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中求勝,視為上策,切勿大力開火

【財經連連看】

一、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

二、農業農村部:草地貪夜蛾已經入侵我國

三、銀保監會:到2020年底,意外險費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基本建立

四、財政部:各級財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資金1104.8億元

五、商務部:全力穩住外貿基本盤,豐富政策工具箱

六、中國移動率先出手集中採購招標 磷酸鐵鋰將隨5G遍步天下


【熱點板塊】

1. 特高壓板塊走勢活躍

概念股:中國西電、九洲電氣、置信電氣、平高電氣、國電南自、許繼電氣、特變電工、神馬電力、保變電氣 等

2.2020年生豬供給仍然處於緊缺狀態

概念股:大康農業、正虹科技、正邦科技、新五豐、大北農、傲農生物、金新農、唐人神 等

3.食品飲料板塊發力走高

概念股:西王食品、加加食品、安記食品、良品鋪子、妙可藍多、金字火腿、得利斯、龍大肉食、黑芝麻

【機構動態】

北向資金今日淨流入48.11億


穩中求勝,視為上策,切勿大力開火

盤面速遞


週四,A高開高走,放量大漲。滬指收報3071.68點,漲幅1.99%,創業板指報2209.59點,漲幅1.85%。兩市成交額11720億元,較前日放大兩成。北上資金淨流入48.1億元。


豬肉雞肉、白酒、食品飲料、充電樁、保險、券商、多元金融等板塊領漲,醫廢處理、遠程辦公、國產軟件等板塊下跌。八成個股上漲,147只個股漲停,354只個股漲幅超過5%,沒有個股跌停,僅21只個股跌幅超過5%。


科創板整體上漲,個股平均漲跌幅為1.81%,總成交額275億元。


穩中求勝,視為上策,切勿大力開火

降息的預期一提上來,市場就瘋了。券商銀行先一把掃了,隨後基建地產又是一通暴拉。但混雜在這些明牌的板塊之間,像5G、特高壓這樣的類科技的品種也在暴動,這背後是什麼邏輯相信大家最近也看得不少,那就是新基建!


穩中求勝,視為上策,切勿大力開火


昨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議題是“研究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社會運行重點工作。”很微妙,在前幾次重要會議上,議題都是“抗疫情”,現在的議題又加上了“穩經濟”!嗅覺敏感的投資者又聞到了政策的氣息。

這次會議的主要看點,我們拿出來拆解一下:

1、要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並催生新型消費,使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敲黑板,大消費的機會要提前看,會不會在疫情控制後有新的政策,讓旅遊、餐飲、傳媒等行業恢復到正常水平。

2、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這是第二次在防控疫情期間提到5G了,同時也是第一次提到數據中心建設。

復甦消費還需時日,但基建是可以說搞就動手搞的。而5G和大數據這類的新基建,本身也是基建+科技的屬性,會更容易被市場聯想到。


這一輪行情絕對是猜頂投資者的噩夢!年後二月份第一波上漲是龍頭板塊一路幹到底,三月份這一波則是以板塊輪休的方式代替指數大休,每天賺錢效應都維持的非常好,上百隻個股漲停,幾百只個股漲幅超過5%,踩穩輪動的人非常舒服,哪怕是持有滯漲股不動的人也有收穫,關鍵是每天跌停板還很少,甚至沒有,也就是說風險都是可控的,錯過了機會卻是可惜的。


這讓看指數猜頂的人有點難堪,心態多半不好,一旦忍無可忍追熱點,咣噹,給你了!板塊輪動了。就比如新老基建炒了好幾天,昨晚政治局會議再傳出利好,今早不少人看消息追進新基建,結果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股票衝高回落,而另一邊大金融、大消費風生水起。


一、權重藍籌日內放量上漲,上證50領漲,漲幅2.4%


受①傳聞市場要降準降息與②昨天美股各指數漲幅4%影響,今天市場大指數、權重板塊成交量明顯放大,推動上證50今天領漲眾指數,漲幅2.4%。北向資金今天流入明顯增多,達到60億,其中滬港通流入40億。恆生指數也在漲了2%,情緒明顯改善,資金流勢體現出“重藍籌,輕成長”的日內風格。


另外創業板今天漲1.8%,創業板第一大權重養豬股溫氏股份今天漲9.84%接近漲停,科技今日整體弱於大盤藍籌。今天市場跌的600個公司基本都是一些科技股。


實際上這幾天市場利率確實在快速下降,10年期利率從2月20日的2.94%,半個月時間裡直接掉到了2.7%。


二、日內藍籌強、成長弱,科技受公募ETF主動限制規模消息影響


盤面上今天豬肉板塊早盤走強,午後維持高位震盪;受昨天新基建新聞刺激,特高壓高開後也高開高走,全天維持高位震盪。白酒板塊今日緩慢走強,農業板塊集體走強。券商板塊午後走強,繼續推動指數向上。


今天整體上證強於創業板,創業板為主的5G和雲計算同是“新基建”熱點,但今天只是高開低走。易方達科技50ETF自己主動降低規模的新聞也對科技股造成了影響,消息具體是:


科技類ETF首次在發行層面主動限制規模,易方達中證科技50ETF將募集規模上限控制在15億之內。


這不免讓人聯想監管預期,公募一直是靠規模賺管理費的,自己限制自己規模?難道是為了“更長期健康發展”?作為市場頭部機構,主動給科技ETF降溫?


三、今天市場情緒高開高走,明天可能出市場情緒拐點


今天市場情緒指數在昨天溫和回暖的基礎上,直接開在高點,然後一路向上,明天可能會把市場情緒帶入高潮,這邊創業板也可能會形成階段雙頂,到時候大家注意關注一下。


強勢股板塊中,今天特斯拉的和勝股份12天9板,仍然是市場高度最高的人氣龍頭,另外口罩的道恩股份10天8板,口罩的克勞斯、基建的宏潤建設7連板,口罩的搜於特8天7板緊隨其後。再後排基建的保變電氣6連板、基建的交建股份7天6板;抗病毒的海特生物、口罩的國恩股份5連板。保證了高位強勢板塊的陣容不斷擴大。


四、成交量放大,市場方向問題逐漸明朗,但誰才是之後市場資金主線仍需要觀察


今天的市場,成交量似乎已經解答了近期方向的問題,如果沒有大的利空,市場應該溫和放量、震盪向上。但是究竟之後誰才是市場資金的主線這個問題仍然讓人難以回答。


但上證指數今天到了3071點位畢竟在阻力位附近,3000這個位置從去年2019年5月到現在已經10個月了,不是拍腦袋就能突破了的。


五、震盪市該怎麼辦,“蹲坑”低估為上,“追漲”操作為下


今天很多人小夥伴來問我,我重倉了創業板,現在是不是要換藍籌權重這些?


我是這樣想的,大家糾結的點主要是2個:


1. 今天權重板塊很強到底有沒有持續性?


2. 以及科技股調整後7個交易日的弱勢糾結走勢,之後到底還行不行?


這兩個靈魂問題,目前還難以下定論,快速判斷出之後一段時間的中期風格大小切換一定會越來越明顯。我覺得我需要觀察等市場風格進一步明朗。


“震盪”中的走勢,都只是前一段行情走勢無法持續的“結果”,也就是說要把上一段趨勢行情的“慣性”衝消掉。


而不是下一階段趨勢行情開啟的“原因”或者風格轉換的“信號”,所以沒有明確的信號出現前,不能直接給未來市場風格的主線下判斷。


所以板哥我的建議是,倉位不要急於大小切換,這時候很容易蒙錯,還是均衡配置,等市場風格進一步明朗時,再做決斷不遲。


震盪中的策略一向是尋找低估“蹲坑”,而不是什麼漲追什麼。


這時候輕舉妄動跟隨追漲很容易反覆啪啪打臉。


即便之後會出現大小高低切換,創業板也應該有個B段反拉,衝一下到前高才比較合理,到那時換倉不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