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岸瑛:傳統復興要落實到日常生活和感性認知層面

觀念中的水墨 2008-2019 | 陳岸瑛:傳統復興要落實到日常生活和感性認知層面

《庫藝術》十年學術研究文獻叢書之《觀念中的水墨2008-2019》正在籌備、編輯之中。在系統呈現十年來最具代表性的水墨藝術家個案之外,在此書中我們也將對2008-2019年以來,《庫藝術》所關注和發表過的水墨文獻做編年史梳理,摘取、收錄其中重要的與水墨有關的學術觀點以及文論,力求在《觀念中的水墨 2008-2019》圖書中呈現一條不斷變動卻又具有潛在延續的十年水墨“問題史”。

我們也將陸續把不斷最新整理出來的歷史文獻擇其摘要在網絡上予以推出,其中有的觀念歷久彌新,有的已被歷史所忽略,有的文章則因時代語境的變化,在今天讀來略感隔膜,但那的確是一段歷史的真實見證。通過這些文字和觀點,讀者們可以在自己心目中構建起一個十年來中國當代水墨髮展的整體圖景。

观念中的水墨 2008-2019 | 陈岸瑛:传统复兴要落实到日常生活和感性认知层面

陳岸瑛

CHEN ANYING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繫系主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傳統工藝與材料研究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世界藝術史研究所副所長,吳冠中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任《裝飾》副主編。

傳統復興要落實到日常生活和感性認知層面

陳岸瑛專訪

(2018年 發表於《庫藝術》第60期專題“迴向傳統精神深處的現代性”)

庫藝術=庫:我們曾經認為高度的科技和物質文明能夠給我們帶來自由,而隨著現代性的危機,比如自然環境,城市病,虛擬化等等問題的凸顯,這一點正在變得愈加渺茫。針對於“現代性”所顯現的弊端和反思,您認為東方文化在今天是否可以發揮其更加重要的補充和糾正作用?

陳岸瑛=陳:現代化起源於歐洲,早在19世紀初就出現了德國浪漫主義這樣反現代性的文藝思潮,西方人對現代化的警惕比我們早,在保存傳統文化方面比我們做得成功。什麼是東方文化?有待我們在社會實踐、文化實踐中重新建構。19大報告說得好,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是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當今中國正在進行這方面的社會實踐,可能還需要10年才能見成效。

庫:“傳統”的固化陳舊曾經為熱衷於現代和創新的藝術家們嗤之以鼻,但那並非傳統的本來面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越來越發覺傳統似乎仍然有待重新發現。您認為傳統中是否有適合今天再度闡發的現代因子?

陳:當然有了。但是傳統不是在故紙堆中、通過想象和談論可以建立起來的。傳統是否存在,在於是否在活態中傳承和創新。除了極少數人的傳承守護,更需要有人去接受、欣賞,在廣闊的社會領域開展多種多樣的實踐和探索。過去用搪瓷缸喝大碗茶,今天用柴燒的杯子喝老樹茶,在我看來,這就是傳統復興的一種表現。人們通過身體感官發現,坐高鐵、開奔馳寶馬,與用紫砂壺喝茶並不矛盾,傳統與現代並不必然矛盾。在消費升級的過程中,採用天然原材料、以傳統方式製作、有歷史文化內涵的傳統工藝產品越來越受人們歡迎,節日民俗、歌舞表演類的非遺也有復興的趨勢,這都是我們這個時代所經歷的“傳統”,我想,這種落實到日常生活和感官層面的傳統,和80、90年代那種坐而論道、誇誇其談的“傳統”不太一樣。

庫:“傳統”與“現代”,“西方”與“東方”,是這一百年來中國文化人思考、判斷、分析文化藝術命題的基本座標,“現代”和“創新”也是藝術家們所追逐的對象。而這一點在當下似乎正在改變,人們對於藝術背後的文化脈絡和精神價值重新變得重視起來。您怎麼看這一現象?

陳:在我看來,偉大的藝術作品的誕生過程,是一個從資源聚集到能量轉化的過程。依賴於單個人進行的創新是單薄的。好的藝術家善於調動歷史的、社會的資源,來為“創新”服務,例如徐冰。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藝術家意識到這一點,這可能就是您所說的“人們對於藝術背後的文化脈絡和精神價值重新變得重視起來”。

庫:“傳統”與“現代”之分,在當下是否不再重要?

陳:傳統和現代這對二元概念,至今仍有使用的價值,但是過去所建構起來的那套二元對立的大道理卻成為思想和實踐的障礙。在文化藝術界,在討論傳統和現代的關係時,大家表面上都在拋棄二元對立式的思維,但是對於“傳統”仍然有很多刻板印象,並不真心相信傳統可以被激活、可以具有當代價值。

观念中的水墨 2008-2019 | 陈岸瑛:传统复兴要落实到日常生活和感性认知层面

杜大愷 青山如屏迎人立 250㎝ X 237㎝ 2012

庫:當下有一些水墨藝術家,他們並不聲言恪守傳統,而完全憑自身體驗和感受與古人對話,以個人的方式重新發現傳統。因此他們的藝術可以做到既具傳統韻味,又有當下經驗,具有真實的力量。您是否認為這是一條具有可能性的探索之路?

陳:在對待傳統的問題上,我覺得首先需要區分的是“談論”傳統還是“做”傳統,是在“談論”文化還是在“創造”文化。眾所周知,一個沒文化的人可以談論文化,一個對傳統毫不瞭解的人也可以談論傳統、自稱在“弘揚”傳統。我們每個人都有知識侷限性,對傳統不可能全面地瞭解,而只能結合自己的能力和專長,從某個側面與傳統相遭遇,這大概就是您所說的“憑自身體驗和感受與古人對話,以個人的方式重新發現傳統”。在我看來,這不僅是一個主觀的體驗和感受的過程,更是一個求知的過程。傳統文化被打壓了那麼多年,存在著大量的知識斷層,對於傳統,我們都需要補課。

庫:從另一方面來說,隨著日益頻繁的東西文化交流,中國的藝術家也渴望在世界上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非僅僅處於一種陪襯的地位。因此,這種對於自身文化話語權的尋求是否也促使今天對於傳統的再度強調?

陳:您提到了日益頻繁的東西文化交流,這個提得好。18世紀在歐洲流行的中國風,是在缺少面對面交流的情況下,西方人通過消費中國出口商品而展開的東方想象。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前衛藝術,也是在缺乏充分交流的情況下進行的西方想象。重要的事情不在於是否具有民族自我意識,而在於是否進行了充分的交流。歐亞大陸數千年來一直在交流,中西融合的藝術形態古已有之,一些學者主張要原汁原味地保護民族文化的DNA,這是一種缺乏基本歷史常識的主張。至於說“話語權”,這個倒的確是需要去爭奪的。但是,要想把文化的話語權從西方奪過來,第一不能只喊口號,第二不能只強調中國特色,而應該努力創造出具有切身感染力的普世價值。

庫:

傳統並非固化的符號,而自有其流動生長的軌跡。今天,作為一個完整的自給自足體系的“傳統”已然消失殆盡,今天無論出於何種目的重提傳統,無論接續或發展,您認為是否還有可能?

陳:這是有可能的。但我覺得傳統的復興,不能靠背幾本古書,而應該首先在物質文化上做文章,例如,研究一下古法造紙和雕版印刷。接續傳統,需要首先從山川、文物、歷史建築、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可見、可觸摸的方面做起。

庫:當代藝術更加強調語義的針對性,追求語言的新銳與觀念的獨特性,在您看來,如何在將傳統元素向當代語言轉化的過程中,避免其走向一種標籤化的國家元素?

陳:我反對把傳統看作是一種碎片化的“元素”。20世紀80-90年代,在中國藝術和設計中出現的“傳統元素”,多數是在傳統斷裂、對傳統缺乏深入認識的情況下發生的。這倒不能歸咎於藝術家對觀念性的追求。如何實現您所說的“向當代語言的轉化”?我想起陳嘉映先生的一句話,他要教會西方哲學說中國話,說我們今天的大白話。藝術家無論是轉化中國傳統還是西方傳統,最終都要說人話,說日常語言。無論是在哲學寫作還是在藝術創作中,翻譯體、八股文都是最糟糕的。

观念中的水墨 2008-2019 | 陈岸瑛:传统复兴要落实到日常生活和感性认知层面

劉巨德 守夜草 179×96cm 紙本水墨設色 2010

庫:藝術批評是藝術發展很重要的支持力量,而對於具有東方文化特色的藝術,我們的批評似乎不是囿於古代畫論,就是套用西方現代藝術理論,似乎很難找到屬於今日東方藝術的自身批評話語,您認為這是否也是阻礙今天藝術發展的重要原因?

陳:這個倒是。復興傳統,不是復辟也不是倒退。迴歸傳統的過程,是一個重新認識自己,打破現有思想侷限的反省和求知過程。藝術從表面上看是風格樣式,從深處來看都是觀念、知識。在我看來,要建立一種新的遊戲規則和評價標準,首先需要更新知識結構、在知識系統上進行新的建構。如果談來談去還是意象和抽象,那還是在原地踏步。藝術批評需要建立在藝術史和藝術哲學的基礎上。

观念中的水墨 2008-2019 | 陈岸瑛:传统复兴要落实到日常生活和感性认知层面

王舒野 2007繪作 (12) 124x95cm 鉛筆、色鉛筆、粉彩、紙 2007

《庫藝術》十年學術研究文獻叢書

《觀念中的水墨 2008-2019》

THE NEW CONCEPTS IN CHINESE INK ART 2008-2019

·一部十年水墨研究重要文獻

繼《窮盡一生亦不過無限接近》之後,《庫藝術》推出的又一本十年學術研究文獻,力求從“觀念史”的角度考察十年來當代水墨領域中的全新推進與創見,構成一幅中國當代水墨十年來發展演變的整體圖景。評估、梳理、收錄 2008-2019 年在當代水墨領域中提出的重要觀點與問題意識,並以時間線索予以串聯,構成一部不斷流動相互影響卻又參差交叉的觀念生髮的現場。

·學術專題文論

將收錄:張曉凌、高千惠(中國臺灣)、賈方舟、峰村敏明(日)、千葉成夫(日)、沈語冰、顧丞峰、朱青生、賈廷峰、張頌仁(中國香港)、王春辰、夏可君、王南溟、彭德、張維、皮道堅、阿克曼(德)、陳孝信、陳筱君(中國臺灣)、李小山…

观念中的水墨 2008-2019 | 陈岸瑛:传统复兴要落实到日常生活和感性认知层面

專家陣容

·藝術家個案樣本

本文獻叢書著力收錄,推薦中國最具代表性當代水墨藝術家個案,他們在 2008-2019 年間——針對當下語境,提出全新的個人觀念並發展出獨特藝術語言;在新的問題意識下,從水墨文化中提煉出全新的藝術方法論;在當代藝術與水墨傳統的融合、嫁接上提供有價值的思路;對於水墨文化在今天的使命和獨特價值有宏觀深入的思考;作品觀念、圖式為業界普遍認可,成為討論今日水墨問題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

·水墨新銳藝術家

在《觀念中的水墨2008-2019》叢書中將專闢板塊“黑白立場——最值得關注的水墨新銳藝術家”,以個案形式呈現近年來最值得關注與推薦的水墨新銳藝術家。

加入《庫藝術》會員

JOIN MEMBER

享受全年訂閱,全店文獻折上折

更多線下活動免費參與

首批會員特惠期

2020年1月20日-3月19日

观念中的水墨 2008-2019 | 陈岸瑛:传统复兴要落实到日常生活和感性认知层面

會員福利

Membership

  • 立刻免費獲取《庫藝術》主題新一期學術刊物(或享受全年訂閱);

  • 享受超級優惠,重要文獻書籍刊物,畫冊,衍生品折上折;

  • 搶先獲取新書推薦及知名藝術家藝術動態和文論,微信專員一對一發送您的手機端;

  • 與藝術家及志同道合的朋友面對面交流,參與豐富多彩的展覽,交流及線下活動。

《庫藝術》之友

观念中的水墨 2008-2019 | 陈岸瑛:传统复兴要落实到日常生活和感性认知层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