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外圍增量資金速度在加快,大舉建倉低估值藍籌


今天市場在周邊股市全線反彈帶動下,呈現了強勢上漲的格局。所以目前從全球市場的視角來觀察,到底是中國在帶動全球市場同步上漲,還是全球市場在影響中國A股形成上漲?這個問題恐怕我們需要換一個角度來看。

昨晚在資本圈中,我詳細分析了在疫情下全球資本大變局的情況。我對比了中美兩國市場,目前A股市場是在3000點附近,美國納斯達克市場是在30000點下方,也就是29000多點這個位置出現了急跌,跌幅程度最低探到了24000多點。

所以美聯儲突然降息50個基點,導致目前的市場形成了一個快速反彈。我想這種反彈可能是在美股高位衝高回落後的一個終極性反彈。美股真的想要重返30000點大關,其實還是有相當難度的。一方面是疫情現在進一步擴散,沒有得到迅速控制,並且沒有采取隔離有效的防護措施。所以它降息的動作能不能有效遏制美國三大股指的下跌速度以及長期資金衝高卸貨的願望。


A股外圍增量資金速度在加快,大舉建倉低估值藍籌

所以這個問題需要做進一步觀察,一旦美國出現震盪風險,全球股市勢必要跟隨其同步震盪。現在就要問,如果全球股市都出現較大波動,A股市場要不要重新回到3000點下方?我想這個問題實際上從最近幾天市場中主力結構的持倉變化,能夠看出一些端倪。第一,我們發現最近隨著成交量逐步放大,連續萬億成交量的出現,中國低價值藍籌股票開始出現增量資金的拉高建倉動作。

大家可以從前面的大金融概念到後面的房地產基建,到今天的農業,所有低估值、低價格的股票均受到新多主力的強勢追捧。也就是說在3000點上下,我們發現,連續十幾個交易日萬億級別的資金不完全都湧向中小創的上市公司,而更多的是在低估值藍籌中大舉建倉,很多股票在主力拉高建倉的過程中,漲得又快又急,逼空上漲的態勢非常明顯。這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在美股資金出現高位不穩定性,並且資金外流的情況下,A股外圍資金的增量速度在進一步加快。

所以在中美股市形成對比的過程中,我們明顯可以看到,高中國10倍之上的美國股市風險係數更大,而在底部區域呈現了10年震盪的A股市場,機會顯得更大,所以我想這就是資本大變局可能要發生在2020年的一個重大信號和趨勢。

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在想疫情下的A股市場很可能在全球市場遭受到疫情影響,形成較為震盪的環境下,有可能給我們一次突破性的機會。也正是在這種良性的預期下,跟隨著中國資本市場戰略改革的步伐,很可能會引發中國藍籌市場行情。

所以昨晚的資本圈中,我大膽提出,大家對於低估值藍籌股一定要大膽在底部建倉,如果你相信中國,就請你做多中國。好多投資人說,低估值藍籌股跟高科技成長股,到底哪個類別更值得我們關注,這是中國投資的兩條主線。這是我在兩年前就跟大家提到過的,我認為在中國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既不能喜新厭舊,也不夠單一選擇其中之一,因為這兩條主線會成為A股市場一個蹺蹺板效應,也就是說我們一定要跟隨做多主力的節奏和他們建倉的策略,調整我們的投資策略。

如果是科技股行情,我們當然要重點投向科技股。但目前科技股已經從去年的7月到今年的2月形成了一次強勢上漲動能,很多科技股的泡沫也已經呈現出來了,隨著年報披露,我們認為科技股中場休息的時間即將到來。在A股

3000點這個位置,2020年作為中國金融改革開放的元年,最有底氣和做多力量的還是來自於這些低估值藍籌股。這些股票隨著國家國資改革不是逐步深入,而是快速推進。

我們會發現很多低估值、低價格的股票最近漲勢都是以75度上漲的態勢形成逼空上漲。所以你反過來你再看看,昨天我說就在上週三的資本圈中,天瑞還在跟大家共同探討,是不是要關注一下中國交建中國鐵建?我還特地舉例了,泰達股份,每次一個行業板塊要崛起時都會有一個龍頭。隨著金融快速的回暖,地產在今年一季度也呈現出彈性政策所帶來的預期性上漲。接下來的大基建、大農業等低估值藍籌,將會在3000點上方發揮重要的助推作用。

所以這些個股應該說它們的價格都很低。做多主力一定會因為價格低,而在這些個股上加大投資力度。雖然這些個股市值比較高,這也正是A股市場可能會脫離3000點到達更高目標點位的重要推動力,因為他們鎖定的籌碼和權重比例都是較高的。所以萬億級別的資金每天不斷向市場流入時,大家一定要關注這些資金到底流向哪裡。

我堅定認為,A股市場今年是國資改革的紅利年,

大家必須在這個時候主動將資金多分配到這些低估值的藍籌股中,隨著戰略性牛市的開始,我們相信大藍籌概念,無論是藍籌科技還是藍籌消費,都將成為未來藍籌股一個最大的投資組合。

今天市場已經印證了我們前期的判斷,希望大家在目前的市場狀況下,積極大膽抄底藍籌概念,在未來市場漲升的過程中,不要追高,現在不是追高的時候,而是底部埋倉等待市場拉昇的最佳時期。

風險提示: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