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神马也有走神的时候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显著特点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1.强调作品的整体意识

对作品整体意识的追求来源于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我们祖先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一种亲和关系,人们可以从自然界中获得身心的愉悦,得到心灵的寄托。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通过将个体置于自然环境中,实现个体与自然的融合。

2.强调对作品意境的追求

作品的“意境”就是作品内部所蕴藏的象征意义,它透漏出作者的一种情感、人生体验、内心的祈求与期盼,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反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思想意识,使自然万物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外界的一事一物,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反映到人的内心世界。它从很多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这种情趣,有别西方强调形象性、生动性的审美特点,它是具体而抽象的,注重外形表现并富有神韵的,它所表达的信息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

摘要:中国文化传统具有优秀的民族文化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多种学说相生相成,形成了“以民为本”的民族文化特性;二是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的天道、道、文道三者的统一来解决文化方向问题;三是道与德相统一的特性;四是继承性与代性相统一。

一、多种学说相生相成,形成了“以民为本”的民族文化特性

“以民为本”的民族文化特性的形成,是由先秦“百家争鸣”发展的必然结果。

各诸侯国则要求保全江山社樱,不致被别国消灭,并进而要统一天下。为了解决问题,各诸侯国广罗人才,研究对策;具有见识的知识分子,或讲学,培养传治国人才,游说诸侯,并由此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主张以“仁义”治国,以“亲民”、“惟民所止”、“止于至善”为德。道家学说是“天道自然”、“天人合一”,主张“爱民治国”、法家则主张改革,实行耕战政策,富国强兵。墨家反对说空话,要“察百姓耳目之实,观其对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百家争鸣”有一个共同点,主张“尚贤”、“爱民”,因而都各有自己的先进性。到战国末年,就进人了取大同、存小异,进行全面总结的阶段,形成了“以民为本”、文道与德

二、以朴素唯物主义的天道、人道、文道三者的统一,来解决文化方向问题

天道、人道、文道三者统一的世界观,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理论基础。《老子》把道看作“先天地生”的一种“物”。然后才产生天地、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气

以为和”,万物既相反、又同和,道又被看成是阴阳之气运动变化的自然规律提出了“天道自然”、“爱民治国”的思想。儒家则把《老子》的学说进一步展开,荀子的天道观:“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而变化起”,

三、道与德相统一的特性

儒家以朴素唯物主义的天道观来论证人的德行。认为天道之“气”,区分为阳刚之气与阴柔之气、正气与邪气、顺气与逆气、清高之气与低浊之气等等。

四、继承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孔孟时代,儒家只是百家争鸣中的一种显学。到了战国末年(一说秦汉之际)整理成书的《易传》“十翼”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礼运》、《乐记》等篇儒家的代表作,则是后期儒家取各家之长的结果。

一、\t中国传统文化是统一性欲多样性的统一

二、\t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三、\t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际与和谐、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模式

四、\t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直接,向内求,不重视理论推演

一、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说法,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叫作“崇德”型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社会根基,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社会政治结构及其意识形态。 “天下如一家,中国如一人”。在这种家国同构的宗法观念下,个人被重重包围在群体之中,因此特别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人伦关系。于是,个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就变成了对权威无条件的伦理服从。高居于万民之上的君主就获得了维护自己统治权的堂而皇之的理论依据,并把以道德教化控制臣民变为现实,这就是“以孝治天下”。

二、重和谐与统一

中国的文化形态中以人伦关系为中心的人和主义价值观和行为追求,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中华民族突出的持征。强烈的和谐意识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向心力。

中国传统文化重和谐与统一的特点,首先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提出了“天人协调”的观点。《周易大传》的作者就认为,太极是天地的根源,天地是万物的根源。“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这就肯定了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它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总之,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共同特征。

和谐的最高境界就是“大同理想”和“中庸之道”。“大同理想”的实质,是一种和合境界的追求。“中庸之道”是处理人与人、人和社会关系达到和谐境界的最高原则和最高境界。

三、重实际、追求稳定

中国文化是一种大陆型的农业文化,几千年来,以农为主,重农抑商一直是历代统治者积极推行的政策。农业文明简单重复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文化具有注重实际,追求稳定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与农业文明直接相关的范畴除了“知行之辨”外,还有对于“恒”与“变”关系的认识。在四季的有序交替,农业生产简单而又重复的周而复始中,中华文化逐渐积淀出了重“恒”轻“变”,追求“久远”的特征。“恒”即是“常”,即是一般,即是规律,也即是“不变”、“变”不过是“恒”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个特殊阶段,绝大部分的中国人都乐于安定,要求顾全大局,能委曲求全,这种“恒”与“变”的观念表现在中国人的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国家政治理论中的“五德终始”、“天不变,道亦不变”,哲学思想里的“阴阳轮回,五行相生相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寓“变”于“恒”之中,使“变”与“恒”结合,更使中国文化的“重稳定”深入到了民旅心理的深层。

四、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春秋战国时期,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更是破壳而出,独立地发展起来,并以此确定了它们在仕文化中的统治地位。仕文化的活动领域和研究对象集中在人文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立场,而把鬼神生死之类的宗教问题置之度外。他们重视现世人生的意义,高度评价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天地之性人为贵”,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调。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以上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内在统一体。我们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许多值得我们今天加以总结批判继承的优秀传统,又有不可忽视的缺陷。


行悟001


首先,北京师大版的中国文化概论总结的中国文化七大特点是正解。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二、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三、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四、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五、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六、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七、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

其次,历史上梁漱溟提出的中国文化十四特征可以参考。一、广土众民;二、偌大民族的同化融合;三、历史长久,同时代中没有可与之相提并论的;四、中国蕴含一种伟大力量,虽然不能指出力量的出处;五、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止不进的文化;六、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七、家族本位;八、中国的学术不向着科学前进;九、民主、自由、平等一类要求,不见提出,及其法制不见形成;十、道德气氛特别沉重;十一、中国不属于普通国家类型,而属于超国家类型;十二、中国历史上兵与民分、兵民合一的兵家局面,后世变得兵匪不分,军民互相仇视;十三、中国文化为孝的文化;十四、隐士是中国社会的特产。

最后,中国台湾学者韦政通概括的中国文化十大特征也值得一读。一、独创性;二、悠久性;三、涵摄性;四、统一性;五、保守性;六、崇尚和平;七、乡土情谊;八、有情的宇宙观;九、家族本位;十、重德精神。


百八子黑户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用仁义道德包装起来的虚伪、自私、贪婪、懦弱、外强中干的小人文化叫做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精英比牛毛还多,两千多年来,除了汉朝和唐朝外,其余的时间几乎都是以儒家文化为主,最终,儒家文化把中华民族推进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痛苦深渊。儒家文化的特征的证据: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古文字研究会法人代表、中国文字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德宽与十几个教授研究清华简中的《保训》十几年,至今不知道《保训》说啥。真是无知者无畏,他们居然把我们老祖宗创造的终极哲学″中"说是中道的意思。黄德宽有五大耀眼的光环,却读不懂《保训》,这个事件将儒家文化虚伪、自私、贪婪、懦弱、外强中干的本质展现得淋漓尽致。我是初中文凭,后来国家规定初中文凭不能教初中,必须要大专以上文凭才能教初中,为了让我继续留在初中,教育局给了一些特殊的机会考大专文凭,最终没有考得,教育局违反国家规定一留我在初中工作到退休。2016年在新闻上看到《保训》,于是,以《保训》为线索将中华文化的内容和发展脉络写成资料寄给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陈来等教授,至今没有回音。在此简略的意译《保训》最重要的一段话:"昔微假中于河,以复有易,有易服厥罪,微无害,乃归中于河"。意译:从前,精深奥妙的中借宿在河图洛书里,由于当时没有文字,于是,就用八卦符号来表示中的内容,后来将八卦称为易,易能够消灾化煞,连一点小的灾难也没有。后来,文字产生以后,就用文字来表达中的内容,这样,八卦就发展成了精深奥妙、适用于政治、军事、教育、商界、农业等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的终极哲学,这个终极哲学就是河图洛书中的顶级学问。证据:一,《道德经》中说:"多闻数穷,不若守中",意思是中能够解决人类所有活动中的问题。二,《道德经》中第三十九章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里面的″一"就指″中"。三,孔子说:"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四营:河图洛书→双龙太极图→曲→八卦。用图案表达的是小成就。八卦以后用文字表达的是大成就,即:中。孔子的″大成至圣"的称呼由此而来。因此,"昔微假中于河,以复有易,有易服厥罪,微无害,乃归中于河”这段话是周文王讲述中华文化的内容和这个文化的发展过程,信息量巨大。


彭兴文1949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显著特点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中国历来以道德为基,不论儒、释、道,都说道德,就连我们共产党人也常把道德挂在嘴边,道是天地自然的运转规律,德是按照规律来做。

所以,合理的教化人民及子孙后代的方法就是中国文化,只要看他所做所说合不合道就知道是不是中国人了!

道:以老子为首的道家思想。‘道’是指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如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物极必反,水满则溢。等等。

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所谓的中庸之道。讲究仁义礼智信,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德生小道


我体悟,中国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是中庸不走极端。

1.《易经》中国文化的源头,就充分表达了这种中庸思想。每一卦有6爻,总体来说,上爻和下爻比较极端多凶,不如中间的爻辞吉祥。

2.中华文明大一统主流,聚多分少,和西方文明、印度文明分散支离破碎截然不同。缘由何在?我想就是中华文化有一种不走极端的精神力量,维护了社会的相对稳定均衡。

3.人的一生成长阅历,就是一个中庸的辩证过程。50知天命以后的中国人,或许更能理解中庸的思想,它不但是人生观、价值观,更是指导我们生活和谐极佳的方法论。

年轻时我们多豪情,干劲走极端。年岁大了,我们多庸俗,懒散,走极端。古人有一个说法: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年轻时我们多冲动极端,如果再模仿《水浒》好汉冲冲杀杀,天下岂不大乱?年岁大了,我们有了丰富阅历和人生智慧,如果还去津津乐道品《三国》,这个世界会是如何的机巧劳心?

孔夫子说,中庸之为德,其至亦乎!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应该是宇宙万物时存的现实状态,也是我们人生的最高境界吧。





雷高鹏


谈谈我的粗浅看法。四大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华夏文明),(古印度文明)。一直发展不断持续到今天的,只有一个文明:华夏文明。就是中华文明。再说说四大文明各自的特点!1 (1)印度哲学家善于思考:人和神的关系。这个神不是迷信。按现代科学讲,是“”超凡世界”既超出我们世界之外的,另外一个层面的“高层抽象”世界。(2)西方哲学思考人与物的关系,主要是不是完整利益,是考虑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所以自然科学特别发达!(3)思考的思想境界多么高深,如果没有行政资源的加持,国家力量的保护。也不会保留和发展。所以必须由国家的力量来捍卫文明。(4)中国的哲学家,不怎么考虑物,也不太考虑鬼神!他们只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北魏的孝文帝。把北方民族的强悍武力注入了儒家学说!从而赋予了斯斯文文的诸子百家一个强悍的生命力!原始野性的阳刚之气平衡了华夏文明的欠缺。之后又融合了: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等等。把全世界的优秀文化都引进,吸收到了中国文化之中!这是多么伟大的壮举!也因此成就了:(一)中华文明突然走向了健全平衡,走向了生气勃勃的强大。(二)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的优秀基因相融合。诸子百家缺少生命力,缺少强悍力量的两个毛病被克服了!(三)异族通婚:造就了新一代强壮并且受到良好教育的民族。(四)基于以上条件!发展到唐代的时候,就形成了诗意的唐代:全世界文化中心。(五)成吉思汗!占领了:半个欧洲,半个亚洲!蒙古铁骑把:新疆,西藏,广西,贵州,云南一并划入版图!确定中央政权统治。 马可波罗正是元朝的时候来到了中国,大中国! 一个不到百年的朝代极大的促进了艺术繁荣,创造了元曲艺术,瓷器贸易。 文明需要武力来捍卫!世界上三种文明形态(1)农耕文明,(2)游牧文明(3)海洋文明。关于海洋文明,安徽人 汪直 曾经说过:开放海洋贸易,寇变商!如不开放,商变寇。(伟人思维) 有一种文明历经沧桑,磨难而浴火重生!永远也不会被打垮!生生不息自立自强的伟大英雄,他的名字叫:中华民族!


靖国公爵


我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就是神权和圈子文化,也就是所谓的“圈子”,这里的亲情不单指具有血缘关系的人,也包括师徒、旁支、附属、利益联盟等。

先秦时期形成的文化母体

从原始社会到大汉帝国的建立,约莫近3000年的历史,虽然有将近2000的历史模糊不清,但对我们研究文化的形成影响不大。在原始社会,由于人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需要,逐渐形成了部落,但是这个部落不是完全陌生的人组成在一起的,而是一个大的家族。直至后来产生的神权统治,多个部落逐渐合并,形成一个新的部落,但还是没有脱离家族的羁绊。比如草原部落,直到现在,才有了形式上的家族脱离。

天赋神权与家族的结合

神权时代,无论是家族,还是多个部落合并,总有一个核心圈子,这就是直系或者说嫡系亲属,这部门人掌握者最核心的权益。谁是直系,谁是旁系,那就要看谁来统治这个部落,谁有能够沟通天地的能力,这就是神权统治时代的重要特征。

生存挤压与文化地域

无论是周灭商,还是商灭夏,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部落的扩大,原有的土地和物产不足以供应生存,或者说通过掠夺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随着周王朝的统一天下,分封诸王,许多未开化之地或未纳入版图区域,开始有了行政统治之说。当时行政统治不同于现代的行政统治,周王朝的行政统治我们可以理解为盟约形式的行政,只要你尊崇我周王室,承认周天子,这个地方你随便统治,这就给各地形成文化母体造成了先天条件。像山东,称为东夷,长江流域的地域成为南蛮,都是不被中原地区所承认。春秋时期,各地生存的挤压,思想文化的启蒙,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浓郁色彩的文化,但这个时候,真正作为主线的文化还没有形成。真正形成的时期在战国。随着各国之间的强大,权力的愿望突然就被放大,南蛮之地都能问鼎中原,这叫中原诸侯国情何以堪。这个时候,各国开始构建自己的学说,其主要目的有两个,建立一个稳定的统治政权,获得一个继承周王朝或者代替周王朝的合法理论。比如后来我们所熟知的论语、孟子、公羊传、左传、吕氏春秋等都是为了统治做理论基础。

所以说,我们现在的34个省份,就可以简单划分为7个文化母体,虽然可能有些差异,但是根本上不会差多少。

封建王朝奠定了圈子文化

泱泱中华,2000年的封建王朝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文化特点就是“家天下”,说白了,还是没有脱离家族的羁绊,更是没有脱离部落。我们可以观察历代王朝,刘邦靠着老乡的班底起家打天下,刘秀靠着刘氏家族夺得天下,曹家和夏侯家联手夺得了汉,司马家三代人的努力取得了魏,隋唐宋元明清,哪个不是靠着家族、乡族势力起步的。就算是出身最低的朱太祖,也是靠着凤阳的老乡建立的班底。何况大元和大清,更是靠着部落才夺得中原。

儒学与文化形成

儒学的最先产生是在春秋时期,孔子为了推行他的学说,毫不遗力的游说各国,但是好像各国都不感冒,不是晾在一旁,就是侮辱一番,甚至还有惶惶如丧家之犬的说法。可见,当时的儒学并不占主流地位。但是后来随着齐国的强大,强势推行儒学文化,以孔子名义组织编写《春秋》、论语、孟子等学说,西方六国旗帜鲜明地进行反对,反对声音反而助长了儒学文化的传播,一直到了秦始皇,为了消除自己是西戎的标签,强行推行法家学术。但时间太短,不到20年的实践,大秦帝国已经无影无踪。在这个时期,汉家王朝已经意识到了儒学对国家统治的重要性,毕竟文景之治虽然使用道家学说使得经济大幅发展,但是七国之乱、匈奴欺凌还是时而发生,终于到了汉武帝时期,确定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家正统地位。随着封建王朝的分解、统一、更替,儒家学说确定了学术霸主地位。

儒学文化特征

儒学文化我们所熟知,从小到大耳濡目染,“天地宗亲师,忠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都是构成我们现在三观的基础。但是我们仔细研究,儒学还是讲究了亲情至上,强调宗族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师徒的关系,圈子文化进行了拓展。在这里不具体讨论儒学文化的观点和论据。

所以,我们现在构成的文化基础就是神权文化和儒学文化,虽然很多人是坚定的唯物主义信仰者和封建文化立场坚定的反对者,但是神权文化和儒学文化时刻包围在我们的是那边。哪个地方没有自己的传说,哪个地方没有报应之说,哪个地方能将弑母作为正统道义,哪个地方不是忠君爱国,哪个地方没有“老乡、亲戚、同学、战友”观念。

所以说,归根到底,中国的文化的特征就是圈子文化,始终脱离不了神权和儒学之说。


傲虎楼主


《中华文化的几个微妙殊胜的特点》

我们还选择一个非常常用的例子来又以照中华文化的殊胜特性:

神在哪里?

现在有很多西方人在研究我们中华的文化。确切的说这种研究,在启蒙运动的时代就开始了。但:

西方人来研究中华文化,这是很困难的事。

对于神,对于心,对于意,也就是说西方哲学史要讨论的大部分内容,中国的文化中都有大量的存在。

如《黄帝内经》中《灵枢.本神》: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我们可以看到中华的文化不是不讨论神,而是在我们人本身身上来观察。神与魂、心、意、志、思、虑、智,放在一起观察。

我们可以看看西方人怎么研究的。他们在人的另外地方研究,与人的心,魂,意,志,虑,智,分开来研究。

这样就带来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别。中华文化能够引用人的本有神性妙德来研究万物了解天地宇宙。西方人认为神主宰了人类。

再举一个例子,西方人研究自由,他们认为是外在的事,束缚了人。但是中华的文化认为束缚我们的,是来源于我们的内心无明。

这就造成了东西文化的不同的研究方法。西方人总是到心外去寻找真理,特别到了现代,西方人的科学研究要把人独立于客观思维之外。这样的思想在西方人那里已经到达了顶点。这就造成了现代西方文化的困境,研究客观事物,忘记的人本身的存在带来了巨大的危机,只能改造客观事物,不能进化我们人本身。中华的文化确实向心里面追求,这样就能打开人无穷无尽的微妙大功德。

我们现在中国人学西方的文化,不了解西方文化的这种特点。我们随着西方的科学知识用来解决一些问题,这就让我们很多人迷失在客观思维之中。

用中华的智慧来观察东方文化,西方文化,那么,就能用智慧来把握科学,人就能做科学的主人。科学的研究就会带来清静安全。这样的方法正是现代西方人要寻找的。西方人要来解决自己的困境,但是他是他们总是找不到真正正确的方法。

这也就是说我们中国人不能该忘记自己古老的智慧。中华古老的智慧完全可以引用于这个时代。我们立足于古老的智慧去学西方的文化,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我们现在才选择一个角度。这个角度就是现在最为流行的科学层面。我们现在来看一看:用中华的智慧来观察西方文化,进行学术研究。

20世纪西方汉学的繁荣,还受到一战以后西方反思精神的激励。

西方开始批判和反思自己的文化,为什么欧洲人自己老是战争和杀戮?开始推崇敦厚的东方文化。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里说得很清楚,“五四”时期他正在欧陆考察,他在《欧游心影录》劝告中国人,你不要再糟蹋自己文化,仰慕西方文化了,西方现在还期待中国文化的反哺呢。

这是在表达什么意思呢?

这是说西方人发现自己的文化里面有缺陷。另一方面西方人从中国的文化中看到了智慧的光明闪烁。

西方人看到他们文明里面的暴虐杀戳性格,他们反思,这可能与他们的文化有关系。

的确如此。

我们中华的文化系统,每一种文化系统,在今天为我们大家所熟悉的,中医、儒、释、道,这些文化大系统都是在究竟了人的本质,以及人与天地宇宙万物的和谐关系,在这种高度智慧的观察下建立起来的。中国的文化中有一个成语叫:天人相应,就能很好的表达这种优胜。

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西方的文化。他们从遥远的过去就知道,来思考:我是谁?但是我们看到西方人到今天还没有真正了解我们人自己的本质。尤其达尔文的进化论确立了以后,西方人以客观现实中的动物界的本能,作为我们人类行为的准则。不能不说西方人的世界大战与这个有影响关系。

西方人早就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但是西方人到今天没法确立这样一种文化系统:让我们人与宇宙和谐一体的系统。

这里面根本的原因就是西方人他们有超级的认知方法。他们的认知方法就是要把人独立于客观事物之外。西方人注重客观性。这种研究始终把人排斥在外。本来人参与了这种研究,思考走就是人本身。但是西方人怎么来强调客观性的?用西方的逻辑来观察,这也不符合逻辑嘛。这也就是说西方人没有超级的认知方法,因为他们的思维方法有缺陷。这个缺陷就是西方人不能把主观和客观同时观察。

更加具体的说,西方人了解客观规律的时候,不能把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来观察客观事物。

现在的西方量子科学,知道意识与量子有关系,但是西方人到今天还没有真正发现,这意味着什么。

我们这100多年来学西方的文化,放弃了自己古老的智慧,用西方人这种初级了解人与天地宇宙万物的规律的方法,来观察我们中华的智慧方法。我们中华的智慧系统不符合西方的文化模式,就被认为是不科学的,不先进的是落后的,应该扫地出门。这就是我们中华文明近代最为悲催的事件。

到今天还是这样,我们大部分的文章都是按照西方的模式来观察我们中华的智慧的文化,这已经极大的影响了我们现在中国人的创造性。

我们现在尴尬至极。一方面我们没法真正把握西方文化的结构奥妙。另一方面我们丢掉了古老的智慧奥妙,不知道我们中华的智慧文化里面,无穷无尽的奥妙规律。

假如说我用我们中华的智慧来观察西方文化。从他的认知论,逻辑思维的方法,观察客观事物的方法,对于人的意识的研究,对于人的心灵研究,对于人本身与宇宙万物能量的运化,对于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对于西方文化中种种存在的悖论,对于西方文化二元思维造成的种种研究不完美处,总之西方文化中种种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中华智慧来观察。我们这样来进行研究,才具有我们中国现代的创造性。

我们能进行这样的研究吗?问题在于我们对古老的智慧方法不了解了。西方人要进行学生研究,也要上很多年的学。我们要引用中华智慧在这个时代广大应用,我们也要对中华的智慧学习之,用古老的智慧方法来开启我们的本有之光。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样的学术机构。

但是我们现在的学者们不知道我们中国有两道教育系统。一套就是现代的,小学到大学。这主要教授的来源于西方的文化。但是我们中国的文化中存在着另一套教育系统。这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这里面主要教授的就是来源于宇宙的智慧方法。

我们接受了第1套教育系统的教育,还不完美,我们必须,这是第2套教育系统的智慧教育。如果能够这样,我们就能够接受来自宇宙的智慧指导,那么我们所有的研究起点就站在一个非常超级的层次:站在宇宙的角度来观察我们人类,观察我们所有文的化领域。这样的研究能够迅速把我们人类提升到宇宙文明的层次

科学,与中华的智慧方法。

看了这样的视频,我们就知道,我们中国的古人认识经济宇宙万物有他自己的认知方法。

外国的科学家李约瑟,他说他研究了中国古代的文化认为中国只有科技没有科学。这个话好像很难懂,其实他是说中国没有科学的理论。

更加明确的说,中国没有西方人的那种科学理论。

这说的也对。因为西方人进行科学的思维,强调客观性,把人独立于客观事物之外。西方人认为这是他们的殊胜认知方法。但是西方人不知道他们的这种认知,忘记了人本身的存在,不能进化我们人本身。他们所研究的结果,往往伤害我们人类的存在。

中国的认知方法是智慧的方法。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把我们能放到宇宙万物中进行同时的观察。中国的文化这种特点叫天人相应。这样所研究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的中国文化系统,每一点每一步都与我们人本身有关。

比方说天上的28星宿,他们的运行就与我们人类有关。与天地与的万物有关,而且与我们人本身的生理健康疾病养生治疗都有关系。

西方人按照他们的科学模式来认识中华古老的智慧方法,首先带有先见之偏,要中华智慧的方法,符合西方的模式,这样怎么能发现中华古老智慧的奥妙呢?所以西方人才说中国只有科技没有科学。

我们对古老的智慧有所了解的话,就知道中国的文化,他从创起,几千年中基本上不会变化。但是我们看看西方人,他们会不断的推翻自己先前的理论,他们找到一个很好的借口,叫证伪。其实是他们发现的理论不能完美的一个现象。

阴阳,四气,六经六气,这都是对于天地万物宇宙,能量运化的性质把握。现在能看起来,这个东西好像神秘很难理解。其实这是我们现在的人丢掉古老的智慧,对于这样的思维方法非常陌生了。所以才感觉到玄妙。

我们在这个时代能够广大的引用中华文化的智慧吗?这一点为期遥远。因为我们几十年中已经非常奇怪,用西方的模式来观察我们中华的文化。我们中华的智慧一直在受到抑郁。

我们现在应该来反过来,用中华的智慧来观察西方文化,进行学术研究。

20世纪西方汉学的繁荣,还受到一战以后西方反思精神的激励。

西方开始批判和反思自己的文化,为什么欧洲人自己老是战争和杀戮?开始推崇敦厚的东方文化。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里说得很清楚,“五四”时期他正在欧陆考察,他在《欧游心影录》劝告中国人,你不要再糟蹋自己文化,仰慕西方文化了,西方现在还期待中国文化的反哺呢。

这是在表达什么意思呢?

这是说西方人发现自己的文化里面有缺陷。另一方面西方人从中国的文化中看到了智慧的光明闪烁。

西方人看到他们文明里面的暴虐杀戳性格,他们反思,这可能与他们的文化有关系。

的确如此。

我们中华的文化系统,每一种文化系统,在今天为我们大家所熟悉的,中医、儒、释、道,这些文化大系统都是在究竟了人的本质,以及人与天地宇宙万物的和谐关系,在这种高度智慧的观察下建立起来的。中国的文化中有一个成语叫:天人相应,就能很好的表达这种优胜。

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西方的文化。他们从遥远的过去就知道,来思考:我是谁?但是我们看到西方人到今天还没有真正了解我们人自己的本质。尤其达尔文的进化论确立了以后,西方人以客观现实中的动物界的本能,作为我们人类行为的准则。不能不说西方人的世界大战与这个有影响关系。

西方人早就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但是西方人到今天没法确立这样一种文化系统:让我们人与宇宙和谐一体的系统。

这里面根本的原因就是西方人他们有超级的认知方法。他们的认知方法就是要把人独立于客观事物之外。西方人注重客观性。这种研究始终把人排斥在外。本来人参与了这种研究,思考走就是人本身。但是西方人怎么来强调客观性的?用西方的逻辑来观察,这也不符合逻辑嘛。这也就是说西方人没有超级的认知方法,因为他们的思维方法有缺陷。这个缺陷就是西方人不能把主观和客观同时观察。

更加具体的说,西方人了解客观规律的时候,不能把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来观察客观事物。

现在的西方量子科学,知道意识与量子有关系,但是西方人到今天还没有真正发现,这意味着什么。

我们这100多年来学西方的文化,放弃了自己古老的智慧,用西方人这种初级了解人与天地宇宙万物的规律的方法,来观察我们中华的智慧方法。我们中华的智慧系统不符合西方的文化模式,就被认为是不科学的,不先进的是落后的,应该扫地出门。这就是我们中华文明近代最为悲催的事件。

到今天还是这样,我们大部分的文章都是按照西方的模式来观察我们中华的智慧的文化,这已经极大的影响了我们现在中国人的创造性。

我们现在尴尬至极。一方面我们没法真正把握西方文化的结构奥妙。另一方面我们丢掉了古老的智慧奥妙,不知道我们中华的智慧文化里面,无穷无尽的奥妙规律。

假如说我用我们中华的智慧来观察西方文化。从他的认知论,逻辑思维的方法,观察客观事物的方法,对于人的意识的研究,对于人的心灵研究,对于人本身与宇宙万物能量的运化,对于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对于西方文化中种种存在的悖论,对于西方文化二元思维造成的种种研究不完美处,总之西方文化中种种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中华智慧来观察。我们这样来进行研究,才具有我们中国现代的创造性。

我们能进行这样的研究吗?问题在于我们对古老的智慧方法不了解了。西方人要进行学生研究,也要上很多年的学。我们要引用中华智慧在这个时代广大应用,我们也要对中华的智慧学习之,用古老的智慧方法来开启我们的本有之光。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样的学术机构。

但是我们现在的学者们不知道我们中国有两种教育系统。一套就是现代的,小学到大学。这主要教授的来源于西方的文化。但是我们中国的文化中存在着另一套教育系统。这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这里面主要教授的就是来源于宇宙的智慧方法。

我们接受了第1套教育系统的教育,还不完美,我们必须,这是第2套教育系统的智慧教育。如果能够这样,我们就能够接受来自宇宙的智慧指导,那么我们所有的研究起点就站在一个非常超级的层次:站在宇宙的角度来观察我们人类,观察我们所有文的化领域。这样的研究能够迅速把我们人类提升到宇宙文明的层次|



圆拙


我来试着聊一聊中国文化的特征,供大家参考。

中国文化,首先它是以儒家为代表的,而儒家是一孔子为代表的,孔子也是承前启后的一个伟大的圣人。它所代表的是什么呢?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也就是说,他传承的是尧帝舜帝文王武王周公的文化和治国理念。儒家理念所体现的是社会性是调整社会各类关系的一种文化这就是它的一个特征。

第二个就是一道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这里注意啊,是道家不是道教。道家的文化传承其实是在老子以前就有,这就是最原始的道教,有一首诗叫巜击壤歌》讲“”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就是最典型的原始道家的思想当然到了后来也有各类道家人物,在巜论语77里也有各类道家的人物出场,而道家在中国始终以在野党的方式来敲打以儒家为代表的执政者。其核心作品为《老子》和巜庄子》。当然到了后代如张良,诸葛亮,李泌等他们也是道家的代表。道家文化的特点,所体现的就是自然性,它所蕴含的文化力量就是顺应自然,道法自然,保养好,我们这个身心。其实这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性特别强的时代,道家思想是很好的一个医治的良方。

第三个就是佛教进入中国以后所形成的中国佛教也就是禅宗,他说,展现出来的就是心性或者叫精神性的深入体证与感悟。佛教所展现出来的对精神性的探索和思考是极其广博和深邃的,其体系非常的庞大,他解决的就是人的精神性的问题。

第四个就是整体来看,中国文化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讲究内求,不管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他们都讲是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这个是一个最重要的核心特征。


心定下来丙林


中国文化主要就是儒释道,基本特征是修一一学习做人。

修一一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

儒家是修身学

修身是为了尽性

儒家就是以修身为本,就是在教人怎么学习,怎么做人。学习怎么做人,做人怎么学习。反复讲学习做人。修身就是学习做人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

所有人皆从修身开始,以修身为重。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为了修身,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就是以尽性为道,就教人将人事物的天命天性发挥到极致。

如何尽性:修身才能尽性,只有每时每刻自省自律,方能随时随地自信自由。

佛学,是自由学,讲真相!

佛学:核心思想是“一个中心”和“两点真相”。

以自由为中心

两点真相:

变:不存在永不变

空:不存在永存在

佛学的理论基石就四个字:无常归空!

变: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皆是短暂的!

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切皆是空无的!

一切皆变,一切皆空;那人生做什么都是无意义,甚至无所谓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因为做什么都无所谓,那么人就是自由的,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就做最爱的。所以佛教徒都是悲观主义的乐观者,这就是所谓的: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的人!

佛学讲求修心

佛学讲求修心,因为我们平常做人时,心常不属于自己。譬如见好看的就开心,难看的就生气;好听的就开心,难听的就生气。所以开心不开心都是受外界刺激决定的,所以我们就是心随境转一一则为凡夫。

所谓修心就是将外求的心转回内求,不要受到外界刺激影响,先做到心不被境转,也就是不动心。所以佛学修行标准:动心就是犯罪。然后在这个不完美的物理世界之上,构建出一个完美的心理世界。因为决定人心情的不是环境,而是心境。这正是人的伟大之处在于可以为内在信仰而活,而非外界刺激。地狱般的环境,也影响不了我天堂般的心境。身在地狱,心在天堂。所以境随心转,则为圣贤。

佛学用一句话总结:真相给人爱与自由,但它先让人痛苦。

道学是自然学,讲适应!

道可道,非常道。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也归于无。

一条总规律:万物都是从无到有,再到无。

无→有→无

有的世界都是相对的世界,是非常道。

有+时间=无。

无的世界才是绝对的世界,是常道。

无+时间=一切可能。

常道:绝对的世界,无,永恒。

非常道:相对的世界,有,短暂。

道重视“无”的价值

人们很容易看到“有”价值,却忽略了“无”的价值。其实真正重要的东西往往是看不见的。

什么是道?

道是在任何时空都不变的东西。

道是无意不变的矛盾,一阴一阳之谓道。

道的心法:对立统一的三分法,非常人常用黑白分明的二分法。

对立统一的思维:

三分法一一无中生有,以柔克刚,大智若愚,难得糊涂最好。

逆向思维:欲取先予

反向追求:内圣外王

福祸相依: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利他意识: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不争意识:唯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无为而为: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不做什么,才能做好什么。

道学不争无为表达的是同一种思维:通过先放弃自己想要的来达到自己想要的。

1、通过利他来利己

2、通过放弃控制来达到控制

3、坚持的最高境界就是不坚持

4、以不争达到无所不争,以无为达到无所不为。

5、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成其私。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宇宙万物都处于循环往复运动变化当中,但是这个变化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也就是讲每件事物的发展过程,从头到尾都存在矛盾。

道眼总能看见世界的反面,以及反面的价值。

道家总是反过来想问题。

儒释道都是讲一件事:修一一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

佛学一一修心,做自己,处理自己与内心的问题,讲空。

道学一一修道,做事,处理自己与自然的问题,讲适。

儒学一一修身,做人,处理自己与他人的问题,讲诚。

从内到外,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教人如何做自己,做人做事。

人生不断完善自己最重要,其它都是假的。

修到最后就是止念,没有一丝丝杂念,没有一点点恶意,也就是思无邪。

佛学视角是以空的平等视角+变的动态视角+无我的客观视角看待世界。

道学视角是以世界的视角看自己,所以不是我想要什么就做什么,而是这个世界需要什么,我能为世界做些什么。

儒学视角是以旁观的视角内视自己,遵从良知做人做事,时刻保持自省自律。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就是以人为本,以我为主。修,学习做人开始,解决自己与自己内心问题,自己与他人相处问题,自己与世界关系问题。更多的是内看,了解自己。而非的外看,了解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