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国外高薪工作,中年丈夫去世,晚年女儿去世,生活很幸福


放弃国外高薪工作,中年丈夫去世,晚年女儿去世,生活很幸福

2017年1月12日中国近代语言学家李佩先生,离开了生活99年的人间,17号这一天,有800多人在北京为这位老人送行。

病危时的医院病房,没有了女儿,也没有老伴,但这位老人一点也不孤单,因为病房的外面,聚满了人她的学生。

这位被称为“中科院最美的玫瑰”,“最年轻的老人”,她的一生跌宕起伏,经历过困苦无助,也享受过至高无上的荣誉,不过有一点没有变化,就是不忘初心,坚强乐观而无私的生活着。见过国家最颓败的样子,也见证了国家崛起的时刻。

放弃国外高薪工作,中年丈夫去世,晚年女儿去世,生活很幸福

李佩先生出生1918年的北京,是家中的长女。家境殷实,父亲李保龄还去英国留过学。

如果不深入了解情况,一定认为是家里人思想先进,才会对女儿大力培养,李佩才能成才。

事实上,即便父亲李保龄是喝过洋墨水的人,但根深蒂固的封建想法,却没有改变,他认为女孩不需要读很多书。

但李佩是那种逆来顺受的人吗,她本来的名字叫李佩珍,因为嫌弃“珍”这个字俗,就做主把它去掉了,这也从侧面看出李佩就不是没有主见的人。

她中学是在北平私立贝满女子中学读的,1936年从这所中学毕业,按照他父亲的想法,女孩子读到这个程度差不多了,根本不用上大学。

放弃国外高薪工作,中年丈夫去世,晚年女儿去世,生活很幸福

李佩却不接受,想继续念下去,好在有一个支持她的母亲,她母亲认为女孩子读书少了,会容易受人欺负,所以游说李佩父亲让她去读大学。

最后退了一步,可以让她去读大学,但必须是女子文理学院,可当时还有北京大学摆在她面前可供选择,李佩是怎么也没有听父亲的话,义无反顾选择了去北京大学。

虽然是才成年,但对自己当下要走的路却如此坚定,这样一个人,是不会过得太差,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高中毕业填志愿的学生,大概也在18或者19岁,有几个人能坚定自己学习什么专业,所什么城市与学校呢。

放弃国外高薪工作,中年丈夫去世,晚年女儿去世,生活很幸福

不过去北京大学读书没有她想得那样一帆风顺,1938年“七七事变”导致很多学校停课,李佩就留在家里了,随后跟家人去了天津避难。

本来家人就不赞成她上北京大学,加上发生这样的事情,就更不希望她再去读书。

李佩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偷偷去了西南联大读书,之后也一直在那读书直到1941年毕业。

如果从她后来从事工作来推断,李佩应该是毕业之后,去国外留学进修,拿到更高一点的学历,回来之后教书育人,这的确挺符合很多学者教授的人生轨迹,但不是李佩的。

李佩大学毕业后,就投入工作,开始是在重庆的中国劳动协会工作,帮助很多底层人,因为工作出众,在1945年的时候,作为代表去巴黎参加国际工联代表大会。

随后在1947年的时候,在别人的推荐下,拿到了康奈尔大学的学习深造的机会,也是在这里,遇上了她的爱人。

放弃国外高薪工作,中年丈夫去世,晚年女儿去世,生活很幸福

1938年,郭永怀参加留学考试,1940年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念书,随后的几年,又去了不同的学校深造,到了1946年,就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航空工程研究院任教。

在一次私下聚会中,两人相识,很快在1948年就步入了婚姻。

李佩开始在康奈尔大学学习,在1951年的时候,学校的语言系主任邀请她做中文课老师,所以后来夫妻双方都在这所大学教书,还有一个女儿,生活是非常幸福。

但他们在国家建设给自己幸福中,选择了前者,1956年郭永怀李佩带着女儿一起回到了祖国,郭永怀跟钱学森一起在中科院工作,李佩就在中科院行政管理局工作。

在1958年的时候,中国科技大学在北京成立,郭永怀除了研究工作外还担任物理化学系主任,而李佩则在那里教英语。

放弃国外高薪工作,中年丈夫去世,晚年女儿去世,生活很幸福

幸福而充实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967年开始的那场活动,很少人能够幸免于难,郭永怀家也一样。

女儿郭芹送去内蒙古插队,李佩被诬陷,不过郭永怀因为自己工作的特殊性受到了保护,但还没有等到他们一家熬过这次无妄之灾,就迎来一场大的打击。

1968年郭永怀在研究工作稍稍告一段落的时候,想回去看看被审查的妻子李佩,结果飞机失事,郭永怀就这样走了。

李佩听到这个消息没有痛哭,根据她身边人描述是,听完这个消息后很平静,空气沉闷,晚上一夜无眠,躺在床上像是定格了一样,只是偶尔传来轻微的叹息声。

在这个特殊的情况下,李佩处理完丈夫丧事之后,依旧要接受审问,与女儿长期分离,直到1977年才结束。

1999年9月18日,郭永怀被授予“两弹一星的功勋奖章”,不过在2003年的时候,李佩将这枚奖章捐给了中国科技大学。

放弃国外高薪工作,中年丈夫去世,晚年女儿去世,生活很幸福

这场持久活动结束后,李佩全心投入到事业上,刚开始的时候,国家人才紧张,尤其是高校外语老师,十分稀缺。

所以李佩非常积极地挖掘人才,之前北大有一个著名的外语教授黄继忠,也在那次被关进监狱,还被搭配到偏远地区,李佩后来找到他,并说服他去科大教书,并积极帮他调回北京户口。

除了找寻人才,李佩还推动力自费留学的发展。

为了英语教育长远的发展,仅仅去找之前的老师还是不够的,所以李佩开创了应用语言学研究班,想法灵感来源于聘请的美国英语老师,那位老师当时带了托福试卷,里面有听力跟阅读理解,李佩根据实际情况,沿用这两项考试内容,还增加作文题目。

放弃国外高薪工作,中年丈夫去世,晚年女儿去世,生活很幸福

应用语言学研究班毕业的优秀学生,可以到高校任职,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

当时李政道为了培养出更多物理学人才,提议“CUSPEA”项目,即“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美国出专业试题,国内组织笔试。

但当时国内还没有雅思跟托福考试,所以英语试题就由李佩来出,这一行为,引来了当时自费留学的浪潮,李佩也被称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

新中国的建设中,郭永怀跟李佩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中年丧夫,但李佩没有失去信念,甚至带着丈夫的那一份,努力地活着,她也做到了,起码在英语教育这一块,永远在她的传说。

平淡幸福的生活,在1996年的时候被打断,女儿因病去世,给这个78岁老人重重一击。

放弃国外高薪工作,中年丈夫去世,晚年女儿去世,生活很幸福

不过即便是晚年的李佩,也不是不堪一击的,那些年的风风雨雨早就塑造了她坚强积极的生活态度。

1987年退休,但一直还会给学生上课,直到1998年才停止,闲下来的李佩,创办了“中关村大讲坛”,又开启了另一种晚年生活。

讲坛说的内容十分丰富,诗词歌赋,地理文化科学,古今中外等等,来演说的人也都是李佩凭借人脉身份,请来了各个领域的专家,这个讲坛一直开到了2011年,李佩身体状况难以支撑这个任务才结束。

十几岁的时候,没有听父母的话义无反顾选择读大学,结婚之后,与丈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每一条路看起来都辛苦,但于她而言都是却是一种幸福。

当一个人不用为温饱操心的时候,就开始追求理想,而李佩就很好地实现自我价值,精神世界也极为丰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