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之战,谁主沉浮

战前态势

公元1351年至正十一年,来自黄河边的一声惊天怒吼,立国不过百年的大元朝就开始了垮塌式的崩溃进程。关于黄河独眼石人的故事,无非就是以神秘主义色彩和迷信传播,来对抗元廷弊政的长期积怨。

所谓乱世出英雄。自元末波澜壮阔的红巾起义爆发以来,催生了几大时势英雄。

方国珍,至正八年起于浙江黄岩,而后占据浙东;

刘福通,至正十一年起于安徽颍州,后建号称尊,与元廷公开对抗,攻城略地,多次重创元军。成为元末义军的主要领导力量;

徐寿辉,至正十一年起于湖北蕲州、黄冈,占据长江中部一带;

张士诚,至正十三年起于江苏泰州,占据江苏,江北。

鄱阳湖之战,谁主沉浮

元末局势


至正十七年,刘福通的红巾军主力转战元廷腹地,与元军之间发生多次对决。元廷疲于应对,大量元军在与红巾军的缠斗中被消耗。红巾军各路人马逐步控制了中原及华北许多地方,甚至一度逼近大都,严重危及元廷的统治。

至正二十年五月,趁着元军在中原忙于与红巾军激战脱不了身的时机,徐寿辉的部将陈友谅迅速除掉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取而代之一举控制了湖北、江西等地。逆袭成功的陈友谅,不久即以武昌为都城,自立为大汉皇帝,凭借强大的巨舰水师成为江淮以南最大的反元势力。

在陈友谅的西边,同时占据四川的是徐寿辉的另一个部将明玉珍。而靠近东部长江下游的,就是未来大明朝的缔造者朱元璋和他的小伙伴们。

同样是至正二十年,原为郭子兴部将的朱元璋经过多年征战,已经在南京应天府经营四个年头了。早年出身贫寒,要过饭、当过和尚的朱元璋,深知民间疾苦,洞悉天下大势。他积极延揽各种人才,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现在已经是掌控江苏、皖南、浙东浙西等大片土地,势力范围进一步壮大。

由于江南地区水网密布,河道纵横,作为进取江南全境的必要条件,组建一支自己的水军势在必行。至正十五年,朱元璋招降了元廷巢湖水师将领廖永安、廖永忠兄弟以及俞通海等部属近万人。以巢湖水师人马为基础,有了强大的水师,老朱就可以继续攻略浙江、江南一带。以实现自己先西后东,经略江南的战略。

同一时期,浙东的方国珍,江北的张士诚等迫于元廷和朱元璋的逼迫,不得不名义上接受元廷的招安。然而实际上二人首鼠两端,胸无大志,不断观望,偏安一隅,无所作为。

相比较混战不断的中原,江淮以南地区此时的局势已经出现重大变化。

在陈友谅持续向东攻占安庆、池州后,与不断西进的朱元璋在采石矶、太平发生了直接交锋。于是,当时江南地区的两大豪杰终于到了要一决高下的时候。

一山不容二虎,朱元璋和陈友谅同为当世英雄,起于元末乱世,各自经营多年。一旦决战,究竟鹿死谁手,元廷的江南半壁究竟谁主沉浮呢?实际上此时的陈友谅无论地盘还是军事实力都超过了朱元璋。尤其是水师战船,兵力雄厚,艨艟巨舰数倍于老朱。

狂妄的陈友谅这时候并没有把朱元璋当回事。觉得以自己的优势兵力可以顺江而下,兵锋直指南京。至正二十年十二月,老陈志得意满,挥师东进,不料在江东桥遭遇了老朱的套路,中了诈降计。老陈的水师被诱入伏击圈,损兵折将,幸亏老陈机灵,改乘小船才逃出生天。经此一役,陈友谅终于不得不擦亮眼睛,要好好审视一番朱元璋这个不可小觑的对手了。

以老陈的性格,他可不会轻易认怂,他很快就会卷土重来。

到了至正二十三年二月,觉得恢复的差不多的陈友谅终于又要动手了。他先联合张士诚出兵进攻安丰,从背后牵制老朱。而老陈自己则趁朱元璋兵力分散,首尾不能相顾之时,集结了水陆60万大军围攻洪都,意图速战速决。

多疑的老陈之所以没有直取南京,实在是因为江东桥一战被忽悠怕了。

鄱阳湖之战,谁主沉浮

朱元璋


鄱阳湖风云

阴云密布的鄱阳湖上,大战一触即发。

面对陈友谅倾巢而出,来势汹汹,而朱元璋又被张士诚牵制而不得脱身,形势对老朱十分不利。六月陈友谅的攻势更加凶猛,洪都守将朱文正接到老朱的命令是务必拖住陈友谅一个月。结果疯狂的朱文正特别能守,凭着1万魔鬼般的守军,硬是难以置信的坚持了八十五天。

鄱阳湖之战,谁主沉浮

鄱阳湖大战


到了七月初,掉过头来的朱元璋终于亲率20万舟师来救援洪都了。这时老朱的战略已经十分清晰了,陈友谅就是自己统一江南最大的劲敌。洪都久攻不下,对陈友谅来说战机已失,他只要保存实力,对老朱仍然是巨大的威胁。此时此刻,务必要牢牢的把老陈的大军困在鄱阳湖,绝不能放虎归山。

战机稍纵即逝,老朱迅速分兵把住鄱阳湖泾江口(安徽宿松)、南湖嘴(江西湖口)、武阳渡(江西南昌东)三个出口,切断了陈友谅的退路。随后老朱自带主力水师进入鄱阳湖水域。

七月二十日,得知朱元璋回师来援,已被洪都守军弄得差点怀疑人生的陈友谅立刻调整战略,撤去洪都之围,以巨型战船为前锋,在康郎山附近水域与朱元璋展开决战。双方先后投入兵力将近八十万,数千艘战舰连绵湖面,“旌旗蔽日,金鼓震天,帆幔遮水,衣甲耀日”。

七月二十一日,朱元璋方面多路人马出击陈友谅军。依仗巨舰,老陈多次占据有利形势,火力强劲,甚至重创徐达旗舰。战局一度对老朱十分不利,老陈的主将张定边紧紧咬住朱元璋的旗舰不放,危急时刻,常遇春来援,扭转战局。

七月二十二日,老朱改变战术,不再一味与敌对攻。选用灵巧小船,内藏火药,趁风势冲向陈军战舰。敌舰船大且以巨索相连。瞬间,硝烟四起,火焰熏天,数百艘战船起火焚毁,湖面陈军伤亡惨重,死尸飘荡,湖水浸染。

七月二十三日,陈友谅的部队痛定思痛,奋力反攻。双方战船相抵,万箭齐发,火铳、神机弩、火炮齐射,鄱阳湖面炮声响彻云霄。朱元璋的旗舰也中炮爆炸,老朱幸好提前转移,逃过一劫。

七月二十四日,战局逐渐向有利于朱元璋一方转变。老朱各路部队向陈友谅的舰队发起主动攻击。充分利用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在老陈的巨舰之间来回穿插迂回。激战多时,陈友谅的部队士气低落,开始溃退。而朱军士气大振,进一步收缩包围。

鄱阳湖之战,谁主沉浮

鄱阳湖战场形势


最后关头,为了提振士气,做困兽之斗。陈友谅将所俘朱军将校全部处决,以示死战决心。相反朱元璋却释放所有陈军战俘,任凭去留。双方统帅的格局、胸怀高下立现。

鄱阳湖决战历时已将近一月。老朱判断陈友谅很可能借道长江突围,一旦让老陈退回武昌,那这一个月的仗等于是白打了,而且后患无穷。因此,老朱抢先占领长江上游,以战船截断江面,做好阻击准备,同时分别拿下周边的蕲州、兴国等地。

至正二十三年八月,弹尽粮绝,突围无望的陈友谅在泾江口遭遇朱元璋的伏兵。激战中,老陈头部中箭,于当晚去世。陈军余部5万人投降。

鄱阳湖之战,谁主沉浮

湖北陈友谅墓


战后影响

至正二十四年二月,陈友谅之子陈理打开武昌城门,归降朱元璋。至此,鄱阳湖风云散尽。回想起鏖战中,双方反复胶着,徐达、朱元璋、常遇春等全部亲临石矢,甚至朱元璋本尊多次差点丧命,幸亏了刘伯温先生神仙般的预警,才不至于让日后的洪武大帝提前退场。

鄱阳湖战后四年,至正二十七年九月,徐达攻克苏州,俘获张士诚。同年走投无路的方国珍向朱元璋投降。

鄱阳湖之战,谁主沉浮

朱元璋祭告天地


从元至正十三年起,25岁的朱元璋起兵反元,历十四年,终于扫平江南。此刻中原大地糜烂日久,元廷已是奄奄一息。公元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十月,朱元璋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率师25万北伐中原。

鄱阳湖的战火如同大戏开场前的序曲,英雄豪杰生旦净末丑,余音绕梁久久不息。当号角声再次响起,大明朝的序幕即将拉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