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四网贷平台三个被拉黑,大公国际为何任性?

2015年年初,大公国际一场突如其来的评级发布会,引起了行业的迅速围观,随后一张“漏洞百出”的名单,得到了行业的围殴。在大公信用发布的“互联网金融黑名单”中,被称为P2P行业龙头的陆金所也被列入,不少业内人士对大公信用所列名单的制定标准以及可信度提出质疑。此外,对诸如中汇在线等问题平台被列入 “预警名单”,则被业内认为“名单本身存在严重的信息滞后问题”;同时,名单中一些平台地区信息不准确的问题,也引发热议。然而,继陆金所、宜人贷、拍拍贷、PPmoney等名气较高的P2P网贷平台被大公列入互联网金融黑名单,昨日积木盒子也不幸中枪。

前四网贷平台三个被拉黑 名单制定标准引质疑

前四网贷平台三个被拉黑,大公国际为何任性?

前四网贷平台三个被拉黑,大公国际为何任性?

l 2015.3.3大公将陆金所列入互联网金融黑名单

近期,在大公信用公布的网贷平台266个互联网金融网贷平台被列入黑名单和676个被列入预警名单。其中,上海名单尤为引人瞩目,因其第一个罗列的平台,便是有着银行系、上市公司双重背景的老平台陆金所。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陆金所在2015年2月“网贷平台发展指数评级”中,综合得分66.08,在全国平台中位列第一。这样一家背景强大、实力雄厚的平台,也被列入互联网金融黑名单,制定标准引发质疑。

l 2015.3.30大公将宜信“宜人贷”互金平台列入黑名单

而后紧接着,大公国际在愚人节前夕再次发布了P2P平台黑名单,其中不泛国内知名P2P平台。这份名单一共有20家平台,分别是宜人贷、拍拍贷、信用宝、信而富、银湖网、银豆网、点融网、小牛在线、诺诺镑客、汇通易贷、通融易贷、工商贷、证大e贷、永利宝、爱投金融、玫富、银通贷、e生财富、丰储宝、爱钱帮。

前四网贷平台三个被拉黑,大公国际为何任性?

前四网贷平台三个被拉黑,大公国际为何任性?

前四网贷平台三个被拉黑,大公国际为何任性?

前四网贷平台三个被拉黑,大公国际为何任性?

据相关数据显示,宜人贷注册资金1000万元,平均收益11.91%,而大公所说的平台信息披露不充分,对于平台来说,一是这样的信息放出来实在“尴尬”,二是涉及商业秘密。毕竟P2P平台不可能绝对透明,否则它就是一个“公益机构”了。

l 2015.4.7大公将积木盒子平台列入黑名单

4月7日大公国际再度出手,积木盒子不幸榜上有名。大公国际对P2P平台评级的依据是什么?拉黑积木盒子的理由究竟能否说服众人了?大公国际在公告中称,发现积木盒子存在信披不充分、偿债能力无法评估、涉嫌自融及参与经营、收费规则不透明、保证金覆盖能力不足等五大问题。

大公国际发布的评级名单总是争议多多。对于大公评级的权威性和准确性,业内人士也曾多次提出质疑。有业内人士表示,“评级的本身应该具有真实性和公信力,但是大公国际关于互联网金融黑名单和预警观察名单中,数据的来源和真实性均没有解释,只是说来源于所谓的‘债务人公开信息,债权人公开监督,评级专业监控,黑名单公示’四位一体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管控模式。此外,评级结果的明显漏洞,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失去了评级本身应有的价值。”

据了解,积木盒子平台成立于2012年3月5日,注册资金为10000万元。积木盒子成交量在北京市排名靠前,也是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网贷之家数据显示,积木盒子透明指数一直以59.93位列行业第一,大公此番针对积木盒子信息不透明问题上,更是与事实存在较大出入,拿P2P平台的一贯通病来指控。因而,对于此次大公将积木盒子列入黑名单,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其公信力和权威性保留意见。

大公国际为何任性

大公国际是我国最大的评级机构,大公国际1994年经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成立。2009年5月大公国际与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宣布双方将在“推动中国信用体系建设和发展方面展开合作”。2010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以不能“跨境监管”为由,驳回了大公国际进入美国市场的申请。

2011年,大公国际发布中国首个国家信用等级报告《大公2010五十个国家信用等级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大公国际对中国本外币给出的信用评级为AA+。但当年大公国际给予铁道部的主体长期信用级别为AAA级。也就是说,铁道部的信用评级竟然超过了中国的国家信用。“

此前,新华网也发布文章“大公国际P2P评级遭围殴 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如何体现?”,认为大公信用评级此次发布的黑名单和预警观察名单在网贷平台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效应,但大公信用评级缺乏与网贷平台的双向沟通机制,是否经得起市场的检验,有待观察。

大公频繁拉黑网贷领头羊,更像是与P2P网贷开玩笑,因为很多名单中的平台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评级为 ‘黑名单’和‘预警名单’的,不知大公用了什么标准就直接给这些平台定性了。”被列入预警观察名单的共富网相关人士表示,大公信用的名单“没有调查依据”、“是无底线的炒作”。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对《金证券》记者表示,大公国际显然是看上了P2P行业这块大蛋糕,想要分一杯羹,但是吃相太差了。也有观点提出,大公国际的评级程序、数据采集应该公开透明。评级机构的结果对市场往往产生极大冲击力,如何监督评级公司的客观性、专业性和独立性,都是需要破解的难题。

今天连业界公认合规和透明度做得最专业的积木盒子也拉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