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油画-小幅作品与油画语言研究专辑》艺术家:周卫

“和:当代中国小幅油画展”暨出版《当代油画-小幅作品与油画语言研究专辑》重点关注和研究艺术家绘画语言的孕育过程与熟成的规律,进入当代油画语言研究的深水区。

专辑的出版将形成具有美术史意义的文献,

填补我国该类选题的空白。

同时,作为当代油画语言研究的一个系统性项目,

将在8月举办学术主题相关联的配套展览:“和-当代中国小幅油画展”。

《当代油画-小幅作品与油画语言研究专辑》艺术家:周卫

周卫

油画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

辽宁油画学会副主任

辽宁油画学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美术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油画作品《欢乐吧·春风》《欢腾吧·龙的传人》《兰色家园》多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将。作品《第一声妈妈》《一车东北老乡》《龙灯之夜》荣获中国文化部举办全国美术群星奖等奖项。出版个人作品集《本土情怀“走”进画家·周卫》。

随感

坐在田野上开始写生。已经不完全是在扑捉阳光,借着眼前的风景在画布上承载着我的发现,想象……一个画友走过来,大声惊讶道:你在当面瞎编呀!其实,我在完成一个过程,有点像个虫子在“蜕变”,也有点像是科学家完成的“转基因”工程。我把这过程称之谓“艺术的转换”。

风景是自然,我画的自然是风景画。我把眼前的所视物象通过“艺术因素的虚构”转换成我看来可心又顺眼的“东西”。见景生情到使情成体。我十分重视这个转换过程。看起来与画出来完全是两回事,甚至想要的与画出来的“东西”也不是一回事。驾驭诸般艺术因素在转换过程中,并非有条有理,成竹在胸,画布有如战场,需审时度事,因利势导,甚至于将错就错。望着自然,心灵与颜色交叉碰撞,冲击调合,对与不对心里会有一个声音告诉你。我越来越看重画面上的形式意味,注重逻辑、秩序、笔触、肌理……等艺术本身的因素,当然还有情感与气韵、意味等因素。转换的过程在考验着我的技术能力,还有学养功夫,是心血的结晶,也是工作的意义,也是画出来这个“东西”的价值。

小幅油画更能自然自在的表达,更能随心、随意、随情、随理。就像不想发表的笔记,记录着心里的小感动,想扑捉一点燃烧的火花,就如"瞎编"一样,是很真实的。

创造油画艺术的中国方式(节选)

程义伟 / 文

周卫的“本土性油画”,其油画艺术在“范式”与“意义”上已基本定型,此后他的创作会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下去,但周卫的影响仍然会像“本土性”所显示的特征那样重要。在文化转型时期,特别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被称为“艺术时代”时,仍然需要坚持的是:从当下油画发展历程出发并顾及20世纪八九十年语境来谈周卫。

《当代油画-小幅作品与油画语言研究专辑》艺术家:周卫

草垛与小牛

60×80cm

2017

可以这样说,周卫是在当下油画发展的历程中脱颖而出的。如果说周卫创造了一种新的油画“范式”,那么这样一种“范式”也是立足于中国油画发展历程而言的。其实,中国油画审美价值的构建,不是—两代人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油画家的共同命题。如果说第一代、第二代中国油画家的使命,重在引进法国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的油画、重在引进俄罗斯从批判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油画,那么第三代、第四代中国油画家则在前辈引进与传承的基础上着重于中国油画本土性的构建。

《当代油画-小幅作品与油画语言研究专辑》艺术家:周卫

月光千里

65×100cm

2012

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的油画家,大多在90年代后开始走进了历史舞台。他们成长于“文革”时期,在80年代初真正开始了学院油画教育,第一代、第二代油画家的造型水准和创作思想是他们油画教育的基础。但他们这一代人的艺术生长点,则直接泽惠于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正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他们走出国门再度追溯与选择欧洲油画的本源,由此形成比他们前辈更加深厚、更加宽广的油画传统与现代视野,而且这种传统与现代油画视野的选择,总是和中国当下的文化现实与油画家的个体艺术趣味联系在一起。油画在他们这一代人的笔下,更加具有本土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当代油画-小幅作品与油画语言研究专辑》艺术家:周卫

曲麻菜沟

54×73cm

2015

油画在20世纪被引进中国的历史,用今天的眼光看,是中国美术进入西方化的过程。但就中国油画而言,这种西方化也同时意味着本土化。当中国画家第一次拿起笔画油画时,中国本土油画也就开始了。徐悲鸿、常书鸿、吴作人、吕斯百、董希文等是最早涉及油画民族化课题并取得初步成就的艺术家,他们起行从敦煌艺术中吸收营养,做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融合的尝试,更准确地说,是做把传统绘画中的一些造型因素(有律动感的线和有装饰味的色彩)融合在油画之中的尝试。在这方面思想最活跃、最深刻也是做得最成功的画家是董希文。

《当代油画-小幅作品与油画语言研究专辑》艺术家:周卫

林中阳光

73×54cm

2015

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他临终前,他一直在研究油画的“中国风”问题。他认为,为了使油画“不永远是一种外来的东西,为了使它更加丰富起来,获得更多的群众更深的喜爱,今后,我们不仅要继续掌握西洋的多种多样的油画技巧,发挥油画的多方面的性能,而且要把它吸收过来,经过消化变成自己的血液,也就是说要把这个外来的形式变成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东西,并使其自己的民族风格”。他还认为,“油画中国风,从绘画的风格方面讲,应该是我们油画家的最高目标”,油画的民族风格的形成应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油画引进到了一定阶段,这个问题受到艺术家们的关注,并且见诸于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的探讨,说明油画艺术在中国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已经越过了单纯引进外来技术技巧和风格语言的阶段。

《当代油画-小幅作品与油画语言研究专辑》艺术家:周卫

百合花

73×54cm

2016

艺术家在用油画描绘中国人和中国的现实生活时,自然会考虑如何使这种外来绘画语言具有与所描绘对象及其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新特色,而这种特色的出现便意味着中国艺术家的创造,便意味着西方油画语言在中国土壤上的拓展。在世界油画史上,本土油画不是一种简单的流派或风格,而是作为西方文化表征的艺术语言与艺术媒介的中国化。“一个艺术语言体系的完成,总背倚着一道深厚的人文背景;当一个属于异质文化的油画语言体系表现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思想内容、民俗风土和人物形象时,这种油画语言无疑会经过另一种文化审美的整合。因此,意象油画不是生造的一种历史现象的轨迹,而是一种客观的历史现实与存在。只要民族、民族文化的血脉在流淌、传承,民族审美心理与文化结构就会对异质文化进行渗透、修正与同化。”②民族审美心理显然是由民族文化的性格、结构所决定的,受制于地域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并经过历史的积淀而形成的具有文化和地域指向的审美心理。民族审美心理表现在视觉上,显然是以民族绘画的价值判断作为典型的审美心理表现;在中国,中国画特别是文人画的笔墨观念和以神写形的判断方式成为民族审美的典型心理。因此,油画的本土化固然表现成诸多的形态与面貌,但作为中国人文观念、审美方式与接受美学的典型特征,本土油画显然也具有代表性。

《当代油画-小幅作品与油画语言研究专辑》艺术家:周卫

林中小河

60×60cm

2013

周卫和他同时代的画家不仅有了绘画的权利,而且有了自己的话语权。正是由于有了自己的话语权.画家才能在文化转型时期有效地确立自己的文化立场和方式。艺术研究中的油画热,油画创作中的写实热,都是画家表达自己文化感受的不同方式,并由此反映出作为知识分子文化姿态的周卫立场。20世纪80年代有油画热时,周卫完成了《欢乐吧·春风》,这是他的成名作,也是周卫油画艺术的沉潜期。周卫从完成这幅油画之后,开始表达自己的“文化感受”。周卫说:“作为创作,我的心态是如何将我内心所燃起的对一个民族苏醒的情态表现出来,当然不是放风筝,而是通过放风筝这件事看到充满希望的人们,一抖以往堆在身上的尘土,吹去多年罩在头上的阴影,在春风吹动的时候人们自由欢乐。”③周卫想画什么,又怎样去画,这些构成了周卫油画的基本品格,也决定了他油画的风格或者特色。他说:“我极力推崇一幅画的精神,一幅画的意境,这是东方艺术特有的优势,也是比西方油画艺术更为深邃的层面,西方的东西求理、求解,善分析;东方求神、求意,顾整体。”

追求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叉、融合,自然要求画家在知识与生活两方面都要下大的功夫。其实,周卫在油画创作准备这一问题时,他已经大量地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和其他方面的典籍。在他看来,读书、生活,对于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来说,这是两种最基本的准备。在这里可以看出周卫对读书的重视,更何况他受业于美院油画系之前是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也许在他看来,民族文化从实际生活中随时可以汲取,但西方文化却必须通过艺术原作和书本才能获得。我们从他著的《本土情怀——周卫与他的画》一书中可以领略到他对世界油画大师的追踪,感受他对民族文化和艺术大师表现出来的那种纯真艺术的赏析而又超越时空的博大境界的向往。

其实,周卫追求的是塞尚用结构来表现绘画。塞尚作为后期印象派的代表,他致力于在绘画世界里表现富有逻辑的和坚固的感觉,同时,也会画一些色彩搭配明快情绪的作品。周卫的油画作品有着印象派画家的痕迹,即作品中追求印象派画家中的色彩关系的微妙变化,画面人物之间关系所形成的旋律,每处冷色必有—处暖色呼应。周卫在印象派画家的影响下,追求绘画的纯粹性,尤其重视绘画的形式构成。周卫通过艺术创作,他在生活的表象里发掘出了某种简单的形式,同时将生活中的秧歌和灯会人员众多的视像构成秩序化的图像。所以,周卫在创作中更关心秩序感与构成,关心均衡与结构,画面追求凝重厚实、恒定持久的感觉。这样,周卫油画的两个要素或内在结构就在于:有悟性的画家,西方艺术和东方艺术内涵,人的主体,自然混沌地交融——从某种意义上说,由周卫开始形成的“本土性油画”在风格上的内在特征不外乎这二者。“在艺术中,引进与创造这两者彼此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引进中的艺术创造又不可避免地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引进者们身上的民族文化沉淀与积累的自然流露,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二是引进者的自觉追求,其中有艺术家们锲而不舍的努力,但成功与否则由其秉赋、天性、气质胸襟与修养所决定。”

也许就在这“本土情怀”中,周卫改变了以往“写实油画”画家的身份,并在这一过程中,突出了感性与知性的双重作用,施展了他作为文人与画家的双重优势,以感性为情怀,以知性为学养,让民族文化浸润着灵性。因此,周卫油画最初和最基本的文化意义在于将自然、生命、爱作为他艺术中贯穿的主题。他以自身的文化感受和生命体验处理自然,他把美带给欣赏者时,还传递了自己精神苦旅的印痕。

在周卫的油画笔下,他更直接地用色彩去描绘,更集中地探寻民族精神世界,而他在整个油画创作中最精彩的画作往往也是民族精神的描绘。他要描绘“文化感受”,其实也就是他对民族精神的解读。他的油画无不标示出特定的东北农村生活气息,还有那充满地域色彩的乡土人物以及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展示了东北特有的乡村文化景观,我愿意在这样的层面上把周卫的油画作品看成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形象展现。譬如《欢乐吧,春风》《正月里》《长白山余脉》《辽西灯会》《花灯之夜》《京剧化妆室》《龙灯之夜》《烛光里的妈妈《第一声妈妈》,这些画作都可以作如是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