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甫與王玉齡一一半生姻緣,一生牽掛



一個是身經百戰的戰場英雄,一個是豪門望族的絕色佳人,他們在一起做了不到三年的夫妻,卻讓這個女人思念了一生一世的情。

1928年,湖南長沙的一個姓王的豪宅內新添了一個漂亮的女嬰,她的父母為這個寶貝取名王玉齡。

王家是湖南長沙的豪門望族,小玉齡在父母的呵護下快樂的成長著……

張靈甫與王玉齡一一半生姻緣,一生牽掛


不幸的是,小玉齡的父親在女兒5歲的時候英年早逝了。

小玉齡的母親是一個知書達理的傳統中國婦女,丈夫走了,她辭退了家中所有的男僕,盡力以婦禮服教導自己的女兒。

“一個女人最要緊的是從一而終!”

王玉齡的母親是這樣對女兒說的……

小玉齡似懂非懂的看著母親,點了點頭……

父親雖然不在了,幸好有大伯一家。

王玉齡的大伯對王玉齡視如己出,對王玉齡的母親更是多有照顧。

國家有難,多事之秋……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為了躲避戰火,王玉齡隨家人離開了故鄉長沙,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漫天烽火,國破家亡,百姓受難。

“該死的日本鬼子!”

在那些逃亡的日子裡,王玉齡真切地感受到什麼叫國仇家恨!

張靈甫與王玉齡一一半生姻緣,一生牽掛


“世上縱有千般恨,沒有亡國切齒恨!”

“媽媽,日本人太壞了,我也要為抗戰出份力!”

王玉齡堅定地對母親說道……

“你能做什麼呢?什麼都不會,去了還不是給人家添麻煩。”

王母笑著對女兒說……

王玉齡沉默了……

是啊,豪門千金小姐,12歲了,連梳頭穿衣都要僕人服侍,又能為抗戰做什麼事呢?

“願上天保佑我們的祖國吧。”

王玉齡只能雙手合十默默地祈禱,祈禱。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了,日本政府投降了。

“祖國萬歲!”

整個中國都沸騰了起來……

王家人也高興地徹夜難眠,熱淚盈眶。

“回家了,回家了。”

張靈甫與王玉齡一一半生姻緣,一生牽掛


王玉齡終於可以回到故鄉長沙了。

親不親 ,故鄉人;甜不甜,家鄉水。

王玉齡的心像小鳥一樣地飛翔在藍天白雲中。

戰爭結束了,一切都好了。

週末的一天,王玉齡約家裡的幾個女孩子一起去理髮店做頭髮。

在理髮店裡,這幾個女孩子坐在椅子上,唧唧喳喳地說著說。

只是這些聊天的女孩子不知道的是,有一個身裝軍裝的男人正在偷偷地打量著,觀察著……

王玉齡透過理髮的鏡子發現這個偷看男人……

“這個人真是討厭,怎麼能這麼看著大家。”

張靈甫與王玉齡一一半生姻緣,一生牽掛


王玉齡恨恨地瞪了他一眼。

這個偷看的男人不是別人,就是抗戰名將張買甫。

張靈甫,一個改變了王玉齡一生的男人。

不久之後,一個姓張的處長邀請王家的女人們去外面吃飯。

王玉齡當然與同家人一起去了,只是她認為這只不過是一場普通的飯局,沒什麼大不了的。

在席間,王玉齡只顧著自己吃東西,其他的什麼都不管。

她不知道除了張處長夫婦,張靈甫也在其中坐著。

“伯母,您多大年紀了?”

張處長笑容可鞠地同道……

張靈甫與王玉齡一一半生姻緣,一生牽掛


“我32歲了。”

王家的大伯母客氣地回答道。

王玉齡的母親沒有來吃飯,她認為自己是一個寡婦,不應該參加這些活動。

”我們的張靈甫軍長你也有32歲了,你們兩個同年的,乾一杯吧。”

張處長撒了個謊,張靈甫其實是42歲。

張靈甫臉紅了,一直紅到脖子。

張處長彷彿沒有看見張靈甫的窘相,繼續用他那三寸不爛之舌說道……

“我們副軍長還沒有結婚啊,王太太人手在長沙,老長沙了,你認設好的小姐給我們副軍長介紹。”

“那當然,有好的我一定給你介紹。”

大伯母笑著說道……

張靈甫與王玉齡一一半生姻緣,一生牽掛


“你們家有那麼多的小姐,也可以介紹嘛。”

張處長故意這麼說。

“大的呢,都名花有主了,小的呢,年紀又太多小了。”

大伯母回應說。

王玉齡依然自顧自地吃著菜。

“那就找那個不大不小的嘛。”

張處長一邊說著,一邊朝王玉齡看。

“這個討厭的張處長。”

王玉齡是個聰明的女孩子,她當然聽得懂這個“不大不小”的意思。

張靈甫與王玉齡一一半生姻緣,一生牽掛


“在家中我不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女孩子嗎?”

原來請我們來吃飯是因為這個原因呀。

王玉齡很生氣,她真不很生氣!

“什麼意思。”

王玉齡沉下了臉,一聲不吭。

“張靈甫是誰?哦,就是那天在理髮店門口偷看我的這個男人,太氣人了。”

王玉齡回到家後,滿肚子的不樂意。

大伯母告訴王玉齡,張軍長可是抗日名將……

張靈甫與王玉齡一一半生姻緣,一生牽掛


“抭日名將就可以偷看別的女孩子了?”

不管別人怎麼說張靈甫的好,王玉齡童就是不愛聽,也不想搭理這個男人。

張靈甫是誰,他決定的事一定要做到。

從此以後,張靈甫頻繁地到王家來,幾乎每天都要來,一來就找王玉齡談天說笑。

“看你這個小女孩能堅持多久?”

張靈甫為了王玉齡,使出渾身解數,從四面八方包抄她。

“其實這個男人也挺順眼的。”

小女孩終究還是小女孩……

王玉齡漸漸地不再拒絕張靈甫了,她愛聽他講故事,講每朝每代的文化名人,野史傳奇。

“原來張軍長還是北大的高材生。”

王玉齡的心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水到渠成,託人保媒。

張靈甫與王玉齡一一半生姻緣,一生牽掛


張靈甫向王玉齡求婚了……

“不,我的女兒不能嫁給軍人。”

王玉齡的母親堅絕反對這門親事。

誰都知道軍人的命不是自己的,更何況這個男人比我女兒大了24歲。

“我己經是一個寡婦了,我不能讓女兒走我的老路。”

王玉齡的母親哭了……

“王老太太,你放心,抗戰結束了,不打仗了,軍人的命是自己的了。”

媒人信誓旦旦地承諾著……

“抗日戰爭勝利了,國家太平了,不打仗了?”

真的是這樣嗎?

王玉齡的母親是一個本份的婦道人家,她自從丈夫走後就吃素唸佛,不理俗事。

張靈甫與王玉齡一一半生姻緣,一生牽掛


“也許真的是這樣的吧。”

王家答應了張靈甫的求婚。

王玉齡見家人都應允了,自己也就沒話說了。

“這個男人真的會對我好吧。”

就在張靈甫與王玉齡準備結婚之際,一張升遷令讓王家人不安了。

張靈甫被提升為74軍軍長,即刻前往南京報道。

一切都來不及了……

張靈甫與王玉齡在上海匆匆地舉行了婚禮,王玉齡穿著大一號皮鞋,張靈甫穿著借來的西裝。

張靈甫與王玉齡一一半生姻緣,一生牽掛


列車飛馳,洞房花燭,互訴衷腸……

“如果當初我偷看你,你對我笑了,我就沒興趣了,幸虧你瞪了我一眼。”

張靈甫笑著對妻子說……

“你臭美吧。”

王玉齡也笑了……

這一年張靈甫42歲,王玉齡17歲。

1945年8月28日,國共在重慶簽訂了《雙十協定》。

和談成功了,這樣可好了。

王玉齡與她的母親及家人都放心了。

老夫少妻,情意濃濃……

張靈甫教王玉齡騎馬,他駕著馬在前面跑,王玉齡的馬在後面追。

“別跑得那麼快。”

王玉齡騎著馬大聲喊叫,張靈甫回頭對她笑一笑……

“你討了一個好老婆,這比什麼財富都重要,我要討飯的話,我老婆可以給我拿碗。”

張靈甫與王玉齡一一半生姻緣,一生牽掛


張靈甫摟著小嬌妻,柔聲細語地說道……

王玉齡倒在張靈甫那寬厚的臂膀上,滿心歡喜,情深意切。

“你討飯,我也隨你。”

當然,夫妻之間不可能一直這樣的和諧,平靜的水面也會起波瀾。

有一次,張靈甫與王玉齡因誤會而鬧矛盾,王玉齡一氣之下說要與張靈甫離婚。

張靈甫著實給嚇壞了,這個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竟站在妻子面前,向她賠禮道歉,還敬了軍禮……

“玉齡,假如你真的離開我,我寧可老死山溝。”

王玉齡見丈夫這個樣子,真是又好氣又好笑……

“我又不是你的上司,跟我敬什麼禮呀。”

“玉齡,你不原諒我,我手就不放下來。”

夫妻倆相視一笑,風平浪靜。

張靈甫與王玉齡一一半生姻緣,一生牽掛


“我們永遠不分離。”

永遠不分離,永遠是什麼呢?

1946年8月,張靈甫接到命令,率部隊出南京投入華東戰場。

為什麼又要打仗了?

軍令如山,軍令難違!

王玉齡此時已身懷有孕,她像平常一樣為丈夫打理行囊。

“我丈夫不久後便會回來的。”

王玉齡很放心很放心,丈夫身經百戰,不是活得好好的嗎?

張靈甫走了,他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家。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張靈甫與王玉齡一一半生姻緣,一生牽掛


王玉齡經常收到丈夫的來信,在信中丈夫說的很輕鬆,還設計了家中的花園,告訴妻子什麼時候該種什麼花。

“我應該去看看他了。”

1947年的春天,王玉齡去前線看望丈夫。

當時的王玉齡已經懷了9人月的身孕。

張靈甫依然顯得十分的輕鬆,他像哄小孩似的哄著王玉齡。

19歲的王玉齡甜甜地睡了,什麼是憂愁,她不知道。

憂愁就要來了……

王玉齡為張靈甫生了個兒子,張靈甫打電話來樂得合不攏嘴,還問妻子討兒子的照片寄給他。

張靈甫與王玉齡一一半生姻緣,一生牽掛


只是,從那之後,張靈甫再也沒有打過電話回來。

“這是打仗,一兩個月沒音訊很正常的。”

周圍的軍官太太都這麼說。

王玉齡安心地在家做著月子。

幾個月後的一天,張靈甫的部下楊參謀找到了王玉齡,一進屋就一下子跪倒在她面前。

“靈甫,他怎麼了?”

王玉齡的心在發抖……

“張軍長在孟良崮以身殉國了。”

楊參謀哭著拿出了張靈甫寫給妻子的絕筆信。

“不,這不是真的,我不相信。”

王玉齡一直不肯相信丈夫真的離她而去。

張靈甫與王玉齡一一半生姻緣,一生牽掛


但是周圍的人都告訴她這是真的。

王玉齡抱著年幼的兒子欲哭無淚……

“可憐的孩子,剛出生就沒了父親。”

以後的日子怎麼過呢?

王玉齡的母親更是痛不欲生,母女兩代皆是如此,這是為什麼呢?

“為了家人,為了兒子,為了丈夫,我必須活下去。”

1949年4月,王玉齡帶著孩子,母親來到了臺灣,之後又遠走美國讀書打工。

這個昔日的豪門千金小姐放下了所有的架子,一切從頭學起,一切重新開始。

1953年,王玉齡考入美國紐約大學學習財會,她上午做文秘工作,下午和晚上到大學聽課。

張靈甫與王玉齡一一半生姻緣,一生牽掛


為母則剛,為母則強!

日以繼夜,不辭辛苦,勤奮努力。

王玉齡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了。

畢業後的王玉齡先在羅斯福醫院任會計兩年,後又在樸拉沙飯店(五星級飯店)工作三年,最後在美國航空公司工作二十一年直到退休。

王玉齡的兒子在母親的培養下,品學兼優,事業有成。

只是,如果靈甫還在那該多好呀!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世上之事總無十全十美的。

王玉齡自從丈夫去走後,孑然一身,只有思念陪伴她。

張靈甫與王玉齡一一半生姻緣,一生牽掛


“為什麼我從來沒有對靈甫說,我愛他呢?”

王玉齡總是這麼悄聲問自己。

“請叫我張王玉齡。”

無論在什麼地方,王玉齡最喜歡大家這麼稱呼自己。

半生緣,一世情,一生愛,永無休。

張靈甫與王玉齡一一半生姻緣,一生牽掛


作者簡介一一婉兒(婉㚥):一個喜歡讀書,痴迷歷史的女子,愛寫文章的小女子。什麼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寫文章就是寫自己想說的話,想寫的事。這就是我,一個塵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蘭自飄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