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上海甲肝大流行,5個月31萬人感染……最終我們贏了!

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在湖北武漢出現,疫情隨之席捲而來全國。

對於很多上海市民來講,近半個世紀以來,最為刻骨銘心的抗疫經歷,除去2003年的“非典”,那就是1988年,上海全力應對“甲肝大流行”。

1988年上海甲肝大流行,5個月31萬人感染……最終我們贏了!

回顧32年前的這段歷史——

這場疫情由何而來?

“元兇”是毛蚶

這場疫情由何而來?

上海人偏好海鮮,醉蝦、醉蟹以及毛蚶,都曾是上海人的桌上美食。

1988年上海甲肝大流行,5個月31萬人感染……最終我們贏了!

上海人看上毛蚶,主要是為了生吃,因為一熟就沒口感了。這種吃法有好有壞,好的是圖個鮮嫩,但壞的方面在於,萬一毛蚶不乾淨,吃了要鬧肚子。

以往,上海市場比較常見的毛蚶來自於山東濰坊海域,大多以養殖為主。偏偏1988年,攻佔了上海人餐桌的毛蚶,來自江蘇啟東。

由於啟東江段靠近長江的入海口,其沿江城市和農村有大量生活汙水通過長江排洩,汙染相對嚴重。毛蚶除了肉質鮮美,還有著一個特性,就是吸附力極強。

這樣的毛蚶,不要說生吃了,就是沸水煮上45分鐘,也不能完全殺滅病毒。

1988年上海甲肝大流行,5個月31萬人感染……最終我們贏了!

果不其然,1988年1月初,上海全市因腹瀉而急診的病人就特別多,而這些腹瀉病人的飲食史中,絕大多數都吃過毛蚶。由於甲肝有兩到六週的潛伏期,菌痢則很短,這讓醫生們意識到,痢疾的流行,也許是甲肝流行的先兆。

1988年1月中下旬,甲肝迎來了大爆發。

床位告急

增加!增加!

疫情就是命令!

根據中央指示精神,上海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防治甲肝領導小組,協調全市的行動。各區政府和委、辦、局、工廠、企業、街道也成立了肝炎防治領導小組,以加強對肝炎防治工作的領導。

在上海市政府的領導下,各職能部門迅速展開各項工作。而首要的,就是收治病人。

但是,上海各家醫院當時總共也就5.5萬張病床,而甲肝病人數以萬計,且發病十分集中,即使醫院裡任何病人都不收治,騰出所有床位,也無法解決甲肝病人的住院問題。很多人天沒亮就來排隊等待診治,有的怕傳染家人,醫院沒有空床位就自帶摺疊床、被褥,來到醫院,要求立即住院。病人收治已經成為當時的突出問題。

1988年上海甲肝大流行,5個月31萬人感染……最終我們贏了!

1月24日,上海市政府召開緊急會議,會議要求大家一定要統一認識,克服困難,千方百計想盡一切辦法增設收治點,盡一切可能多收治病人。

隨後,上海一些大中型企事業單位想方設法騰出倉庫、禮堂或其他會議場所,開辦臨時隔離病房,收住本單位病情較輕的甲肝病人。另外,當時適逢中小學放寒假,有的區就把部分學校的教室改為臨時病房,一些小旅館也被要求空出客房接收病人,部分建好而尚未分配使用的住房,也暫時用來收治病人。

據統計,在防治肝炎期間,上海全市共增設12541個隔離點和118104張床位,其中衛生系統增設了243個隔離點和60434張床位,衛生系統收治甲肝患者98591人,全市共設家庭病床29338張。

衝到第一線的

依然是醫護人員

和每一次疫情一樣,32年前,醫護人員也衝到了抗擊疾病的第一線。

上海市傳染病醫院裡的陳麗萱醫生的兒子和女兒同時染上了甲肝,需要她照料,但她一心撲在醫院裡照料病人。

醫院工作人員、歸僑方群父親病危,但她為了治療甲肝病人的需要,沒有請過一天假。父親逝世的第二天,她就含著眼淚來院上班了。

後來的統計顯示,當時上海全市10多萬醫護人員中,約有6萬多人撲到了防治肝炎的第一線。

到了2月15日,上海市區甲型肝炎發病人數出現下降的趨勢。2月23日,上海市甲型肝炎發病人數已明顯下降,日發病人數比最高的日發病人數下降了80%以上。


透明公開

才能消除大家恐慌

在甲肝肆虐期間,在上海市領導的指示下,媒體配合,通過多種宣傳手段來實現信息公開,以便使市民及時瞭解疫情。在如此透明公開的環境中,恐慌漸漸消退,戰勝疾病的信心逐漸開始恢復。


《新民晚報》《文匯報》和《解放日報》等新聞媒體開闢專欄,向市民宣傳甲肝的防治知識;上海電視臺《醫藥顧問》欄目邀請肝病防治專家宣傳肝炎防治知識。

此外,上海市、區衛生教育部門先後印發400萬份文字宣傳資料,發到千家萬戶,攝製播放衛生科普電視片5部、發放幻燈片200多套;衛生防疫部門也深入病人家中宣傳、指導消毒、隔離工作,並採用各種形式在公共場所宣講衛生知識。


上海人曾被這樣嫌棄

湖北兄弟伸出了援手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出現一些恐慌是在所難免的。而對甲肝的恐慌心理很快從上海蔓延到了兄弟省市。一時間,兄弟省市對上海人都比較忌諱,認為上海人就是肝炎的傳播源。

上海生產的食品被封存,上海運出的蔬菜被扣留,民航飛機上一些標有“上海生產”的食品,都會被乘客當作垃圾扔掉,避之惟恐不及。各處都不歡迎上海人,排斥上海人。上海人在外地住旅館,迎接他們的往往是“客滿”,上海人出差在外,上館子吃飯,服務員連連謝絕,上海人到北京開會,會場要給他們單獨劃定區域。

但疫情面前,也顯示真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湖北省的兄弟為上海“雪中送炭”。到2月27日,黃石市藥材公司已先後派出16輛卡車送來價值近200萬元的9種治療甲型肝炎中成藥支援上海。第一次派出的6輛滿載藥材的卡車行至安徽桐城縣時因道路積雪,有兩輛不慎傾翻,但其餘車輛仍克服困難趕在春節前把藥送到了上海。

困難是暫時的,恐慌也會隨著各種有效的施治而煙消雲散。

到了3月上旬,上海的甲肝流行已經控制得較為平穩了。儘管來勢洶湧,但數據顯示,在這次甲肝暴發流行期間,上海市直接死於暴發性肝炎的一共32例,上海的病死率為萬分之一左右,明顯低於往年,也低於國際上1%-1‰的病死率。


警鐘長鳴

一次考驗和鍛鍊

這次甲肝的暴發,給上海的公共衛生體系敲響了警鐘,也讓全體上海人民經受了一次考驗和鍛鍊。


1988年甲肝暴發流行,促進了“大衛生”的誕生。上海市甲肝流行,使各級領導瞭解到一種疾病的流行可能牽涉環保、水產、商業、衛生、防疫、食品安全等多個部門,控制疾病也要各部門共同行動,開始重視“大衛生”。自此上海市成立了“衛生促進委員會”,領導“大衛生”的工作。

衛生部門首先按“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原則抓好食品衛生,然後動員各界力量,改善環境並對食品生產、流通、貯存各個環節加強監督和管理。衛生防疫、醫療臨床對疫區發現病例的環境進行消毒,對病例進行搶救、治療。同時,號召各行各業將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作為首要任務,及時處理疫情,使得上海甲肝流行在一個潛伏期內得到控制。

1988年甲肝暴發流行,也促進了中國《傳染病防治法》的立法工作。政府與衛生部門加強了衛生立法工作,使突發疫情處理有法可依。衛生機構加強疫情的預測與預警;加強食品衛生監督與管理;加強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與應急技術儲備,提高了整體防病水平。

1993年起,上海市開展了甲肝疫苗接種工作,根據甲型肝炎發病特點,分別對學齡前、小學生、中學生、高中生、職校、技校、大學生等人群開展甲肝疫苗接種,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大大降低了全市甲型肝炎的發病率。

甲肝防治戰役告訴我們,

只有高瞻遠矚,

抓好“大衛生”,

才能保健康,奔小康。

同時,

這次戰役也對市民進行了

一次“大衛生”的健康教育行動,

到“非典”流行時,

群眾都自覺地投入了

預防傳染病流行的行動。

從32年前的甲肝

再到今天的新型冠狀病毒

只要眾志成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