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第45卦—澤地萃卦啟示: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周易第45卦—澤地萃卦啟示: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周易第45卦~澤地萃卦,上卦為兌,兌為澤,為悅;下卦為坤,坤為地,為順。有澤在地上,潤澤萬物,草木叢生之象。

萃,形聲字。從艸,卒聲。本義為草叢生的樣子,沼澤為溼地,草木得水而生其中,故曰萃。引申為聚集,集中,聚攏,詞語有薈萃,出類拔萃。

《左傳》記載:“隨季曰:楚師方壯,若萃於我,吾師必盡。”(楚軍的士氣正旺盛,如果楚軍集中兵力對付我們的上軍,我們的軍隊必然被消滅。)

《孟子》:“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聖人比於民眾,也是同類。高出同類,超越群體,自有人類以來,沒有誰比孔子更負有盛名的了。’”)


周易第45卦—澤地萃卦啟示: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周易《象傳》曰:“澤上於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萃卦告誡我們:統治者要堅守正道,順應事理,取悅人心,聚賢任能,賞罰分明,修治武備,防患未然,必能團結大眾,使國家繁榮安定。

如何聚集賢能,答案是用財。《周易繫辭》:“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大學》雲:“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所謂有恆產者有恆心,統治者用財獎賞有功之臣,必能得到大臣的擁戴和忠心,用財物去撫卹人民,接濟貧困必然能得到百姓的擁護,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

周易第45卦—澤地萃卦啟示: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周公


西周著名的政治家周公在周武王死後輔佐周成王攝政7年,當姬誦成年舉行了冠禮之後,周公例歸於成王,自己則以臣子的身份恭謹地輔佐成王治理國家。他勸諫成王要以殷商為鑑,立身正行,為臣民表率。他還作了一篇《無逸》,諄諄告誡成王不要貪戀逸樂,而要體察百姓稼穡艱難和生活疾苦,正確對待民間的批評和不滿,以德治民。周公深知賢人才士對周朝王業的重要,待士恭敬,著力四方延攬。他曾告誡即將就封魯國的長子伯禽說:“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


周易第45卦—澤地萃卦啟示: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意為洗沐、吃飯時亦常常停下來招呼客人,還擔心怠慢和失去天下的賢士。後來曹操在詩中引用這個典故,“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也是非常善於聚集人才的。

周公平叛亂,行分封,奠定了西周政治制度的基礎。他製作禮樂,建立典章制度,提倡“明德慎罰”,禮賢下士,勤政愛民。他兢兢業業,治理天下,使周朝真正得以鞏固,功勞卓著,權威至極。

總之,萃卦告誡我們:要順應民情物義,取悅人心,聚賢任能,堅守正道,居安思危,這樣必能團結大眾,成就一番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