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不想生鏽|AP汽車製造

■編譯:Bright


對於汽車而言,腐蝕仍然是質量和保養不佳的標誌,OEM廠商為防止氧化產物所做的努力也相應地很大。


大眾不想生鏽|AP汽車製造

▲在注蠟系統中,有360升的熱蠟流入車身外殼的空腔中。圖片:大眾

水和塵土,霜凍和高溫,鹽和泥漿:在保證腐蝕防護方面,全球汽車製造商的生產網絡面臨不同的外部影響。現在,生鏽的問題似乎從公眾視線中消失,但仍需要不斷髮展。

大眾汽車車身開發主管約翰內斯·內夫特(Johannes Neft)概括地說:“如果車輛發生腐蝕,實際上為時已晚。” 需要避免付出昂貴的保修費用,這就是為什麼OEM的腐蝕防護對開發、測試、生產和質量保證提出同等要求的原因。

只有在相互作用下,才能提高對當前系列產品的認識,涉及到壓力機中有問題的刀刃或油漆車間中不清潔的精細接縫密封件。因此,自2014年以來,大眾汽車在47個集團工廠中的每一個都僱傭了一名腐蝕經理。

全自動腔體保存

40多年來,這家位於沃爾夫斯堡的汽車製造商的最終保護過程包括通過用熱蠟注滿白車身來保護型腔。大眾汽車的所有工廠都使用的專利工藝,沒有其他製造商使用。

近360升的熱蠟像水一樣從被加熱的車身外殼流回到下層的水箱中。最後殘留的蠟從車輛上滴落,地板上形成由蠟製成的白色石筍。在門檻和空腔中,只有一升多一點的蠟水作為十分之一毫米的薄保護膜。

車輛傾斜後,在門的最終腔體保存。這曾經是手工完成的,自去年以來,該步驟是通過全自動機器人完成的。從財務角度來看,這項創新迄今為止,僅在另一家品牌工廠使用,應該在兩年內得到回報。

但是,這種密封並不是防止門生鏽的唯一措施。因為主題已經在設計中起作用。切割時鋅塗層的最小損壞以及窄邊緣上的粘合性較差的KTL和清漆層需要特別複雜的保護,其形式是摺疊環的完全粘合以及摺疊邊緣的PVC精細接縫密封。

這意味著在窗戶密封處進入車門內部的水可以通過排水孔逸出,而不會在所謂的溼室中引起生鏽。大眾汽車還試圖通過有針對性地確定車身以及內飾和附件的形狀和設計,以建設性的方式防止進一步的攻擊表面。

除此之外,在開發的早期階段已經進行了模擬,其中旋轉的石頭導致側裙和門區域的“自投擲”。“汽車不能傷害自己。這是我們在技術開發中特別重視的一點。“大眾汽車防腐主管Rubin Rahn解釋道。出於這個原因,設計師和技術人員經常在設計由PVC層保護的門檻時尋求妥協。

電動車型的挑戰

除了諸如2003年以來一直使用的大型塑料車身底板飾板之類的改動外,特別是對小創新的改進還應有助於質量保證:封閉的車牌燈,門縫中的門檻臺階防止法蘭下方進水,或在A柱與擋泥板之間的防水硬質塑料鎖定部件,安裝在所有較新型號中。

但是,車型的電氣化帶來了新的挑戰。隨著基於模塊化電驅動系統(MEB)的ID.3的開始生產,完全密封的車身底部在大眾汽車首次亮相,因為車軸之間的高壓電池需要特殊保護。

鋁蓋設計用於將其從底部屏蔽,在發生側面碰撞時保護混合門檻,並補償其高重量。CW塑料覆層覆蓋了前後區域。門檻的內部區域特別成問題,因為中空的型材由輕質鋁擠壓型材組成,並被一層鍍鋅鋼包圍。鋁和鋼的不同電勢有利於腐蝕。

不含填料的塗裝工藝

表面和加工技術的進一步措施涉及塗料結構。為了對車身進行預處理,首先要塗覆結晶的磷酸鋅層,該層充當陰極浸塗(KTL)的底漆,因此是腐蝕防護的基礎。

自2013年以來,已預先模擬了這種KTL塗層工藝,以確保KTL盆地中的所有型腔被完全均勻地淹沒和潤溼。下一層由填充物組成,填充物是彈性粘合劑,旨在防止斷裂點到達KTL層。然而,包括大眾商用車在內的汽車製造商越來越多地採用緊湊型塗裝工藝而無需使用填充劑。

通過這些過程,底漆直接塗在KTL層上,這就是為什麼必須將填料的保護性能整合到其中的原因。賦予顏色的底漆和光澤清漆最終形成最終的面漆,這應確保紫外線,石屑,劃痕,機械應力和環境影響(例如樹脂或鳥糞)的破壞作用盡可能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