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原因使隋煬帝斷送了剛剛完成大一統的隋朝?

非想


隋煬帝還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帝王,但因其好大喜功,而且荒淫無度,最終導致了國破身亡。

01

隋煬帝開拓西域,三徵高麗,修築長城、大運河,雖說好大喜功,但並不足以導致滅國。

公元605年,隋煬帝繼位第一年,四處用兵擴張的野心就激發出來。當年出兵擊敗了北方的契丹,這讓隋煬帝信心倍增。

兩年後,隋煬帝派兵打敗了西突厥處羅可汗,擊敗吐谷渾,開始經營西域。

公元610年,隋煬帝在洛陽用大演百戲來招徠西域商人,前後長達一月之久,免費供應吃飯、住宿。隋煬帝賺取萬國朝拜的虛榮,西域商人賺取了足夠的銀子,這就是典型的朝貢貿易。除了博取了名聲之外,對於隋朝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利益。

出於同樣的目的,隋煬帝大規模征伐高麗。

公元607年,隋煬帝巡遊到東突厥,見到了高麗使者,就想讓高麗王高元到隋朝朝見。由於高麗與突厥有軍事聯盟,攝於突厥軍威不敢答應,隋煬帝就以此為藉口出兵高麗。

據史料記載,公元612年,經過幾年的準備,隋煬帝派遣三十萬大軍征伐高麗,結果半路上遇到埋伏,最後僅有二三千人返還。

第二年,隋煬帝繼續征伐高麗,後方楊素的兒子楊玄感反叛,洛陽被重兵圍攻。隋煬帝急忙撤軍回援,大量軍事物資都丟棄在了半道上。

613年,隋煬帝繼續伐高麗,在平壤附近大敗高麗軍。高麗王大為恐懼,遣使請降。隋煬帝許之,遂班師回朝。

隋煬帝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為得就是讓高麗表面上服氣,除此之外,幾乎沒有實質的意義。

從大業元年(604年)到大業六年(610年),開始開發大運河,先後調集河南、河北、淮南、淮北、江南諸郡的農民及士兵三百多萬人。其間還在榆林(今內蒙古托克托西南)以東修築長城,兩次調發徭役一百二十萬,役死者過半。

總計在十餘年間,被徵發的民工不下一千多萬人次,平均每戶就有一人,造成“天下死於役”的慘狀。

公平而論,隋煬帝開發西域,征討高麗,修築長城、大運河,都是很有必要的形象工程。但也不是絕對亟需的工程,大量的徭役及財政負擔,超出了國力、民力,導致了社會矛盾的激化。

這可以看做是隋煬帝好大喜功,儘管民怨沸騰,但並不足以導致其滅亡。

02

荒淫無度才是隋煬帝滅亡的根本原因。

隋煬帝繼位後,年年出巡,曾經三遊揚州,兩巡塞北,一遊河右,三至涿郡,在長安、洛陽之間來回頻繁巡視,更是司空見慣。

隋煬帝從京城浩浩蕩蕩巡視天下,其意義巨大。對於幾百年分裂狀態下中國,宣示皇威浩蕩,展現大一統朝廷的威嚴,至關重要。

但每次出巡都大造離宮,興師動眾,規模龐大,耗費巨大。

仁壽四年(604年),為了開掘長塹拱衛洛陽,調發山西、河南幾十萬民工;次年營造東都洛陽,每月役使徭役多達二百多萬人。

為了滿足其荒淫無度的生活,在各地大修宮殿苑囿、離宮別館。隋煬帝經常在月夜帶領宮女數千人遊西苑,巡遊江都時,率領諸王、王妃、百官、宮女等多達一二十萬人。所過州縣,五百里內都要貢獻食物,揮霍浪費可想而知。

幾百年的分裂局面,經過隋初幾十年的恢復發展,經濟實力得到了極大地提升。其中,隋煬帝的功勞不可否認,這也是他有本錢到處折騰的根本原因。

然而,物極必反。不管你有多大的能耐,不加節制的折騰下去,最後只有一個結局,那就是覆沒。

大業七年(611年),王薄首先率領民眾在長白山(山東章丘東北)起義。隨後,劉霸道、孫祖安、張金稱、竇建德等紛紛響應。

農民起義很快就遍佈全國。楊玄感也在黎陽起兵,李淵在晉陽起兵反隋。

此時的楊廣不是積極採取措施,處理國內矛盾,而是跑到江都,命王世充繼續挑選美女充實後宮,每日酒色取樂。經常引鏡自照,對蕭後和臣下說:

“好頭頸,誰當斫之!”

大業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發動兵變,就把隋煬帝的頭顱給沒收了。

不管最終是誰砍下了隋煬帝的這顆好頭顱,但根本而言,還是出於玩得太嗨,超出一般帝王娛樂的限度。

玩玩沒有不可以,但玩大了就容易出問題。儘管隋朝的滅亡有許多具體的原因,但隋煬帝荒淫無度,在晚年懈怠政事,是其根本的原因,終究還是自身出了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