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涼山彝區雙語教育的未來之路

《第一語言的認知教育和第二語言的會話教學——試論涼山彝區雙語教育的未來之路》

試論涼山彝區雙語教育的未來之路

涼山的雙語教育,既有歷史久遠的回聲,也有近代發展的鏗鏘。今天,面對互聯網的5G、物聯網的人工智能、區塊鏈的通證經濟,我們即要回望大涼山雙語教育的歷史,也要直面涼山雙語教育的現實,更要追尋涼山彝區雙語教育的未來之路……

一.涼山雙語教育的歷史沿革

(一)民國時期有所萌芽的雙語教育

彝族語言和文字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古彝文的使用和傳承由於社會發展狀況等因素,基本上被具有較高社會地位的宗教人士(畢摩)和極少數統治階層所傳承。彝文得不到普及和發展,沒有正規的學校教育。社會的教育功能主要依靠家庭教育(言傳身教)和社會教育(各類聚會的示範教育)來完成。直到民國時期,這種狀況才有所改變。1937 年3 月,土司嶺光電捐資在甘洛田壩創辦了《邊民斯補小學》,並且自編教材開設彝文課程,高年級後轉為漢語教學

;這也是涼山彝區最早的一次雙語教育形式。此後,還有一些彝族上層人士及國民政府都辦過一些邊民小學,但所涉及範圍和對象都極狹小,由於經費、社會等原因始終未能形成規模,大都半途而廢。

(二)建國後歷經艱難的雙語教育

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家非常重視少數民族雙語教育,在1951 年全國第一次民族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目前有現行通用文字的民族須採用民族語言教學,目前有獨立語言但無文字的民族須一面著手創立改革文字、一面自願選擇採用漢語或者民族語言進行教學。”同年西昌專署召開了發展彝語文座談會,會上提出了由陳士林教授所創制的“彝文拼音方案”(又稱新彝文),並決定推行《涼山彝語拼音方案》。此後,在西南民族學院(有大量漢族學生學新彝文)和涼山彝民團(9000 餘人)推行了新彝文和漢語文的雙語教學。1950年至1952年, 涼山州重點發展了一批民族小學(47 所),推行了新彝文和漢語文的雙語教學。當時的雙語教學是指小學3 年級以下只開設彝語文而不開設漢語文,漢語文到小學3 年級才開設。 1957年, 涼山州的小學布點, 已延伸到部分區和鄉政府所在地。這期間, 學校注意實際,注重實效, 實行雙語教學, 讓學生住校學習, 培養出了一批後來在涼山彝區各行各業作出積極貢獻的彝族建設人才。1958年,每縣都有了中學, 每鄉約有2―5所小學,實行彝語教學。 但彝文教材、彝文師資條件全都從零開始, 任務十分艱鉅, 彝族地區教育規模又太小, 遠遠不能適應涼山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如何加快彝族教育的發展, 歷史地提到了決策者們的面前。1958 年以後,由於受到大躍進極左思潮——“直接過渡論”和“十年就要消滅民族,十年就要消滅翻譯,全部使用漢語教材,全部使用漢語教學”論斷的影響,《涼山彝語文字拼音方案》的推行被迫停止。由於過高估計群眾辦學的熱情, 盲目發展校點, 從漢族地區引進大量的教師, 鄉鄉辦小學, 村村讀書, 追求表面的高入學率, 而後相繼宣稱“基本普及小學教育”。1958年以後的三年時間裡就有許多學校自行停辦, 學生大量流失,到1962年, 整個涼山彝區的教育又退回到50年代初的規模。

1958 年至1977 年間,學校完全採用漢語教學,新彝文的推行被迫停止,雙語教學也因此被迫中斷了近二十年。“直接過渡”式的漢語教學急於求成,反而造成了教學語言與思維、文字、環境的脫節,加重了學生負擔並且使得少數民族學生的語言障礙更加突出,最終導致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的急劇下降。由於不顧經濟基礎和師資校舍條件, 急於普及小學教育, 以學生數定教育經費基數來刺激辦學, 一度達到村均小學1所, 學齡兒童入學率高達90% 以上。中學教育步伐太快, 辦學體制、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全搬漢族地區模式, 以致這種惡性發展一直影響著後來的教育。直到1979年, 據四川省教育局當年的統計,涼山彝族自治州平均入學率達80% 左右, 但讀到畢業的學生僅28% , 實際小學畢業程度的為數更少。這就使涼山教育事業一方面感到財力、人力、物力緊張, 另一方面是隨之產生的辦學效益極差, 浪費極大的現象, 並嚴重挫傷了彝族群眾送子女入學的積極性。

(三)兩類模式的雙語教育發展

1.出臺《彝文規範試行方案》

1974 年四川彝語文工作組專門深入到彝族地區進行了調查研究、廣泛聽取了群眾意見,並且規範和整理了原有老彝文。在此基礎之上,於同年11 月擬定了《彝文規範試行方案》。隨著此方案的逐步推行和1980 年國務院的正式批准,涼山彝漢雙語教學進入了-個全面恢復和快速發展的時期。

2.提出雙語教育

70年代末80年代初, 涼山州總結了20多年來涼山教育的經驗教訓, 從實際出發, 量力而行, 堅持統一性和特殊性的原則, 根據彝區特點, 分類指導, 大幅度調整發展規模和速度。壓縮小學布點, 逐步形成“鄉設初小、區設完全小學、縣設初、高中”的格局。並舉辦各種寄宿制彝族班、彝族學校。一批在涼山從教幾十年的彝、漢族教師和教育管理者, 在反思涼山大規模舉辦學校教育的歷史過程時, 認識到完全用漢語教學曾促使過涼山教育的發展, 但發展成果難以鞏固、教學質量普遍低下, 便積極給政府建議, 實行雙語教育。

3.雙語教育在學校的正式實施

1978年秋, 政府決定把彝語文作為一門主科正式列入涼山州中小學的教學課程, 同時用彝文對全州彝族文盲進行大規模掃盲。結果, 學校教育和掃盲教育效果喜人。

1981 年,涼山彝族自治州內所有民族學校都將彝語文確定為必修課程,而且同年5 月涼山州頒發的《全日制民族小學漢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在學好彝語文的同時還應學好漢語文”,這使得彝漢雙語教學得到了重視和保障。

1984年, 正式確定改變過去完全用漢文教學的教育形式, 根據涼山彝族居住地區不同的語言環境, 全省彝文教學工作會議上確定實施兩種不同的雙語教育模式:一類模式(各門學科採用彝語教學並且同時開設一門漢語文課程)和二類模式(各門學科採用漢語教學並且同時開設一門彝語文課程)。

1984 年秋,在漢語基礎較差的11個彝族聚居縣選擇了25個鄉的64所小學新招收的一年級64個班, 2085名學生中試辦了用彝語作為教學語言, 並開設漢語文課的一類模式,其他地區暫實行用漢語為教學語言, 同時開設彝語文課的二類模式。

1990 年,在11 個彝族聚居縣的縣城中學和民族中學推行了一類模式的初中彝漢雙語教學;1993 年,在喜德民族中學高中部和昭覺民族中學高中部推行了一類模式的高中彝漢雙語教學。

4.雙語教育的功能:一個目標,兩種走法

涼山彝族地區是一個典型的雙語、雙文化社會。涼山彝族群眾既要保持彝族傳統文化、掌握彝語言和文字,又要掌握漢語言和文字、融入主流。彝漢雙語教育的兩類模式是按照當地語言生態環境、雙語師資條件以及群眾意願來選擇和確定的。在涼山彝族自治州,兩類雙語教學模式並行,對彝區教育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就學生數量、教師數量和學校數量方面來講,二類模式雙語教學的推廣和實施較為廣泛。而在普遍通用彝語的涼山彝族聚居區,一類模式的雙語教學更加切合實際、因地制宜地攻克文化和語言障礙,使得彝區的教育質量得到顯著提高。

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便是文化傳承,文化的傳承離不開語言和文字。因此,我國少數民族雙語教育便是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標,需要通過雙語教育的途徑來完成。一方面,少數民族雙語教育可提高少數民族群眾的漢語水平和適應主流社會的能力,能夠有效地幫助他們融入主流社會、促進整個民族的發展進步。另一方面,雙語教育也是文化傳承與文化交流的過程,因此雙語教育有利於傳承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有利於本民族文化與主體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進而,雙語教育便既促進了少數民族的民族文化認同又増進了各民族對“一體化”的中華民族的認同和國家的認同。

由此可見,作為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少數民族雙語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多元文化教育的理想目標。一類模式適用於漢語基礎較差的彝族聚居區學校,旨在繼承發展彝族傳統語言和文化同時掌握主流的漢語言文字;二類模式適用於漢語基礎較好的彝族聚居區學校,旨在保存彝族的語言文化,使得彝族學生不因學習漢語言文字而失去或者降低彝語文的使用能力。總之,這兩種模式可概括為:“一個目標:民漢兼能,兩種走法:各有側重”。

二.雙語教育的現狀

(一)涼山的學生增量與教師緊缺的現狀

1.學生人數大量增長

2018年8月19日,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率省級部門在涼山州主持召開座談會,再次對大小涼山彝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扶貧開發工作作出部署。四川具體提出了包括教育扶貧在內的7個方面17條具體措施。就教育發展,涼山州將實施十五年免費教育,支持在實行9年免費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全面免除3年幼兒教育保教費和3年普通高中學費並免費提供教科書;支持大小涼山13個縣開展學前雙語教育;

統計顯示,目前涼山州各級各類學校在校生有97萬餘人,其中義務教育階段共有小學生近54萬人,普通初中學生18萬餘人,普通高中學生6.9萬餘人。按照初中階段應是小學階段人數的一半測算,涼山州未來僅普通初中在校生就將達到30萬人。

(1)通過教育能實現就業、改變生存狀況已經成為共識:比較明顯的一個分水嶺是在2005年,隨著國家對“兩免一補”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擴大,寄宿制生活補助、營養改善計劃等在涼山州深入推廣,小孩子讀書基本上不花錢,而且享受寄宿制補助等還會減輕家庭負擔,家長的觀念逐漸轉變,樂於讓孩子去學校接受義務教育。

 (2)越來越多的彝族家庭也從高山遷移到城鎮和平壩河谷地區,這也導致鄉鎮學校入學的兒童數量增加很快。

(3)在涼山州,少數民族夫婦如果在城鎮,可生兩個小孩,而在農村,則可生3個小孩,人口自然增長率高於內地。涼山州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維持在千分之八左右。

2.缺師資,更缺優秀教師的因素

據涼山州教育局提供的資料顯示,因為近年來學生人數的大幅度增長、寄宿制學生增多以及雙語教學的蓬勃發展,涼山州教師緊缺狀況尤為突出。如果按照高中1:14.3、初中1:17.2、小學1:22.4的師生比計算,綜合考慮寄宿制學校管理人員、雙語教師配備等因素,初步估算,涼山全州尚缺教師編制5500餘個。更重要的是教師流動集中表現為‘層層抽剝’,州府西昌市的老師往外地流動,縣上的老師往州上流動,鄉鎮老師往縣上流動,鄉鎮及教學點就只剩下了代課老師。由於當地教師工作量大,再加上工資不高,交通不便,涼山州每年面臨著流失近200名教師的窘境,現在招個優秀教師比以往更加困難。

某縣民族中學,調研時共有學生5700多人,其中近80%為來自偏遠山區的少數民族學生,學校教職工僅235人,如果按照國家規定的師生比,學校至少還缺教師近200人,再加上教室不足,“大班額”問題十分突出,有時候有些班級人數能達到八九十人。據校長介紹,特崗教師目前幾乎成為學校師資補充的“唯一渠道”,因為面向高校基本上很難招到教師,但特崗教師的起點相對較低,技能及知識結構都有待完善。

某縣中學是該縣唯一的全日制完全中學,辦學條件算是全縣比較好的了,有學生3000多人,教師僅161人。校長說:“今年又走了幾個老師,開學後,一個月內很多課都沒固定老師上,只能由其他老師先代著”,“今年我們想招20個老師,招了三次都沒招夠,到現在還缺5個,很多招進來的老師一看環境寧願不要違約押金也不來。”

(二)師生比例的嚴重失調

1.學前教育現狀

2016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支持大小涼山彝區實施“一村一幼”計劃。2017年起,“一村一幼”計劃擴展到全省民族自治地方51個縣(市)。2018年,涼山州共開辦村級幼教點3065個,招收幼兒11.5萬人,從國家教育部規定看,學前教育中專職教師、保育員和幼兒數比例應當是2:1:25,而目前每個村級幼教點只安排了兩名保教員,沒有專職幼兒教師。鄉鎮以上幼兒園數量為220所,在園的幼兒數量約為6.22萬人,專職教師的數量為1309人,比例為48:1,這一比例顯然不符合國家規定的基本要求。學前教育的普及使得幼兒數量趨於增加,然而教師人數比例不足並嚴重缺少雙教師成為了限制雙語教學實施的主要因素。

2.中小學情況

根據中央關於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精神,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統一到城市標準,即高中教職工與學生比為1:12.5、初中為1:13.5、小學為1:19。據統計,全州開展雙語教學的中小學有618所,接受雙語教學的在校學生有24.54萬人,其中,一類模式中小學有14所,在校學生9040人;二類模式中小學604所,在校學生23.63萬人,先後已有5767名學生參加高考,共有4234名學生被專科以上的高校錄取。現有雙語教育專任教師1381人;師生比例為1:178。

(三)教學質量的狀況堪憂

某縣某鄉九年一貫制學校小學部61名教師,47彝族教師,其中只有3名擔任了彝語文課,其他教師只懂彝語不會彝文。初中部教師38名,26名彝族教師,其中有3名兼任彝語文,其他教師也是隻懂彝語不會彝文。

我們所調研(成績表省略)的學生全部為彝族學生,是被列入二類模式教學的學生。我們從中看到彝語文課

是從小學三年級才開始開設與雙語教育的理論和實際都是相反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都是為應付考試,並由於雙語教師緊缺,周課時基本上都是兩節。彝語文教學成為了雙語教育(二類模式)這個名稱的一個擺設。

老師們普遍反映,原來不懂漢語的彝族學生在只用漢文教學的情況下, 學得最好的要到小學畢業時才能粗通漢語, 到初中畢業時才能把小學的內容完全消化, 而這時,他們對前幾年各科教學內容的掌握早已“債臺高築”,難以彌補, 基礎知識欠缺。思維活動、思維能力的發展都離不開語言能力的發展。在只用漢語的條件下,學生漢語水平因缺乏基礎難以提高,原有的彝語能力因不用於教學也得不到正常的發展。兩種語言受阻的結果是,思維活動的運行,缺乏熟練的語言工具,思維能力的發展不能適應教學內容逐步加深的需要。這主要表現在學習中長於死記,短於分析推理,文科成績較好而理科成績普遍較差。

目前雙語教育的整個體系以應付升學考試,追求升學率為目的的“應試教育”的影響,教材是全省統一的人教版教材,表現在教學內容及課程設置上離彝族生活實際太遠、教材單一、 強調統一性和為升學服務的課程,忽視為涼山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職業技術教育課程,關鍵是彝族學生沒有解決教學語言這一難題,造成彝族學生先天遺傳素質無法得到充分發展,更不能讓彝族學生獲得當今社會所需要的各種品質,教育質量仍然長期得不到提高。

(四)真正意義上的雙語教育是涼山必須的選擇

涼山教育通過總結用漢文教學的歷史經驗教訓實行雙語教學,是一種科學而明智的選擇。但這僅僅是第一步,如何制定出完善的雙語教育體制,如何科學而大膽地實施雙語教育才是涼山雙語教育的關鍵。涼山雙語教育體制是既適應涼山的不同語言環境實際,又符合語言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的一套完備而科學的教育體系。

涼山教育培養的人才,主要還是為本地服務。涼山教育的發展應根據這一定位來發展自己。雙語教育是一項與實際相符合的教育工程。涼山彝族中小學生只能依靠彝語才能正常地獲得知識和思想,並把所獲得的知識和思想,用彝語或彝漢雙語的形式服務於涼山社會。因而,在評估涼山教育時不能以漢語文水平掌握的程度來判斷涼山教育的成敗得失。漢語文課教學在漢族中小學校中也還存著教材、教法、教師、考試等許多問題,有“應試教育”的影響,也有漢語文課本身的問題。如何使學生整體素質得到提高,這是涼山教育的任務,要完成這一任務,改變長期以來教育低下的面貌,就得大面積實施雙語教育。只有通過母語教育,才能有效地提高彝族中小學生的整體文化素質,使其成為涼山新型的、有文化的建設者和勞動者。從而推動涼山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三.涼山雙語教育的未來之路

(一)在彝族聚居區確立彝語的第一語言位置,使用彝語進行認知教育

1.人類用於深度思考的語言只有一種。

世界上有千百種語言,但每一種語言描寫的世界大致相同。儘管語言和思維不等同,但語言在認知中起了重要作用,在學校教育中語言文字便是最主要的載體。儘管存在非語言認知,但語言認知更為重要。在彝族聚居區彝語自然成為貫穿兒童整個生活的語言,彝語必然成為彝區兒童用於深度思考的唯一語言。

2.涼山鄉村教育背景下的幾代人都表現出了淺思維現象。

耶魯大學兒童發展研究所根據對上千名孩子成長過程的跟蹤研究,發現孩子的成長都有一個“黃金八年”,也就是孩子的一歲到八歲這個時期,這個階段每個孩子都會有一些共性,耶魯大學教育專家總結出每個年齡的成長規律,包括孩子的語言、行為、情緒等方面,可以給我們的幼兒教育、幼小銜接、小學教育提供有效的借鑑。涼山鄉村教育背景下的幾代人都表現出了淺思維現象,證明了我們的民族地區教育在兒童“黃金八年”出現了嚴重的教育缺失現象。中國教育已提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提出了家長教育和家長讀本工程。我們涼山地區的教育更需要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進行有效結合,共同推進,把貫穿學校、家庭、社會生活的第一語言——彝語在學校教育中發揮其重要作用,而不能作為一門可有可無的擺設課程。

案例:彝族年青人接待客人時拼酒就是一個淺思維的表現例證。傳統的彝族文化中,接待客人時奉行的精神是傾其所能,這在現代社會也一以貫之。但在禮儀上卻從情感表達轉變為拼酒了。現代彝族年青人彝文化教育缺失,接待客人的禮儀:問候,致辭,交流,比知賽能的語詞在記憶中已是一片空白;傳統的酒文化:喝一杯價值黃金九兩、喝二杯只值一匹駿馬、喝三杯不如一隻小黃狗的戒律由於無語詞表情達意而用拼酒來替代熱情好客之風漸成就是極大的例證。由於缺失深厚的民族文化並受不良社會風氣影響而在社會交往中戾氣越來越重的現象更是淺思維顯著特徵。

3.人類的核心三觀具有一致性,民族的文化體系不同,規範三觀的具體內容不同,教與育要體現出一致性。

基礎教育的核心目標是通識教育的成效,即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責任、遠大的志向。但在基礎教育中家庭、學校、社會在三觀教育的內容上要表現出一致性,要用家庭、社會、學校中的共同語言即生活中的第一語言來完成兒童的認知教育,使兒童的思想深度和思維層次得以提升,在一至八歲這個兒童教育的黃金期為小學低段以上的學習打下最重要、最有效的基石,彝漢語的格言都有“從小看大”這句格言,證明人的發展基石是在兒童期完成的。

4.涼山要使用彝語進行認知教育才能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進行有機統一和有效結合,才能形成有效的思想深度、思維層次和認知能力的提升。

涼山的鄉村社會的第一語言是彝語無疑,彝語在涼山鄉村彝族家庭中具有唯一性特性,詞語的內涵和外延與文化直接對應,仍然具有唯一性,現代社會三觀的目標性是統一的,但在教育過程中由於語言的不同,文化體系的差異,在內容上表現出不同的差異性,比如在尊老的教育上,彝族會用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和尊老者被尊的傳遞性故事來進行有效教育,而其他民族也具有自己的教育內容和方式。所以在涼山要使用彝語進行認知教育才能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進行有機統一和有效結合,才能形成有效的思想深度、思維層次和認知能力的提升。

5.規範彝文的使用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越簡潔越好,規範彝文是表音的音節文字,819個字解決了1165個音節的記錄功能,替換了古彝文幾萬字的語言符號記錄功能,使懂語言的學習者能快速解決閱讀和書寫能力,文字的簡潔能提高教育的效率,提升教育的效果。規範彝文的創立和推廣對彝族教育來說具有很高的社會意義和價值。

(二)明確國家通用語(普通話)的重要語言地位,教學工作要從學前教育抓起,要進行有效的會話教學為起步的教育工作。

1.普通話是國家通用語,是我們以後進一步學習、工作、生活和發展的必備語言。是二類模式進入小學以後和一類模式進入分流後的學生學習重點使用的語言,是社會主義文化體系建立的主要語言和學習工具,所以從小就儘可能的加強普通話和漢文字的學習,根據不同的社群進行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的因地制宜的教育教學相當重要。

2.普通話的教學工作應當以兒童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為前提進行,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重視普通話教學應當以重視兒童彝語教育教學工作為前提,使兒童在第一語言的認知教育所取得的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基石上習得普通話的效果才能得到充分體現。

3.國家通用語教學要根據漢文字的象形字特徵和少數民族在學習漢文中取得的經驗,在國家通用語教學中的漢文字教學上應該從“詞本位”的教學方法不斷改進到“字本位”的教學方法上來,讓彝區的孩子們學習的更輕鬆更有效。

4.避免用國家通用語教學替代了雙語教育,國家通用語對於鄉村兒童來說是第二語言,在當今的鄉村社會,青狀年基本外出務工,大部孩子成為留守兒童的情況下,幼兒教育點的教學只用漢語進行語言教學,而不考慮第一語言的認知教育,兒童一至八歲的認知教育黃金期將會被錯失,這將造成一生的教育失敗。(2018年5月,學前學普行動前,我們用普通話提問還是用彝語提問他們年齡時,他們基本都用彝語回答;到2019年5月,我們再次出現時,不管彝語提問還是普通話提問年齡時,他們都用普通話答了。因為考核指標是孩子會說多少普通話。浸潤式教育把鄉村孩子“格式化”了。如果不引起足夠的重視,不做好真正意義上的雙語教育,這可能又將是涼山雙語教育的又一大悲劇。1958至1977年的涼山教育失敗就是一個例證。)

(三)四川省教育廳《川教函(2017)242號》:“從2017年高一新生即2020年高考起,二類模式彝語文納入高考科目統一考試,考試時間120分鐘,試卷滿分150分。高考統考語文科目滿分仍為150分,按漢語文與彝語文各50%計入。”在我國高考制度決定學習內容和方式的情況下,高考雙語文制度無疑為彝語文的教學提供了足夠的功利性從而為雙語教育的實效性提供了保障。如果高考改革進一步推進中,語文科目的分值上升為180分,那麼彝語文在高考分值中佔據了90分。由功利性帶動實效性的作用得以體現,讓鄉村這些以彝語為第一語言的兒童由於高考的變化而得以重視的彝語文教學工作使他們在一歲至八歲的教育黃金期得到有效的認知教育,從而為他們打下最重要的教育基礎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四)以智慧教育手段破解鄉村雙語教育難題。

1.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破解制約涼山雙語教育發展的難題,教育扶貧才是根本的重大戰略抉擇。智慧教育在信息時代智能化發展之下,能更好的實現教育普及和教育整合,結合涼山鄉村教育的實際情況,涼山的雙語教育更需要及時的實施教育智能化。

2.教育智能化在教學內容上可靈活性、多樣性地適應不同地區、不同學校和不同學生髮展的要求。三十多年來,涼山彝文教材編譯室按照省、州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中小學彝文教學發展規劃和彝語文教學計劃,已編譯了1200多種彝文教材、教參、教輔讀物和中師教材,約1.2億字。但由於時間、精力、程序、經費等原因做不到及時有效地完成符合彝族地區實際,反映彝族生活實際,適應彝族學生髮展需要的教材。教育智能可解決這些難題。

3.智慧教育轉型時代的到來,真正打破傳統教育的固定模式(智能化講桌、遠程實時課堂、校園家長通聯信息化平臺),“讓同班不同學,同課不同步”的方略得以實施,讓鄉村彝族孩子可以按照自身基礎安排學習進度,最終有效地達到自己的學習目的。最終實施教育均衡和教育個性化提供可能。

4.智慧教育可以使優質的資源完全共享,解決涼山師資緊缺,特別是優質的雙語師資極缺的問題:

(1)建設彝語文的資源庫能及時地把符合彝區實際、反映彝族生活、適應彝族學生髮展需要課程資源送到學生面前,使他們能及時有效的得到提升和發展;

(2)漢語文的資源庫可以不借用、套用漢區的模式和內容,漢語教學工作以效率為立足點,在教學中“字本位”與“詞本位”之爭一直是漢語教學中的焦點,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正確的漢語文教學對於彝族學生是至關重要的;

(3)其它科目的知識也能建設雙語知識學習的資源庫,以保證學生知識增長的雙語途徑。

5.智慧教育的相關方案為學生帶來學習的便利,也能為教師的教學提供方便,不能過度的依賴數據而疏忽了學生、老師和家長三方之間的實質性溝通,我們可以把鄉村學校高於50%的只懂彝語不會彝文的彝族教師通過智能學習平臺轉化為雙語教師將是最划算、最省力、最有效的雙語教師培養方式和途徑。

6.“三通兩平臺”項目部署和實施與均衡教育驗收工作要結合“彝漢雙語”信息化、智能化的硬件、軟件的需求條件,不能讓它們最後成為一堆擺設。

(五)第一語言的認知教育與第二語言的會話教學相結合的雙語教育才是涼山雙語教育的未來之路

根據雙語教育的歷史經驗來看,如果只把重點都放在漢語普通話和漢語知識的教育教學上,勢必造成文化缺失的現象,而文化缺失勢必帶來道德失範,道德失範帶來社會亂象。

什麼是文化?說簡單點就是衣食住行,言行舉止。文化缺失帶來道德失範,在言行舉止就自然表現為戾氣過重,戾氣重自然帶來個人衝突,個人衝突得不到有效處置和正確梳理就會變為族群矛盾。

我們在鄉村學校中忽視彝語文的教學,就忽略了彝文化的教育,忽略彝文化的教育就達不到認知教育的目的。而彝區鄉村社會和家庭使用的第一語言都是彝語,所以學校裡雖然完全可以用普通話進行教育教學工作,但只能完成教學任務,無法達到教育目的,因為認知的提升和文化的教育是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共同才能完成的。所以在彝區鄉村的學前教育和小學低段是應該把彝語作為認知教育的語言,完成漢語普通話的會話教學,到小學中高段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模式改變和分流處置將是正確的教育。

四.當前急需的幾件重要事情

1.鄉村雙語教師培育工程:提升現有雙語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轉化只懂彝語不懂彝文的教師為真正意義上的雙語教師。

2.編輯3歲至8歲少兒的雙語教育讀本、繪本、音頻、視頻,給鄉村少兒提供高質量的學習內容,提升認知能力和雙語運用能力。

3.錄製從幼教到大學的MOOC、SPOC、微課、金課等各類線上智能課程上線。

4.編輯彝族文化家長教育讀本,提升家長的文化水平和家庭教育能力。

注:本文參閱資料主要來自網上片段性,難以查證第一齣處;實地調研內容也不便註明具體名稱;也因非正式論文,僅為雙語教育的呼籲之文,故暫略參考書目等,敬請寬諒。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