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农 沐川银花分外香

 山东银花是全国银花中药材的风向标,但近几年,山东老板却千里迢迢到乐山来收购沐川银花,只因这是全国少有的花、叶兼用型银花。

  记者1月6日获悉,作为道地药材,沐川银花在1969年就开始人工栽培,在民间有非常好的口碑,也是当地村民重要的副业。但如此好的品种,直到2015年才得到科研支持。

科技支农 沐川银花分外香

叶子卖钱全国独一份

  沐川县建和乡的莫汉儒回忆说,十多年前,有一年银花的收购价达到9万元/吨,一些收购商买不起了,就决定买银花叶子试一下。当时叶子只卖3角钱,试过以后发现不错,后来就越收越贵。

  “别的地方的叶子不收,只要沐川的。”莫汉儒说,2014年他成立了金银花协会,后经第三方检测公司检测,沐川银花叶子绿原酸的含量竟然高达4.5%(干花绿原酸含量 5.8%-6.2% ),而其他区域的叶子要么绿原酸含量很低,要么没有。

  2002年,沐川县被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为金银花种植示范区,支撑企业为国家天然药物工程技术中心成都地奥集团药物研究所。但当时,并没有在生产前端给予关注。

  2015年,莫汉儒偶然认识了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叶萌。叶萌本是花椒专家,对银花并无研究。但有感于莫汉儒的诚心,加之发现沐川银花的确有独一无二的药用、经济价值之后,她对沐川银花产生了研究兴趣。

规范种植 科技点亮特色产业

  沐川县已栽有银花2万亩,还有很多野生资源。叶萌带领团队进行了优良种质资源筛选,初步选出花、叶兼用型的沐银9号(暂未通过品种审定)。通过无性繁殖,当地发展了1000多亩的商品林以及年供苗50万株的苗圃基地。

  “沐川银花的第二个重要优良特性,就是通过一些修剪手段,做到了矮化植株,便于采收。通过规范生产管理技术,成熟林可亩产银花干花40公斤,干叶150公斤,亩产值达4000元。”叶萌说。

  “药食同源的银花也可以开发冲泡饮品。”上述金银花协会相关负责人余建兵带着样品参加了四川竹业林业产品展销会,获得了消费者的好评。

  目前沐川银花因气候因素导致无法晾晒,多是烧煤进行烘干,可能影响干花品质。叶萌对此建议,当地应立足细节成就品质,做成行业标杆,打造沐川银花品牌。

  记者了解到,在四川,银花主产区还有巴中市的巴州区、南江县等,因纳入了政府支柱产业,目前已有南银1号通过审定。沐川近年以竹业、茶叶为主导产业,银花更多靠合作社和农户自行发展,难以获取科研院所的智力资源,无法破除技术瓶颈,影响了产业做大做强。

  2018年,叶萌入选国家的“三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计划”后,获得了更多的科研优势。她决心助推沐川银花走向规范化、标准化。

  莫汉儒期待高校院所科研力量进一步下沉,这样或许能点亮更多小众、有特色的科技,让四川广袤山乡丰富的物种资源变为产业资源,助力当地农民致富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