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虎丘山劍池上面石橋上的“對照鏡”是為誰鑿的?

跟著田哥遊蘇州,上面我們講了孫武亭,繼續開啟蘇州虎丘山之旅,虎丘劍池上面有座橋,橋上有兩口雙井,是在橋上鑿的。下面是劍池,透過圓洞可以看到池水清澈,人影也可以照見。虎丘山寺的僧人不用下到劍池邊打水,直接可以站在橋上二人同時吊水,大家叫它“雙吊桶”。是虎丘十八景之一。它的真正用途不是吊水用的,也不叫“雙吊桶”。它是派什麼用處的呢?叫什麼名字呢?請聽我慢慢道來。

蘇州虎丘山劍池上面石橋上的“對照鏡”是為誰鑿的?

蘇州虎丘山劍池上面的“對照鏡”

還是要回到春秋戰國時期的吳國,越王勾踐被吳國打敗,不僅自己作為人質,還獻上了越國的美女西施,這西施美如天仙,吳王夫差被她的美貌所征服,夫差一步也離不開西施,天天讓西施在宮裡陪著。

西施來吳國也一段時間了,天天呆在宮裡有點膩了。想到了家鄉,青山綠水,百花齊放,百鳥爭鳴,多美啊!再想想眼前只有高牆深院,好不悶人。心中的鬱悶在臉上表露無疑,夫差也察覺到了,問西施是何緣故,西施道:天天悶在這深宮內院心裡好煩,就像在籠子裡一樣,夫差答道:蘇州有的是名山,景緻又好,明天寡人帶你去虎丘山上玩。

蘇州虎丘山劍池上面石橋上的“對照鏡”是為誰鑿的?

虎丘山劍池上面的“對照鏡”

第二天,吳王西施一行來到虎丘山,西施東望望,西走走,心裡這高興勁就甭提了。對著吳王說到:“大王虎丘山不高不大,但風景優美,比皇宮裡強太多了,我不想回去了。想留在這裡玩個痛快。”吳王到:“只要愛妃高興,寡人豈有不依之理啊”。 就這樣吳王夫差和西施在虎丘山上住了下來。

一天清晨,西施梳妝打扮以後,走到劍池上面的石橋上,看見池中一汪清水,宛如一面鏡子,女人愛美,哪怕她的容貌傾國傾城也不例外。西施俯下身子望劍池,想從劍池中照自己的容貌是否端莊。吳王見此情景,急忙伸手一把抓住西施說到:“你這樣照有多危險啊,橋上沒欄杆,別掉下去了”。西施看劍池的水比鏡子還清爽,大王不讓我照,是怕我掉下去,假如這樣……

蘇州虎丘山劍池上面石橋上的“對照鏡”是為誰鑿的?

虎丘山對照鏡(鐵條是後安的)

西施靈機一動,如果在橋上鑿兩個像鏡子一樣的圓洞,從洞口望下去不就能照見人了嗎?西施把這想法跟吳王一說,吳王大喜到:愛妃不僅姿色可人,還聰明絕頂!

於是,吳王立刻命人招來二名石匠,在橋上鑿了兩個圓洞。鑿好圓洞以後,西施迫不及待去照自己的容貌,果然在水中清晰地映出自己的面容。西施又把吳王叫來,兩人同時來到石橋上,對著圓洞向下看,只見池水中清楚地泛出兩人並在一起的臉影,吳王哪個高興啊,就不提了,連聲稱讚西施的聰慧。

蘇州虎丘山劍池上面石橋上的“對照鏡”是為誰鑿的?

虎丘山劍池石橋上俯瞰劍池

這兩個圓洞不是用來打水的井,是拿來當鏡子用的,而且兩個人能同時對照,所以叫“對照鏡”。這第一個照鏡子的人是西施。

以後,凡是到虎丘山去玩的夫妻啊,情侶啊,總要雙雙對對來到這“對照鏡”照上一照,不僅增添了樂趣,同時也擁有了溫馨的回憶。

蘇州虎丘山劍池上面石橋上的“對照鏡”是為誰鑿的?

虎丘山對照鏡

來虎丘山遊玩的人別忘了來此照上一照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