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佛山市高明區教師這樣做直播,你一定想不到

沒有備課資料、設備極其簡陋、網絡頻繁卡頓……受制於疫情發生地的防控措施,滯留在鄂的小部分高明老師,遭逢各種線上教學之難,但他們卻巧用廢紙撰寫教案,用錄屏方式展開授課,甚至借用車廂熱點開直播。

匱乏的資源下,一支圓珠筆,都成為她們開心的理由。嚴峻的疫情中,一堂隔空直播課,成了她們的精神支撐。3月11日,記者連線身處疫情發生地的兩位老師,聆聽她們的線上教學故事。

在鄂佛山市高明區教師這樣做直播,你一定想不到

京師附校徐益蘭在老家武漢的線上教學備課工具。

京師附校教師徐益蘭:回校後最想抱抱孩子們

“今天我們學習的課程是《Let’s talk》,大家先跟老師讀3次……”面對手機攝像頭,高明京師附校教師徐益蘭,操著流利的英語作示範性朗讀,網絡另一頭的學生們放聲跟讀,時而通過釘釘平臺,踴躍地向徐老師提問。

孩子們不知道的是,這節線上英語課,徐益蘭克服了多少困難。近期,新冠肺炎病毒席捲武漢,原本回老家過年的她滯留其中,隨著線上教學陸續鋪開,擺在徐益蘭面前的,卻是物質資源匱乏的老家,沒有網絡教學設備、沒有備課材料,甚至連像樣的紙都找不到。“孩子們的學習,耽擱不了。”

沒有教案教材,就連線同事拿電子素材、微課視頻,沒有紙,就把包裝盒拆開,利用乾淨一面寫教案,沒有網絡,就直接用流量打開釘釘直播間。於是,一支鉛筆、一個橡皮擦、一張包裝廢紙,一臺手機,成了徐益蘭上直播課的全部。

在鄂佛山市高明區教師這樣做直播,你一定想不到

京師附校徐益蘭正在老家為線上直播作準備

“沒有電腦不能做PPT,我就提前把課堂重難點、學習目標、練習內容提前手寫下來,用舊手機拍照投影到釘釘直播間。”徐益蘭說,在鄂的線上教學不易,每天睡前都反覆地想,到底該怎樣,才可利用身邊的一切工具進行有效教學。

隨著直播課持續推進,包裝紙、鉛筆幾乎消耗殆盡,讓徐益蘭再度陷入了焦慮。“後來無意中,我在哥哥的車子裡找到一支圓珠筆,內心快樂得要蹦起來了。”徐益蘭語帶笑意,她還把孩子練字的字帖,作為寫教案的筆記本,就這樣,配齊了上直播課的工具。

直播授課起始階段,班級裡家長普遍不重視、學生也熱情不高,徐益蘭開始了對症下藥。給每一位家長打電話清晰溝通,既講明白線上授課是一種教學新趨勢,又期望家長可以通過家校合力,發揮育人作用。

深知學生性情的徐益蘭,還提起筆給孩子們寫信,把武漢經歷的種種感受,通過書面形式傳遞給學生。她寫道:“儘管我身處武漢疫區,可是我不敢有絲毫的應付和懈怠,因為你們是我的孩子。”

寫教案、備課稿、上直播、批改作業,每天徐益蘭都忙得不亦樂乎,在她看來,孩子是心頭的牽掛,每天的直播課,成了最快樂的時候。

“由於疫情複雜多變,最開始我曾有過對死亡的恐懼,現在對我來說,與孩子們一起,成了我的精神支撐。”徐益蘭說,等到可以回校,會第一時間緊緊地抱著孩子們,“最想說,老師想念你們,陪著你們健康長大的感覺,真好!”

北大培文佛山實驗學校教師丁芳:用“心”守候同在湖北的孩子

“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寬帶網絡。”北大培文佛山實驗學校教師丁芳,身處湖北隨州老家,對她而言,最大的難題是,即使用手機流量授課,也遭遇網絡卡頓的尷尬。

讓丁芳印象深刻的是,2月中旬,她計劃為學生上居家運動體育課,幫助學生學會勞逸結合。但隨著學生陸續進入雲朵課堂,原本準備好的課堂內容,卻每幾分鐘卡頓一次,更糟糕的是視頻播放停滯,教師語音授課內容出現忙音,學生無法接聽。“那一節線上授課效果非常不理想,我的心情也很是沉重。“丁芳回憶。

在鄂佛山市高明區教師這樣做直播,你一定想不到

北大培文教師丁芳正在線上直播中

受限於城市的防疫管控,即時安裝寬帶已不現實,於是,她關上門,自個兒在家摸索線上授課方法,處理壓縮視頻,降低清晰度,或把長視頻製作成多個短視頻,或是利用錄屏方式,把視頻分解等,多番的嘗試下,丁芳逐步摸索了線上授課的“快捷方法”。“一旦意識到網絡卡頓,我就馬上多買個流量包,保證學生上課的流暢性。”

受限於網絡授課模式,大課間的體育鍛煉,無法保證分層教學。雖然身在疫區,但丁芳針對教學問題,啟動了體育科組線上教學教研工作,探索各年級體育微課錄製,使用keep運動軟件,指導學生居家運動等方式結合,改進教學方法。

作為學校的中層幹部,丁芳還需組織班主任開會、進行線上聽課、線上教師面試、製作方案等。“車裡訂購了包年的流量包,我就在車上工作,有時直接開直播,與學校的老師們網上溝通。”丁芳說,有時候在車中工作,一呆就是大半天,很快車輛的電量用盡,還遭遇了無法啟動的尷尬。

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引路人,也是心理輔導師。學生小安(化名)滯留湖北荊州,家長對此十分焦慮,既擔心小安的健康,也憂心他的學習跟不上,並一度執意要趕回佛山。得知情況的丁芳,第一時間致電小安父母,溫言相慰。“我同樣身處疫情發生地,真切地體會到你們的感受,但我們要做的是,等到疫情穩定,健康地返回我們學校。”丁芳告訴家長,雖然身處疫區,但孩子的學習,與佛山的同學無異,參與線上教學後,還將由班主任和科任老師,根據小安的具體學情,制定學習方案。

如今,儘管身處疫情發生地,也一度承受著外部的精神壓力,但回到高明的校園裡,依然是丁芳每天最大的期待。“我想抱著我的孩子們,告訴他們,我真的很想念他們。”丁芳說,孩子們是健康的、快樂的,就已經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文丨佛山日報記者何惠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