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艺术家潘淑兰老师

潘淑兰,1939年生于河北省定兴县,因家境贫寒,幼年来长春谋生。57年从吉林市女子中学毕业后,分配到吉林市牙科医院工作。1958年考入长影演员训练班,毕业后分配到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从事影视、话剧演出工作及译制片配音工作。


由于早年曾在长影演员剧团演出的几部话剧中成功地扮演了男孩子的形象,如《党的女儿》中的土生,《红旗谱》中的小阎志和等,声音底色又属于粗犷、朴实一类。因此,在译制片中塑造男孩子的形象,就成为潘淑兰配音百花园中最为绚烂的花朵之一,如《火车司机的儿子》中的昌浩、《一个国王在纽约》中的鲁伯特、《临时工》中的伊万、《转校生》里的小明、《妈妈的生日》中的吉田,都是影迷们津津乐道的艺术形象。潘淑兰自己尤为满意在《梦幻世界》中的塑造的面包干斯柯尔班。


潘淑兰配音强调根据自己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声音特点顺势而为,青年时代以塑造善良、温婉的少女形象见长,如《新的一代》中的明淑、《金姬和银姬的命运》中的银姬、《南江村的妇女》中的元实,《永生的战士》中的福实,是众多艺术形象中的佼佼者。


潘淑兰早年就曾在《卖花姑娘》、《延丰湖》等影片中塑造了母亲的形象。晚年在世纪之初的韩剧热中,更塑造了众多为观众津津乐道的奶奶形象,其中尤以《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中的姬子最为观众称道。


潘淑兰是一位一专多能的演员,除上述几类经典角色外。她在美国影片《哈里之战》中塑造的冷酷、狭隘的克劳莉,在《破镜谋杀案》中塑造的机智、幽默的业余侦探马普尔小姐都是不可多得的的艺术形象。潘淑兰曾在多部国产片中出镜,深受广大观众好评,如《山村会计》中的俊琴,《残雪》中的受气小媳妇,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潘淑兰曾多次参加长影演员剧团的话剧演出,塑造了《红灯记》中的李铁梅、《年轻的一代》中的林岚、《报春花》中的李红兰等深受观众喜爱的艺术形象。潘淑兰还多次参与广播剧录制工作,在广播剧《三个孩子去蛇岛》、《狼种犬的后代》《共和国赤子》等剧目中有上佳表现。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海外电视剧引进热中,潘淑兰也有上佳表现,塑造了《无名英雄》中的李淑英、《卞卡》中的老黑奴欧菲利亚等一大批经典艺术形象。

配音艺术家潘淑兰老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