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丞相脫脫,一個悲劇式的人物


元末丞相脫脫,一個悲劇式的人物


脫脫(1314年-1356年),亦作脫脫帖木兒。出生在貴族家庭裡,啟蒙老師是吳直方,後成其心腹幕僚。少年時膂力過人,不僅習武練功,還善書畫。

天曆二年(1329),15歲的他就開始進入官場,先任內宰司丞兼成制提舉司達魯花赤,後又擔任府正司丞、都指揮使、同知樞密院事、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等職。在擔任中書右丞相時,廢除舊政,推行新政,復科舉取士。脫脫在執政期間還主持修撰遼、金、宋三史,任都總裁官。脫脫第一次執政,推行更化政策約4年,至正四年(1344年),脫脫因病辭相。至正九年(1349年),復出為中書左丞相。至正十年(1350年),又被任命為中書右丞相(元朝丞相右大於左),在發行新鈔票“至正交鈔”,治理黃河中,成績斐然,被讚譽為“賢相”。

至正十一年(1351年),脫脫多次派人鎮壓紅巾軍。曾派樞密院同知赫廝、禿赤率阿速軍鎮壓,結果大敗而歸。不久又派其弟也先帖木兒等率10餘萬軍進兵河南,結果在沙河不戰而潰。脫脫還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裝(義兵)來鎮壓起義軍,其中以沈丘的察罕帖木兒和羅山的李思齊最為兇狠,對中原紅巾軍威脅最大。至正十二年(1352年)八月,脫脫親征徐州的紅巾軍。九月,破徐州,首領芝麻李被殺。脫脫班師回朝,因功獲其為太師。此後,元軍聯合各地地主武裝對各部紅巾軍進行了瘋狂的鎮壓,使各路紅巾軍被迫轉入低潮。


元末丞相脫脫,一個悲劇式的人物


正當紅巾軍暫時失敗之時,泰州白駒場鹽販張士誠於至正十三年(1353年)初起兵,攻破泰州、高郵。至正十四年(1354年)正月,張士誠據高郵,自稱誠王,國號大周,改元天佑。六月,張士誠破揚州,南北運河再次梗塞。至正十四年(1354年)九月,脫脫再次出師,南征高郵。十一月,元軍抵高郵,雙方交戰於高郵城外,張士誠大敗,退入城中不出。元軍分兵破六合、鹽城、興化等地。

至正十五年(1355年),脫脫被革職,遂交出兵權,流放雲南。元軍臨陣易將,令高郵城下百萬元軍陷於混亂,一時四散,有的則投降了紅巾軍。從此,各路起義軍由被動轉為主動,重新掀起規模更大的武裝起義高潮。

脫脫在貶所,被中書平章政事哈麻假傳元惠宗詔令而鴆死,年僅42。其弟也先帖木兒謫居到四川碉門,後死於流放地,其長子哈剌章謫居到肅州,次子三寶奴謫居到蘭州,家產籍沒。脫脫的死使得他殫精竭慮修補元王朝統治的堤壩付諸東流,也成為元王朝走向崩潰滅亡的轉折點。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平反昭雪,詔復官爵,並給復其家產。同時召哈刺章、三寶奴回京都,並授予哈刺章中書平章政事官職,封申國公,三寶奴則擔任樞密院事職務。

元末丞相脫脫,一個悲劇式的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