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鼠阿佛:在大人世界裡行不通,在孩子心裡暢行無阻

圖書《共讀繪本的一年》通過記錄幼兒園大班小朋友,用一年的時間,共讀李歐·李奧尼的繪本的過程,向讀者展示了,幼兒非凡的感悟能力。


這份閱讀之旅由一個叫瑞妮的小女孩開啟的,此後一年的時間裡,都由她帶領閱讀進行,同時,她也是給作者帶來探索熱情的人。


田鼠阿佛:在大人世界裡行不通,在孩子心裡暢行無阻


一、詩人阿佛的故事


瑞妮是黑人小女孩,皮膚棕色,偏愛用和自己膚色相近的棕色蠟筆繪畫;被男生戲謔時,會毫不膽怯的果斷還擊,自信又機敏,有很強的自我認同。


第1次閱讀繪本《田鼠阿佛》時,她深深喜愛上李歐·李奧尼筆下的、獨特的、與眾不同的阿佛:“多像我呀!因為我和他一樣,總是在思考有關顏色和詞語的問題。”


在繪本界,田鼠阿佛絕對算是個超級大明星,富有詩意是它的顯著特點:


家人(另外4只田鼠)都在忙著儲存過冬食物時,阿佛窩在那裡一動不動。半閉著眼睛採集陽光,因為冬天又冷又黑,需要陽光;盯著草地採集顏色,因為冬天是灰色的,需要彩色;還以快睡著的狀態,採集了詞語,因為冬天又多又長,大家的話會說完的。


阿佛堅信自己採集的,和家人採集的食物一樣,都是過冬必須品。在糧食吃完的寒冬,他採集的陽光、顏色、詞語鼓舞了大家,他們說“原來你是個詩人,真想不到!”


田鼠阿佛:在大人世界裡行不通,在孩子心裡暢行無阻



二、“他不是自私,他只是在思考”


老師講完這個故事,有的小朋友認為阿佛太自私,只顧窩在地上一動不動。瑞妮反對“這和自私沒關係,他只是在思考”。


看到瑞妮開始臨摹阿佛,班上其他小朋友也開始畫田鼠,有人請瑞妮幫忙畫田鼠眼睛,她答應了,卻直言可能畫的不太好,因為阿佛家人的眼睛最難畫——那種雖然覺得阿佛行為奇怪,但仍然溫柔看他的眼神。


“他們對阿福確實很好,因為他們知道思考不是件壞事,而且在思考的時候需要安靜”瑞妮說,並揪出一件往事:一次她在想故事,被老師告知,不能想了,因為大掃除時間到了。


孩子們用一上午的時間討論阿佛,明白了像阿佛那樣的藝術家,明白了思考所需要的條件——安靜,以及音樂、美術對情感的影響。


瑞妮還堅持畫一張阿佛的海報,老師取來一張1.8米×2.4米的白紙,全班合作畫出後,掛在教室裡,非常醒目。


很長一段時間,阿佛影響著全班小朋友,他們編出一首簡短的歌“這是李歐·李里奧尼,啊哈啊哈;那是田鼠阿佛,啊哈啊哈。”


無論在幼兒園哪個地方,只要看到和那本書中畫面一樣的形狀,顏色或文字,他們就會莫名的哼唱那一首歌。


排練這個故事時,瑞妮卻決定扮演阿佛的家人,她依然喜歡阿佛,但阿佛的家人那麼愛他,所以更可愛。

田鼠阿佛:在大人世界裡行不通,在孩子心裡暢行無阻



三、向田鼠學做家長


瑞妮說自己與阿佛很像,我不大讚同,在我看來,她比阿佛更富有詩意和洞察力。


我曾經給不同的人講過《田鼠阿佛》的故事,給中班小盆友(大多4歲)講時,她們全都相信,陽光、詞語、顏色都是可以採集的。


大班小盆友的認知能力較高,她們會認真告訴我,阿佛採集的雖然有用,但只能靠想象力、靠感受來使用。大人最是無趣,同學評價阿佛“就是個爾嘴子貨,又浮又虛。”


寫這篇文之前,我想和小粽子再討論下,4歲時,她覺得阿佛太神奇了,如今,快7歲的她會怎麼看呢?


“還記得那個叫阿佛的田鼠嗎?”

“記得啊,就是別人幹活他發呆的那隻嘛。”


“如果你是阿佛朋友,你會叫他一起採集食物嗎?”

“不會。因為他採集的東西也很重要啊。”


“阿佛看起來和別人都不一樣耶”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樣子,不需要和別人一樣。


在大人世界行不通的阿佛,卻能在孩子的世界暢行無阻,這也很美妙吧?


田鼠阿佛:在大人世界裡行不通,在孩子心裡暢行無阻


同樣美妙的,是老師不動聲色地帶領孩子深入故事:

你們的觀點和我不一樣,我也不反對(老師對阿佛感到疑惑,認為在成人世界裡,阿佛這種性格很容易出問題);你們編唱歌曲也可以;你們想畫阿佛我就支持……


瑞妮由阿佛的故事總結出,思考是需要安靜的,是不應該被打擾的。


現實生活中,大人們,無論家長還是老師,做的都沒有阿佛的家人好——你天馬行空,你與眾不同,我依然愛你、信你,溫柔待你。


每個小朋友,都渴望得到家長這樣無條件的愛吧?他們還不會完整表達,但繪本《田鼠阿佛》替他們表述清楚了。


大人們肯定懂得,人活著不單是靠食物,還要靠美與和諧、工作、娛樂、愛情,可惜,有時大人忘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