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字帖中学到书法家的笔法?

叶昌辉


如何从字帖中学到书法家的笔法?这个问题很好,也是很多学习书法的朋友关心的。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探讨:一是,什么是笔法?二是,如何学习书法家的笔法?

什么是笔法?

如果只从字面上来理解的话,就是用笔书写点画、文字时的运笔方法,诸如:中锋、侧锋、偏锋、露锋、藏锋、回锋、衄锋、挫锋、裹锋、绞锋、逆锋、顺锋等,其他还有提、按、转、折、轻、重、疾、涩、驻笔、连带、曲直、方圆、内擫、外拓、擒纵等等。

这么一说有没有被吓到,这么多的笔法怎么学啊?

笔法虽多、繁复异常,然各种笔法自有其途,盖书家、书体之不同,则笔法不同也。前人曰:“作书贵用中锋”,如理解成“笔笔中锋”则谬之千里。写篆籀之书,或许要笔笔中锋,若各家书体具是笔笔中锋,则其所书呆板拘谨、毫无生气可言。

如何习得字帖之中书家之笔法?

若想习得名家法帖之笔法,惟临帖也,别无它法。赵孟頫说过:“学书当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意。”

刚开始临帖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形似,只有形似了,你才能领悟到古人笔法的运用。如果你写下来点画的形质都不对,说明你的笔法错了。临帖的时候,把自己当成字帖中的书法家,观察。琢磨他是如何起笔的,下笔之后如何行笔的,收笔的时候又是怎么收笔的,转折之处是放笔还是圆笔,如何用笔才能有这样的效果等等。

好比上图的颜真卿的《勤礼碑》,画红线的转折之处和画蓝线的转折处,笔法处理就不一样,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自己多试试,就能体悟到了。

临帖的时候,如果笔法不对,一是你写不出字帖中点画的形质,二是你会感觉运笔不舒服。例如上面这个是孙过庭《书谱》中的几个字,其中画红线的转折处用笔,我的理解就是他是使用翻笔才会有这样的效果,翻笔之后还是中锋用笔。蓝线的转折处,则是行笔到达位置之后折笔向下,这个时候如果不用折笔用翻笔就会很不舒服的感觉。

临帖不是一味地临,一定要和读帖结合起来。通过反复地玩味、读帖、琢磨,把自己想象成古人,想象书家的笔是如何在纸上展现出来这么美妙的作品。

另外我们要注意的是,有些字帖是碑刻拓印下来的,碑刻字帖会在刻碑时失去一些真实地笔迹,这个时候我们要“透过刀锋看笔锋”。结合古代书家的一些墨迹作品,来互相参考,或者是同时期的其他书家的墨迹作品,来研究他们的笔法。

赵孟頫说过:“用笔千古不易”,我们明白书法家的笔法是如何使用的之后,还要通过大量的练习,让自己掌握这种笔法,这才等于学会。


翰墨今香


“笔法”又称“用笔”、“运笔”,是书法学习和创作的关键。

人们很难给笔法一个确切的定义,通常概括为:“用笔可作广义和狭义的两种解释。

广义的是指使用毛笔的方法,狭义的是指字中点画的写法。”

千百年来,人们的审美习惯认为:

具有质感与力度的点画是富有艺术魅力的。

质感,即点画给人的形状感觉。

力度,则是指点画深入纸内凝重沉实的感觉。

那么,具有质感与力度的点画是如何实现的呢?

历代书法作品,以字体论有篆、隶、楷、行、草之分,以书体论有钟、王、颜、柳等之别,其用笔均遵循一个共同的原则:中锋用笔。

(中锋用笔就是笔锋在运行中处在点画中间,墨汁由笔锋注入纸面后,向两边洇化,中间浓而两边淡,使线条呈现力体感。)

如何做到中锋用笔?

其要求为:

首先执笔要正,执笔正,锋自然正。

其次注意提按顿挫的运用。

在书写中,一经落笔运行,笔锋就会偏向运行的反方向,此时若不加调整就直接转向,则会出现偏锋。因此,在转折处必须调整笔锋。

提按,提是提起笔杆,靠毛笔自身的弹性使笔锋回复到正中的位置;按是在提的基础上,按下笔锋,转向写下的笔画。提按是保证中锋运笔的重要手段。

顿挫,顿挫动作仿佛盖印,需要向四面转动用力,在转动中使笔锋得以调整,复归到垂直位置。

总之,用笔的关键是用锋,用锋的要求是对中锋的把握,而把握中锋,提按顿挫是至关重要的。

依照以上要点进行科学的练习,掌握所临范帖的书家笔法将不再难事。


书法有云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如何从字帖中学到书法家的笔法,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弄懂了再去临摹,一定会如虎添翼。通常来说,书法家的笔法之妙体现在起笔、行笔、收笔、提按、转折、变化等方面。

下面我以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中的三个字为例,来具体讲解说明:


1、夫字

如图,这个字的笔法主要是中锋用笔,无一处侧锋。横画起笔以一点落笔,调整笔锋向右行笔,第二笔露锋入纸,显得很轻盈,最后收笔向下引,与下一个字相呼应。


2、怪字

如图,这一个字中锋、侧锋并用,显得笔法更加丰富、变化多姿。竖画起笔用侧锋,形成一个刀切面,干净利落;偏锋向下,形成墨色一边浓一边淡的效果;第二笔起笔以点入纸,行笔到右边时有三处提按变化,而不是没有变化的线条。


3、极字

这一个字也是中锋、侧锋并用,写得非常精彩。第三笔起笔用侧锋,右边一撇的收笔处也用侧锋扫出,如果是用中锋出尖,则会显得油滑;最精彩算最后一横画,先重按后轻提,中间形成“竹节”一般的变化,这在《书谱》中常见,称为“节笔”。


通过这三个字的讲解,麓风轩将如何从字帖中去学书法家笔法的基本技巧已经分享出来,希望读者朋友们用心体会,定会有所悟、有所得。


更多书法技巧与精彩内容,请关注【麓风轩】

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麓风轩


这个问题太难说清楚了,笔法相传自晋唐之后就失传了,N多书家探索至今,但几乎无人能触摸到其精髓,同样一本碑帖,仁见仁,智见智,就个人自学体会而言,接触书法艺术也有段时间了,各种干货理论、视频也看了不少,但收获不大,甚至更迷茫,有些可以借鉴,但更多的是要学书者自己去探索古法,光靠拿来主义是行不通,在书道上也走不远的,至于究竟什么是笔法?我也不明白,各种资料讲解分析,从各种角度几何数理来阐述,说得玄之又玄,然而并没几人能达到传说中的高度,几乎是以现代的审美观来研究,而得出的结论,依此书写的作品的表现力丶神韵符合当今的美学,况且艺术具有时效性的特点也决定了遗留下的神品极难复制,只能望洋兴叹,也只有欣赏,这也是书法这种艺术魅力令人神往,顶礼膜拜,使很多人去研究去探寻学习的根本。不请自来,一家之言,相互交流。






An风的轨迹


首先,你得有一支好笔。文房四宝,相互相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