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古鎮,142種姓氏,13種方言,被稱為遺落在大山裡的一個夢


一座古鎮,142種姓氏,13種方言,被稱為遺落在大山裡的一個夢


廿八都,位於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地處浙閩贛三省交界。北宋熙寧四年(1071年)江山設都四十四,此地排行第廿八,廿八都因此而得名。


素有“浙西南鎖鑰”之稱,乃歷代兵家必爭之地,這條“兵道”後來演變為重要的“商道”,並繁孕出獨特的“文道”。

一座古鎮,142種姓氏,13種方言,被稱為遺落在大山裡的一個夢


與周莊、同裡、烏鎮等著名江南古鎮相比,它遺世獨立又帶有幾分神秘,被眾多學者親切地稱作“遺落在大山裡的一個夢”。


一座古鎮,142種姓氏,13種方言,被稱為遺落在大山裡的一個夢


廿八都,也是我國唯一一個有百個以上姓氏的移民古鎮,整個古鎮姓氏有142個,方言有13種,出現了顯赫一時的“四大家族”,即金、楊、姜、曹,當地許多地名都是以姓氏來命名的,是名副其實的“方言王國”和“百姓古鎮”。

一座古鎮,142種姓氏,13種方言,被稱為遺落在大山裡的一個夢


珠坡橋是古鎮的入口,有著美麗的傳說。

相傳從前有一王子避難在此,以飼養母豬販賣小豬為生計,不料蹤跡被曝,暴君派兵捉拿王子,王子逃難,跨母豬為坐騎,逃到豬坡嶺被追兵趕上,連同母豬一起被殺,血順嶺流淌,後人流傳此事,遂叫“豬婆嶺”。

一座古鎮,142種姓氏,13種方言,被稱為遺落在大山裡的一個夢


因其名不文雅,有識之士更名為“珠坡嶺”。古鎮的人愛好唱山歌,此地也就成了“珠坡樵唱”,是古鎮的楓溪十景之一。


廿八都的建築讓眾多建築學家和歷史學家們著迷,其涵蓋了浙派、徽派、閩派、贛派,甚至西方的巴洛克式等多種建築風格。

一座古鎮,142種姓氏,13種方言,被稱為遺落在大山裡的一個夢


廿八都有孔廟、大王廟、文昌閣、萬壽宮等建築,在這些眾多的寺、廟、宮、殿建築中,以大王廟規模最大,孔廟最雄偉壯觀。

孔廟建於宣統年間整體佈局沿中軸線依次為照壁門庭、正門、前殿、天井、正殿、天井、寢殿共計三進三天井,左右為廂房,以簷廊連結,結構上,明間均為抬梁式、邊貼為穿鬥式,正殿為兩層重簷歇山頂樓閣,四面飛簷出挑,十分高大雄偉。

一座古鎮,142種姓氏,13種方言,被稱為遺落在大山裡的一個夢


文昌宮,始建於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主建築有三進四天井。雖是民間集資建造的,其建築之精美,裝飾之豪華,絲毫不亞於官方建築。


走在廿八都古鎮,隨處可感受到舊時的繁華和歷史的積澱。

來廿八都古鎮,還可觀一場木偶戲。

一座古鎮,142種姓氏,13種方言,被稱為遺落在大山裡的一個夢


廿八都木偶戲,被列入文化部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廿八都木偶戲自江西傳入,分宜黃、廣信二派,流傳於浙閩贛三省邊界的山區,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曆史。


來此處,一定要嚐嚐當地的美食。


一座古鎮,142種姓氏,13種方言,被稱為遺落在大山裡的一個夢


銅鑼糕是廿八都古鎮最出名的小吃了。

一座古鎮,142種姓氏,13種方言,被稱為遺落在大山裡的一個夢


還有豆腐腦,因添加有草木灰,豆腐腦味道獨特。

一座古鎮,142種姓氏,13種方言,被稱為遺落在大山裡的一個夢


豆腐也非常特別,有股濃濃的稻草香。

一座古鎮,142種姓氏,13種方言,被稱為遺落在大山裡的一個夢


廿八都古鎮的八大碗非常著名,曾經被選入《江南好味道》,大家也可以品嚐下。

一座古鎮,142種姓氏,13種方言,被稱為遺落在大山裡的一個夢


廿八都沒有被過度開發,古鎮滄桑又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