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鉅富葉澄衷,一生只穿布衣,沒有他或許就沒今天的“逸夫樓”

春天馬上要來了,疫情就要過去,粉絲的心應該早就飛了吧。

如果有準備去江南一帶的粉絲,不妨去葉氏中興學堂看看。

晚清鉅富葉澄衷,一生只穿布衣,沒有他或許就沒今天的“逸夫樓”

該學堂被譽為“江南第一學堂”,娛樂業大亨邵逸夫,華人船王包玉剛,紡織大王包從興等,這些名揚四海的甬商巨賈,都是從這間學堂走出來的。

可你一定想不到,這間學堂的創辦人,是個搖著小船在水上賣雜貨的窮小子。

他叫葉澄衷,從亂世之中的螻蟻,變成蔭庇後人的大樹,傳奇的一生,值得萬世敬仰。

晚清鉅富葉澄衷,一生只穿布衣,沒有他或許就沒今天的“逸夫樓”

1.水上賣貨郎

1840年,大清王朝風雨飄搖,被西方烈強轟開了國門,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

晚清鉅富葉澄衷,一生只穿布衣,沒有他或許就沒今天的“逸夫樓”

這一年,葉澄衷出生在寧波的一個小村莊。葉家祖上都是務農,直到葉澄衷這一代,父親把他送進了學堂。

在他7歲那年,父親出海打魚遭遇惡劣天氣,再也沒有返回。葉家失去了頂樑柱,本來就貧寒的家境更是雪上加霜。

全家日夜勞作也只能勉強餬口,更別說供孩子讀書,葉澄衷只能輟學回家。

那個年代,窮人家庭為了不讓孩子捱餓,會把十幾歲的孩子送去學做生意。說得好聽,其實就是個打雜的。

14歲那年,母親將秋天的收成作抵押,湊了路費把葉澄衷送去上海。經人介紹,他在黃浦江畔的一間小雜貨鋪打工。

晚清鉅富葉澄衷,一生只穿布衣,沒有他或許就沒今天的“逸夫樓”

《大揭秘》 甬商領袖葉澄衷

窮人出身的葉澄衷為人忠厚老實,搬運貨物、打掃衛生,幹活從不挑。老闆娘見他勤奮又伶俐,就給他安排了一項任務,把店裡的日雜百貨,帶到黃浦江上賣。

從此,葉澄衷每天划著小舢板,穿梭在黃浦江和蘇州河的水面上,向來往的輪船兜售雜貨。憑著他的聰明和勤奮,業績是不用愁的,但這項工作危險係數很大。

雖然葉澄衷自小熟悉水性,但他“命犯水災”。

有一次他準備向一艘停在江上的輪船兜售雜貨,沒想到這艘船突然起錨,螺旋槳在江面捲起大旋窩,將他連人帶船一併掀翻。他死死抱住浮在水面上的貨物,苦苦支撐,才逃過一劫。

老闆娘見他一副落湯雞似的可憐樣,也不忍心責罵他。但是丟了一船的貨,這損失不能當沒看見,所以扣了他兩個月的工資。

本來當個打工仔就賺得少,失去兩個月工資的葉澄衷心疼啊,為了挽回損失,他只能加倍賣力地叫賣。他的小舢板生意一向比別人好,人一出頭就容易惹事非。

有一回,他剛完成一個大單,正在船上清點貨款,突然幾個凶神惡煞的壯漢跳上來,打劫!

葉澄衷當機立斷,一頭扎進冬日的江水中,邊遊邊呼救。周圍的船伕聽見後趕到,才把他撈起來。

晚清鉅富葉澄衷,一生只穿布衣,沒有他或許就沒今天的“逸夫樓”

《大揭秘》 甬商領袖葉澄衷

他一身哆嗦回到雜貨鋪中,由於泡了冷水加上驚嚇過度,他大病了一場。

老闆娘怕他再出事,就讓他回到店內打雜,他拒絕了,因為店內賺的沒外面賺的多啊。

這小夥子賺錢很有一套,就是運氣太差,隔三差五出事,老闆娘怕擔責任,乾脆將小舢板低價轉讓給他,讓他自立門戶。

小舢板雖然破舊,但也算是有自己的產業了,葉澄衷格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他每天賣命地備貨、出船、賣貨,貨賣完了,他就在江邊守著,等有人想過江,他就提供擺渡服務,多賺一份外快。

賣貨三年,他攢下了一筆積蓄,在大上海這種繁華之地,沒幾個人能忍得住不剁手,但葉澄衷沒下過一次飯館,更沒看過一場戲。

那麼,他賺的錢都花到哪兒去呢?

學習!

註定要成大事的人,花錢都格外高大上。

因為賣貨常與洋人接觸,他意識到要跟外國人進行更深入長期的合作,不懂外語寸步難行。

晚清鉅富葉澄衷,一生只穿布衣,沒有他或許就沒今天的“逸夫樓”

《大揭秘》 甬商領袖葉澄衷

他花錢請了一個英語老師,抓緊一切機會學英語,還買了一本《英語話註解》,隨身攜帶,一有時間就翻看默唸,工作時,趁與外國水手交易時練習口語。

這樣活學活用,葉澄衷很快就在眾多同行中脫穎而出。

2.開疆擴土

1859年的一個夏日午後,葉澄衷忙完上午的生意,準備靠岸休息,一個手提大包的洋人急匆匆跳上船,說要過江。

見他神色焦急,葉澄衷二話沒說就搖擼渡江。剛一靠岸,那洋人就急忙跳上碼頭,連手提包都忘了帶,等他發現客人落下東西的時候,那人早就不見了。

葉澄衷打開手提包一看,嚇了一跳,包裡裝著數千美金,另外還有些支票、單據等物品。他長這麼大,還沒見過這麼多錢,就算搖10年小舢板,也賺不到這麼多錢啊。

窮小子遇上天降橫財,說不心動是騙人的,但是心動歸心動,葉澄衷沒有將財物據為己有。他想著這麼貴重的東西丟了,失主一定會回來找,乾脆歇業一個下午,就在原地等失主回來。

晚清鉅富葉澄衷,一生只穿布衣,沒有他或許就沒今天的“逸夫樓”

《大揭秘》 甬商領袖葉澄衷

事實證明,他的決定是多麼明智。

等了一個下午,失主終於急匆匆找過來。失而復得,洋人對他千恩萬謝,掏出一把鈔票塞給他,但他堅決不肯收。洋人見這個中國小夥子如此善良又硬氣,決定換個方式答謝他。

洋人向葉澄衷提議,想跟他合夥做五金生意,由他提供五金商品,葉澄衷代銷,銷後再結算本金。

當時國內緊缺五金零件,聰明的葉澄衷馬上嗅到了商機,立馬答應了。

有了穩定的貨源,葉澄衷的五金生意,越做越紅火,他再也不用搖船叫賣了。年僅22歲,他就在黃浦江畔租了個鋪子,自己當起小老闆。

順記五金行,成為近代中國第一家五金行。

晚清鉅富葉澄衷,一生只穿布衣,沒有他或許就沒今天的“逸夫樓”

《大揭秘》 甬商領袖葉澄衷

無論是謀略膽識,還是正直品性,他都遠勝於一般人。很快,他就在上海開了第二家分店,接著順江而下,在武漢等地開設了十幾家分行。

一個人管理旗下那麼多分行,是需要魄力的。

他設立了一套信譽賒賬制度。信譽良好的店主可以先賒賬拿貨,季末結賬。不守規矩的店主,他便會通報同行,以後在這一行就別想混了。

他很清楚作為一個管理者,威信是必須的。每年各個分號的店主吃團圓飯時,賺錢最多的店主可以緊挨著他,賺錢最少的則要正對著他,接受他銳利的目光。

1870年,葉澄衷趁普法戰爭之機,盤下了一名德國人開在上海的“可熾煤鐵行”,改名為“可熾順記”,自己生產鋼鐵產品。從此,他不僅掌握了銷售渠道,還掌握了貨源。

一代“五金大王”正式崛起。

名聲在外的葉澄衷,吸引了許多外商洋行登門拜訪與他談合作,慕名而來的,就有美國的石油巨亨——美孚石油公司。

晚清鉅富葉澄衷,一生只穿布衣,沒有他或許就沒今天的“逸夫樓”

《大揭秘》 甬商領袖葉澄衷

他們想通過葉澄衷,將煤油推入中國市場。

當時中國使用煤油燈的人並不多,而且在此之前,已經有兩家外國公司正在中國開拓市場,美孚石油想來搶市場,競爭不是一般大。但他們找到葉澄衷,註定會贏得漂亮一戰。

葉澄衷建議:

根據中國人的消費習慣,生產一種輕便節油的煤油燈;

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有客戶買煤油,就附送一個煤油燈;

做好售後服務,燈罩易碎,就讓客戶拿著碎玻璃免費換新。

果然,聽了葉澄衷的建議後,美孚火油的銷量大幅上升,而葉澄衷獨家代理美孚火油10年,僅佣金便達十萬餘元,更別提他在收賬期內利用煤油賬款獲得的利益。

晚清鉅富葉澄衷,一生只穿布衣,沒有他或許就沒今天的“逸夫樓”

《大揭秘》 甬商領袖葉澄衷

接下來,雄心萬丈的葉澄衷又把目光投向了地產、工業、航運、金融等行業。

19世紀80年代,葉澄衷正值壯年,已經開拓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完成了傲人的財富積累。他,就是一個標準的人生贏家。

3.忠義報國

錢也賺了,官也當了,但是到頭來,他看到的卻是列強湧入,建租界、賣鴉片、地皮一擴再擴,而我們步步退讓。

多年的商海沉浮,讓他深深體會到,哪怕他再有錢有勢,在洋槍洋炮面前,自己依然如此無力。

晚清鉅富葉澄衷,一生只穿布衣,沒有他或許就沒今天的“逸夫樓”

國家貧弱,根源究竟在哪裡?

他曾回到家鄉寧波鎮海,辦實業、造橋、鋪路、開醫院,試圖以自己的財力,帶動家鄉的經濟實力。

但這個國家所缺少的,不僅僅是財富!

比財富更強大的力量,是知識。

早在1871年,葉澄衷就在家鄉興辦了葉氏義莊,內設學堂,即前面我們提到的江南第一學堂。

1899年,葉澄衷又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自己拿出一塊土地,出資10萬兩,興建一所學校,取名澄衷蒙學堂,即現在的澄衷中學的前身。

晚清鉅富葉澄衷,一生只穿布衣,沒有他或許就沒今天的“逸夫樓”

建校的同時,他親手製定了學堂最早的課本《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被稱作“百年語文第一書”。

晚清鉅富葉澄衷,一生只穿布衣,沒有他或許就沒今天的“逸夫樓”

這是中國自有學校以來,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教科書。該書還是胡適、豐子愷、梁漱溟、茅盾、竺可楨、李四光等一代民國學界巨擘年少時的必讀教材。

晚清鉅富葉澄衷,一生只穿布衣,沒有他或許就沒今天的“逸夫樓”

眼看學堂就快建起來了,葉澄衷卻等不到那一天。他突發疾病,危在旦夕,怕後人干涉學堂辦學,臨終前他立了一條規矩:學堂長遠發展乃國之大計,葉家子孫萬不可干涉。

59歲,他匆匆離世。

唯有他的一尊銅像,替他日夜守護著學堂。

晚清鉅富葉澄衷,一生只穿布衣,沒有他或許就沒今天的“逸夫樓”

據說最初為他立銅像的時候,銅像的著裝被做成了錦緞長袍,葉澄衷的子孫一看,趕忙叫人換掉。他們說,爺爺一輩子從沒穿過綢緞,他穿的是布長衫。

學堂成立後,聘蔡元培為第一任校長。1902年,改設初等小學、高等小學,後又設中學。

此後,以蔡元培為首的歷任校長們,培養出4萬學子。從澄衷學堂走出的這群青年,將在風雨飄揚的亂世之中,擔起民族脊樑的重任。

當年那個搖著小舢板的賣貨少年,願他在天有靈,看見今天的繁盛世,定會含笑九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