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才女的非典型婚戀:拋棄初戀,先婚外情,最後姐弟戀

“我想遊戲人間,反被人間遊戲了我!”

寫下這句有點類似繞口令式的話時,與林徽因齊名的民國著名才女廬隱,也許已經意識到,這也是她人生和婚姻的真實寫照。

清朝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5月,廬隱出生在福建閩侯一個官宦家庭,這時她還叫黃淑儀,或者是黃英,按照家裡的條件,她原本是一個千金小姐的命,但從第一天就出現了波折。

民國才女的非典型婚戀:拋棄初戀,先婚外情,最後姐弟戀

少女時的廬隱和同學


原來,就在這一天,廬隱的外婆去世了,傷心欲絕的母親認為不幸是女兒帶來的,轉手就把她交給奶媽去餵養,廬隱也因此從小就缺少了父母的愛。

幾年後,廬隱的父親前往湖南長沙擔任知縣,她這才回到父母身邊,但仍然得不到父母的疼愛。

清朝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廬隱的父親在長沙去世,5歲的廬隱此時並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但生活顯然更加艱辛難過了。

母親很快帶著廬隱到北京投靠外公,雖然當時已經興起了女學堂,但因母親厭惡,廬隱沒有得到讀書的機會,只是在家裡由沒什麼文化的姨母充當啟蒙老師。

5年後,廬隱才被送去慕貞學院讀小學,但這段時間她身體非常不好,先是腳生瘡,差點成了殘廢;接著肺管破裂,吐血不止,能活下來實在是九死一生。

這樣的經歷,讓廬隱更加珍惜讀書的機會,擺脫這個她想愛又沒法愛的家,清朝滅亡後,廬隱在兄長支持下,努力考上高小,不久又考取師範預科,最終考入女子師範學校,徹底改變了舊式女人的傳統命運。

這時的廬隱已經是個少女,偶然的機會,一位長相斯文的表親林鴻俊走進了她的生活,兩人互生情愫。

不久,林鴻俊正式向廬隱家提出婚約,就像所有的家長一樣,廬隱的母親和兄長也認真對林鴻俊進行了考察,發現這個年輕人學歷不高,家底又薄,就拒絕了這門親事。

廬隱很憤怒,正在叛逆期的她已經分不清是自己愛林鴻俊,還是對母親和兄長從小強加給自己的一切足夠厭煩,衝動之下她給母親寫了一封信,表達了自己要跟林鴻俊在一起的決心:“我情願嫁給他,將來命運如何,我都願承受。

這些年來母親太瞭解這個女兒的倔脾氣了,她知道沒辦法阻止廬隱,決定答應兩人在一起,但也提出一個條件:只有廬隱大學畢業後,才能舉行婚禮。

廬隱無法理解母親的深意,因為當時早婚現象其實還是很普遍的,但她也知道這是母親最大的讓步了,點點頭答應了。

民國才女的非典型婚戀:拋棄初戀,先婚外情,最後姐弟戀

廬隱


1916年,廬隱中學畢業,因當時大學不招女生,在家人和朋友的介紹下,她先後被北平公立女子中學、安慶省立安徽女師附小、開封女子師範等校擔任教員,但或因不適應,或因環境保守,都沒能做長久。

3年後,招收女大學生的學校多了起來,廬隱決定繼續圓自己的大學夢,還真考進了北京女師大國文部。

當時正值“五四”新思潮,廬隱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她積極擁抱各種新事物,加入學生會,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還作為女師大福建同鄉會代表,到北大、師大與很多男人一起開會,在這樣的氛圍裡,廬隱的眼界越來越開闊。

1920年,廬隱發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說《一個著作家》,首次以廬隱做筆名,意為“隱去廬山真面目”

這時,廬隱終於明白了當年母親的良苦用心,她發現自己跟之前訂婚的林鴻俊已經無法交流,兩人沒有共同語言,婚後痛苦成了大概率事件,於是廬隱主動要求解除了婚約。

和很多那個時候的新式學生一樣,廬隱也愛上了一個優秀的男人,他就是跟廬隱同歲的福建閩侯老鄉、北大哲學系才子郭夢良

然而,郭夢良早已有了家室,而且跟夫人林瑞英的感情也很好,但廬隱用情很深,她沒有避諱其他人的冷眼,還是不管不顧地跟郭夢良走到了一起。

1923年,廬隱和郭夢良南下上海舉行了婚禮,對廬隱來說,這是一段得不到祝福的姻緣,更讓她難過的是,婚後生活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理想,她在困頓半年後,把思緒訴諸筆端,寫下了《父親》、《秦教授的失敗》等短篇小說,第二年女兒郭薇萱出生。

又過了一天,天大的噩耗襲來,風華正茂的丈夫郭夢良病逝了,苦悶無依的廬隱只好帶著襁褓中的女兒,扶柩回到郭夢良的福建老家。

郭夢良的母親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舊式女人,她對廬隱這個小媳婦的態度很嚴苛,廬隱無法忍受這樣痛苦的生活,一年後又帶著女兒回到了上海。

廬隱先是在大夏大學附中任女生指導員,一年後又去了北京,先後擔任平民教育促進會編輯、北京師大附中老師,日子過得清貧而充實,但她仍然無法忘記亡夫郭夢良,似乎這一生,再也沒有男人能夠走進自己的世界。

1928年3月,廬隱認識了畢業於清華大學的青年詩人李唯建,兩個熱愛文學的人很快熟悉起來,李唯建比她小9歲的,稱廬隱為“姐姐”、“心靈的姐”,廬隱的心情也慢慢好了起來。

隨著兩人關係日益密切,李唯建主動向廬隱表達了自己的愛意,但廬隱卻猶豫了起來。

經過過兩次不完美的婚戀,女比男大9歲,這兩項隨便拿一個出來,在現代社會都會有爭議,更何況是在民國初期,更是容易引發外界非議,廬隱思前想後,拒絕了李唯建。

李唯建是一個非常樂觀的詩人,他沒有放棄,還是繼續向廬隱求婚,並多次勸說她:“我以為你太注意世人的批評。世人的議論只是一種偏見,我們又何必看重他們的淺見呢?

廬隱猶豫了,面對李唯建熱烈的愛,她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

“我從來沒有遇到過對我人格的尊重和清楚更甚於你的人,換一句話說,我自入世以來只有你是唯一認識我而且同情我的人;因此我願為你受盡一切的苦惱。”

這次結婚自然又得不到親友們的祝福,但廬隱還是下定了決心:“讓我們是風和雲的結合吧。我們永遠互相感應、互相融洽,那麼,就讓世人把我們摒棄,我們也絕對的充實,絕對的無憾。

1930年8月,廬隱辭了職,帶著李唯建東渡日本,寄居在東京郊外,日子雖然清苦,但兩個人的感情非常甜蜜。

民國才女的非典型婚戀:拋棄初戀,先婚外情,最後姐弟戀

廬隱夫婦


到了年底,廬隱和李唯建沒法維持在東京的開銷,只好回到中國,寄居西子湖畔。這期間,廬隱寫了不少中短篇小說,其中《玫瑰的刺》寫得正是兩人在杭州的生活,字裡行間都能看得出他們的快樂。

1931年,廬隱夫婦又到了上海,在朋友介紹下,廬隱到工部局女中教書,李唯建則到中華書局任編輯,兩人的女兒李瀛仙也在這一年出生。

在上海的3年,廬隱在創作上有了重大突破,李唯建也發表翻譯了不少詩文,並與徐志摩、沈從文等知名文化人建立了友誼。

1934年5月,廬隱突然因盆難產去世,年僅36歲。此時,她已經是文壇上名氣很大的女作家,很多人都覺得非常惋惜。

廬隱還曾說過這麼一句話:“我就是喜歡玩火,我願讓火把我燒成灰燼。”而她的一生也恰恰是這麼決絕,她一直在追求屬於自己的生活,但卻始終沒有找到真正的方向,認為人生“比作夢還要不可捉摸”,再加上生活始終清貧,更增加了一種悲哀的情愫。

真正瞭解廬隱的朋友,對她有著發自內心的愛和關心,同時代女作家蘇雪林曾評價:

“我平生最瞧不起鋒芒外露或浮而不實的人,對於廬隱不僅不討厭,竟反十分喜歡。這中間有兩種原因:一則佩服她敏捷的天才。二則廬隱外表雖然飛揚跋扈,不可一世,甚或驕傲得難以教人親近,其實是一個胸無城府、光明磊落的人。”

廬隱離開了這個讓她痛苦又興奮的人間,但她的倩影和文字,將永遠留在後人的記憶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