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和楚幽王都是私生子,是司马迁错了还是另有隐情

想得多一些,看得透一些,重新审视你所知道的文史。我是南街村夫。


秦始皇和楚幽王都是私生子,是司马迁错了还是另有隐情

司马迁与史记


秦始皇是否是吕不韦的私生子,成为秦始皇身上的一个谜团之一。哪怕有很多专家不断为秦始皇“辟谣”,但人们依然喜欢津津乐道,宁可相信真有其事。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还记录一个很相似的故事,春申君黄歇将怀孕的宠姬献给楚考烈王出生的儿子成了楚幽王,但知名度远远没有秦始皇版本的影响力大。剧情如此雷同的故事,哪个是真的?太史公这么写有到底有何深意?

秦始皇是否是私生子,我们先从吕不韦的角度复盘一下。

关于秦始皇的记载,秦始皇本纪中简单明了,“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在吕不韦列传中却加了料,“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秦始皇和楚幽王都是私生子,是司马迁错了还是另有隐情

影视剧中的赵姬


而且这种说法在班固的《汉书》中被采用了,直接称秦始皇为“吕政”,似乎认定秦始皇就是吕不韦的私生子,后来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的时候也同意这个观点。尽管如此,这依然是一个故事,不能作为正史。作为该事件的策划,吕不韦可以对子楚进行大胆风投,但对私生子这个项目上,其风投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作为一个商人,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才是吕不韦最关心的。吕不韦资助子楚,为子楚谋划王位,子楚表示,“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子楚当上秦王之后并没有食言,吕不韦成为秦国的相邦位极人臣,大权在握十多年,当初的投资获得了巨大的回报。


秦始皇和楚幽王都是私生子,是司马迁错了还是另有隐情

影视剧中的吕不韦

如果再搞一个私生子,无疑会让整个风投项目充满不确定性,对于吕不韦这样一个成功的大商人来说,做这种画蛇添足的事情可能性不大。哪怕子楚真的是很傻很天真,甘心戴绿帽,对吕不韦来说巨大的显性风险远远高于隐性的利益。押宝怀孕女子和性别未知的孩子,等于给投资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将一项有远见的投资行为转化成赌徒似的风投,吕不韦应该不会这么草率。因为吕不韦已经权倾天下,至于秦王是否是自己的私生子关系不大。

退一步来说,秦始皇就是吕不韦的私生子,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秦始皇也绝对不会承认的,这不仅仅是秦王一个人的事情,还关系到整个秦国王室血统。在秦王嬴政还没有掌权的时候,先后爆发过公子成蟜之乱和嫪毐之乱,其中一个借口就是秦王的血统不纯,更何况还有那么多对王位虎视眈眈的王室贵族,嬴政不会冒这个险,吕不韦更不会。后代的专家学者也都从生理周期、宫廷制度、当时形势分析等多个角度论证,否定了私生子的说法。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个说法呢?


秦始皇和楚幽王都是私生子,是司马迁错了还是另有隐情

影视剧中的春申君黄歇


在《史记》中还记载了几乎是同时代发生的,另一件与之非常相似的事情,只不过地点换成了出国,主人公换成了春申君。

楚考烈王没有儿子,春申君找了很多适龄女性进献给楚王,结果依然没有儿子。春申君的门客李园有一个妹妹很漂亮,春申君将这个女子纳为妾室,不久之后怀有身孕。这个女人对春申君说,楚王信任让您掌握大权,对您比对待宗室的兄弟们都亲近,这难免会遭人嫉妒。现在楚王没有儿子,将来的继任者就会是楚王的其他兄弟,到时候继任者不但不会像当今楚王这么信任您甚至还会招来祸患。现在我刚刚怀孕,如果献给楚王,将来生了儿子,我会得到宠幸,而您的儿子成为楚王,楚国岂不是您的掌中之物吗?于是,春申君就把怀孕的女子献给了楚王。几年之后,楚王病死,女子所怀的儿子成为新的楚王。但是春申君并没有因此获得更大利益,反而被李园杀掉,全家被灭族。

先姑且不去讨论事情真假,但如此雷同且狗血的剧情在以信史著称的《史记》中出现两次,难道是司马迁故意让后人玩“找不同”?这么安排的原因何在呢?

秦始皇和楚幽王都是私生子,是司马迁错了还是另有隐情

秦始皇雕像


原因1:我们看到的《史记》很可能不是司马迁原版的。

我们现在对《史记》评价非常高,但在两汉时期《史记》被认为是离经叛道,《汉书》编纂者东汉班固在司马迁传记中评价《史记》“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而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再加上书中揭露大量宫廷秘闻,因此仅仅流传在宫廷之内。东汉曾下诏删除和改写《史记》篇章,《后汉书·杨终传》:“受诏删《太史公书》为十余万言”,班固手中拿到的《史记》就少了十多篇。直到唐朝《史记》才被当时的社会主流认可,而流传下来的版本已经有很明显的修改增删痕迹。因此,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关于秦始皇私生子的事情很有可能是后人修订的。

原因2:抹黑秦始皇对汉朝统治者有利

西汉因为揭露宫廷秘密可以禁止《史记》传播,同样也可以增加调料来黑秦始皇。我们知道,刘邦反秦之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亭长,最终推翻强大的秦朝,打败贵族出身的项羽。如果秦始皇是一个“野种”,那么他所创建的大秦帝国就缺少了权威,其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那么以刘邦为代表的下层民众推翻这样一个血统混乱的王朝,在法理上更有说服力。汉朝的建立不是以下犯上,而是替天行道,从而更有合法性。

原因3:秦始皇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

在中国历史上,前朝往往成为后继者的反面教材,一方面证明本朝夺得天下是顺应天意民心,另一方面则要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汉朝之前有西周黑化商纣王,把各种罪名都开始往纣王身上按,汉朝之后有唐朝抹黑隋炀帝,让隋炀帝成为百无一是的大暴君。强大的秦朝仅仅二世而亡,其教训不可谓不惨烈,作为统治者秦始皇是要负主要责任的,加上东方六国的人对秦始皇灭国的痛恨,因此把秦始皇描绘成一个暴君独夫式的人物,甚至八卦一下秦始皇的出身,既符合人们的报复心理,也为汉朝统治者树立一个典型,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原因4:楚幽王是私生子能起到强化作用

在春申君列传的后面,《史记》中特意加上标注:这一年是秦王即位的第九年,平定了嫪毐之乱,吕不韦的相邦之位被废除。这是或许是提醒后人这样的事情并非个例,从而证明秦始皇是私生子并非虚构。因为楚幽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比秦始皇差远了,是否真的是春申君的私生子,后人并不关心,也不在乎真假。因此有春申君的事件做铺垫,人们对秦始皇是私生子的认知就会得到强化,既然春申君能这么搞,吕不韦当然也有这种可能,秦始皇是私生子当然也就有可能了。


------------------------------------------

不猎奇,不跟风,用心思考,从过去的历史中寻找今天的共鸣。

觉得不错,就加个关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