细致,生怕出现纰漏,给周恩来的工作造成麻烦。

周恩来的严谨细致还体现在对待信件的封装上。如果信件有机密性,周恩来会亲自写信封。即使是在信件上添加新内容,他也会在信封上注明:这是我拆开又重封的。以避免给收信方带来困扰。

周恩来在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他常常工作到深夜,有时邓颖超已经起床,而周恩来还在办公。这时邓颖超会在周恩来的办公室门外督促道:“恩来,天都亮了,早点休息吧。”周恩来则回答:“就睡就睡”,然后继续埋头工作。

即使睡得很晚,周恩来仍然要求秘书:只要是主席处打来的电话,哪怕他在睡觉也要把他叫醒,绝不能误事。曾经有秘书看到周恩来刚睡下,就没有叫醒他接主席处的电话。为此周恩来还批评了这位工作人员。

“宽”与“严”:西花厅工作人员眼中的周恩来

周恩来在办公

周恩来对工作人员也是严格要求。周恩来经常让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多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周恩来的卫士高振普在回忆录中将周恩来的言传身教归纳为“四要六不准”。“四要”指的是: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二要学会利用时间;三要健全党支部生活;四要体谅别人,关心别人。六不准则是:一不准用办公室的名义谋私情;二不准提前、超标晋职晋级;三不准搞特殊;四不准接收礼品、不准买土特产;五不准占用公家东西;六不准盛气凌人。在他的要求下,西花厅的工作人员都保持着工作上认真负责、生活上朴素低调的优良作风。

“宽”与“严”:西花厅工作人员眼中的周恩来

周恩来总理伏案疾书

工作人员心目中的周恩来是一个既“宽”又“严”的人。“宽”是他待人的宽厚亲切,“严”正是他工作的严肃认真。对赵炜来说,周恩来是伟人,但也是她的领导和长辈,关心着她和许多工作人员的生活与成长,她在西花厅工作几十年,忙碌中又有细水流长的自然,她将她亲身经历和亲耳听到的往事记录成册,让后来的人在文字中不忘敬爱的周恩来。


[1]赵炜著. 西花厅岁月 我在周恩来邓颖超身边三十七年[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07.

[2]高振普著. 周恩来卫士回忆录[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01.

[3]程华著. 周恩来和他的秘书们[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2.03.

图片来源:赵炜著. 西花厅岁月 我在周恩来邓颖超身边三十七年[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07.


网编:侯洁英

监制:方丹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