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道德經》第六章:學會尊敬母親,敬畏生命

《道德經》第六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道虛無莫測,永存不滅,稱為“玄牝”,“玄牝”是天地萬物的根源。

牝pìn 在這裡代指母親。老子將道與母親的形象並列放在一起。道生萬物,道是萬物之宗,是天地的根源。道生萬物就像母親帶給人類生命一樣,所以叫“玄牝”。神,玄,是《道德經》裡用的最高的字眼。由此可見,老子認為,在一個民族裡面,母親的形象是非常偉大的,是永遠存在的。

讀《道德經》第六章:學會尊敬母親,敬畏生命


在《道德經》裡只要說到一個偉大的事情,一個高大的事情,指代母親的字就會出現。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大國就要像河的下游一樣,善於處下,河流最後都彙集海,把牝比作海。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講到世界的本源,就說到了母。萬物的母親,把它叫作“有”。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瞭解了道,你才能瞭解具體的萬事萬物,瞭解了萬事萬物,你再回來復守其母,瞭解了具體萬事萬物裡邊的這個道理,你才更尊重和崇拜這個道。道和萬事萬物的關係就像母親和孩子的關係。道是萬事萬物的根源,淵博,地位高。母親孕育生命,也是偉大的,這裡將母親的形象拔得很高。

為什麼母親的形象這樣受崇拜?

《道德經》這本書最早是用楚國的文字刻成的。老子的出生地,不管是現在認為他是河南的鹿邑,還是安徽的渦陽,當年都屬於楚文化的地盤。楚文化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對母親的崇拜,生殖崇拜。生殖崇拜只是一個形式,它的本質是對母親的尊重和對生命的尊重。

奧地利有一個小鎮叫威倫道夫,這個小鎮非常小,卻非常有名,因為在這裡出土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一尊人類的雕像,是一尊女性的雕像,大概兩萬五千多年前的了,這尊雕像只有十一釐米高,臉被頭髮遮住,女性養育生命撫育生命的部位非常突出,所以把它叫作大地母神,現在也叫威倫道夫的維納斯。它標誌著我們人類曾經有一個時期,就是母性生殖崇拜。

讀《道德經》第六章:學會尊敬母親,敬畏生命

威倫道夫的維納斯


在我國也有生殖崇拜的痕跡。在河南的“子孫窖”,女性用手摸一摸這個窖,就會多子多孫,子孫平安健康。白族婦女為求子嗣膜拜“阿央白”。這種生殖崇拜,傳遞了對母親的尊重,對生殖的渴望,對生命的敬畏。

大家現在都開始學習我們的傳統文化,像《道德經》就非常適合小孩子讀,從小讀這樣的文化,慢慢養成對母親的尊重,對生命的敬畏。

網上經常有一些發生在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悲劇。比如,有位母親,因為阻止孩子玩手機,孩子就踹母親,跟母親大大出手。還有一個,父親把孩子的手機扔到樓下了,孩子跟著跳樓了。

在我們的高校裡,很多年輕的生命因為一些事輕易就墜樓了,把自己的生命結束了,對生命沒有敬畏,這樣做對嗎?生命是母親給你的,你這樣就放棄了,對母親是尊重嗎?


讀《道德經》第六章:學會尊敬母親,敬畏生命


老子將母親的形象拔得這麼高,看的這麼重,就是告訴大家,在一種文化裡面,如果沒有對母親的尊重和對生命的敬畏,文化的其他方面也會崩塌。比如我們經常說祖國母親,母親河,如果我們對母親根本沒有尊重,沒有敬畏,對母親沒有那麼深厚的感情,聽到祖國母親,母親河這樣的話,根本沒有一點感覺。


讀《道德經》第六章:學會尊敬母親,敬畏生命


有一位學者研究過,說一種文化,怎麼來判斷這種文化已經走在一種下降的趨勢,那就是看這個字,牝在很晚的時候才被演化成一個髒字來罵街。現在網絡上到處都是,我們的文化到了一個非常危險的的程度了。我們連母親都不尊重,連生命都不懂得敬畏,我們還能尊重什麼,敬畏什麼?

我們的文化要傳承,就要先有文擺在那,讓孩子們從小讀這樣的文字,慢慢的從他的潛意識裡化入他的血液裡,化入他的思想裡,化入他的精神裡。我們學知識也是一樣,不是學完知識就有了智慧。智字上面是知識的知,下面是日,知識要經歷時間不短的積累,日積月累,知識才能慢慢化成智慧。


讀《道德經》第六章:學會尊敬母親,敬畏生命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勤,可以理解為盡,用之不勤,用之不盡。道,連綿不斷,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我們讀了很多古人的書之後才會發現,原來我們現在很多新思想,在以前就有,只是我們沒有認真去讀,沒有去領悟。思想的進步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歷史上很多思想家的思想和智慧值得我們坐下來,認真去鑽研,去品讀。我們更要懷有敬畏之心,不要總是挑毛病。我們應該瞭解古人思想上的精華和精髓,揚人之善,做到智慧的繼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