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入蜀之戰勇冠三軍,漢中之戰陣斬夏侯

入蜀之戰勇冠三軍,漢中之戰陣斬夏侯,以老兵的姿態進入五虎之列,這是黃忠在正史上留下的光輝足跡。

演義裡,老羅更是為黃忠補充了更多豐富人物塑造的文學情節:激鬥關羽展示武力、計奪天蕩山展示智謀、落鳳坡救魏延展示不計前嫌的大度、不服老而命喪夷陵展示一腔熱血與忠勇。

然而,我們所熟知的那一位黃忠,只是距離生命終點的10年時間之內的黃忠。

無論是史書的記錄還是小說的加工中,三國迷從不會看到過黃忠的老態龍鍾;誠然,三國迷也很難會關注到黃忠曾經的年少青蔥。

陳壽在撰寫《三國志》的時候,將黃忠與關羽、張飛、馬超、趙雲合為一傳,也就是所謂的《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

關於黃忠的部分也不過297字,加盟劉備軍之前的數十年的戎馬生涯,更是隻有區區49字。

黃忠:入蜀之戰勇冠三軍,漢中之戰陣斬夏侯


黃忠是南陽人,生年不詳,家世也不詳。

黃忠最初在歷史中登場的身份,為荊州牧劉表陣營的中郎將,統屬長沙太守韓玄。

“中郎將”這個官位在三國正史出現的幾率並不低。北中郎將盧植、左中中郎將皇甫嵩、建威中郎將周瑜、武鋒中郎將黃蓋、寧國中郎將張郃。從重要性來說,中郎將在東漢體制還沒亂的時候可算是高官,除了重號將軍外,就屬中郎將地位最高。不過隨著東漢末年戰亂的頻繁,中郎將就漸漸變得不入流了,但至少也位在校尉之上,與雜號將軍相持或以下。

多年以來給群雄界數一數二窩囊的小公司老總劉表打工,決定了前期的黃忠很難被過多的記錄。

不過,黃忠雖不能算什麼大人物,但顯然也並非等閒的無名之輩。在筆者看來,他極有可能就是劉表在荊南地區防線多年來的真正指揮官。

黃忠:入蜀之戰勇冠三軍,漢中之戰陣斬夏侯


為什麼這麼說?

劉磐,正史中最光輝的事蹟是帶兵到東吳治下作亂。黃忠,正是這位公子出擊之時在大本營的後盾。

荊州牧劉表以為中郎將,與表從子磐共守長沙攸縣。——《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

再來,東吳孫家和劉表家族形同仇寇,長沙是孫家發跡的基業所在,孫策時代也曾屢次跨江往西攻打劉表而命喪,也正是為了報昔年的奪地盤之仇恨。

紀傳體的史書,有一個比較有趣的特點。

正如,那一位消失在我們視野裡的黃忠,或許可以在另外一部紀傳體的記錄中找到活動的蹤跡。

孫權統事,以慈能制磐,遂委南方之事。——《三國志·太史慈傳》

有沒有好的對手一起共舞,永遠是檢驗成色的重要說服證據。

“生當於世,當帶三尺之劍,以昇天子之階”,太史慈臨終前的著名遺言,大部分三國迷都耳熟能詳。

不過倒不是很多三國迷會留意到一直長據東吳西南線,與太史慈分庭抗禮,讓子義最後“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的X因素,很大概率是站在劉磐身後的黃忠。

及曹公克荊州,假行裨將軍,仍就故任,統屬長沙守韓玄。——《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

隨後劉表病死,以漢相自居的曹操降下荊州的時間段內,黃忠則從歷史的視野消失了很久。

時間線渠道赤壁之戰後,三國正史大迷案發生了。

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及零陵太守劉度,四郡皆降,黃忠也自然地隨韓玄加入劉備軍,重登舞臺。

似乎這一位忠字當頭的這位將領,終於盼來了讓大漢高升的機會。

論選武將的眼光,東漢末年無人出劉備之右。

收得荊南四郡,新編入陣的武將如此之多,劉備相中且最委以重任的一位武將是黃忠。

為什麼不是魏延?不同於《三國演義》魏延在荊南反骨投劉的情節加工;真正在《三國志》中,魏延登場的身份可是劉備的部曲。

所謂部曲,就是私人的親兵部隊;從這個角度去理解,劉備器重魏延其實也沒有錯,他是正兒八經的劉備軍的嫡系人馬。

在經歷了漫長的軍旅生涯後,終於有機會為同是漢室血脈卻胸懷天下的明主效力,不知道隨主力軍隊出發入蜀的黃忠是什麼心情呢,是否暗自許下諾言以後每役必奮勇當先?

先主南定諸郡,忠遂委質,隨從入蜀。自葭萌受任,還攻劉璋,忠常先登陷陳,勇毅冠三軍。益州既定,拜為討虜將軍——《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

隨劉備軍隊入蜀後,劉備與劉璋決裂,黃忠於葭萌關受任進攻成都,作戰時身先士卒、勇冠三軍。益州定後,黃忠被封為討虜將軍,好歹地位是上升到了雜號將軍的一檔。

身先士卒、勇冠三軍,這兩個詞意味住什麼,不需細提。要補充說明的是“先登”一詞,這兩字絕對不是陳壽隨便亂用的。

黃忠:入蜀之戰勇冠三軍,漢中之戰陣斬夏侯


看古代劇集,觀眾們總愛用“炮灰”形容衝鋒的士兵。

事實上,大部分炮灰可不是隻是為了風頭去做那一秒的英雄,而是他們不想做一輩子的烏蠅。

兩軍對陣,在前排衝鋒的將士傷亡率相當高。所以這批將士的功勞最大、獎賞也最多,這也是為什麼明明知道可能會死,但還是要往前衝的動力了。

看劇集,觀眾們總愛用“炮灰”形容這群士兵。對於出身平平的低階武人來說。不要命地往前衝,是揚名立萬且晉升軍銜的唯一的機會。

“先登”代表的是士兵至高無上的榮譽,是真正可以改變普通士兵一生的專有名詞。

反秦之戰,劉邦率軍攻下邑,周勃最先登城;攻秦期間,樊噲屢次先登,這兩人在後來都成為了劉邦的大將。

可是,黃忠早在劉表旗下就已經晉升到可以鎮守一方的將官的軍銜,早不再是普普通通想要靠賭上生命而衝鋒搏出頭的士兵。

顯然,已經很久沒有為一個人拼過命的黃忠,有著非要急著證明不可的事情。

再接著,入蜀之後隨劉備戰漢中。在定軍山,黃忠迎來了自己生涯最巔峰的時刻。

建安二十四年,於漢中定軍山擊夏侯淵。淵眾甚精,忠推鋒必進,勸率士卒,金鼓振天,歡聲動谷,一戰斬淵。——《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

在張飛於巴東郡、巴西郡擊退張郃後、在曹劉兩軍於定軍山相持大約一年的節點,法正獻出奇計破夏侯淵和張郃組成的鋼鐵防線。

劉備先是率軍夜襲張郃,放火燒敵寨四周的圍欄,拖住了張郃軍。一如法正所料,夏侯淵將主要兵力分給張郃來護著東圍,自己則是冒險率輕兵護南圍。

正是因為這個冒失的決策,一生深知“用兵貴在神速”的夏侯淵最終命喪在了出鞘的陳年老刀之下。

黃忠:入蜀之戰勇冠三軍,漢中之戰陣斬夏侯


推鋒向前的路上,黃忠狂給士兵打雞血。兩軍短兵相接後,山谷內聲音震天,曹軍的西線元帥夏侯淵在亂戰中被斬殺。

一位超卓絕群的軍師搭檔,一位值得為其揮灑一切熱血的君主,一位亟待證明自己的將領完成了一次美妙絕倫的斬首行動。

不知道那一個夜晚,坐在定軍山下,黃忠深情的目光望過去,會不會都是自己早年行伍陷陣的影子呢?

不同於威震華夏的軍團元老關二爺,也不同於早就聲名在外的西涼將門之後馬孟起,只有在定軍山那一個夜晚過後,黃漢升才真正擁有了入列五虎上將的資本。

遂與羽等齊位,賜爵關內侯。明年卒,追諡剛侯。子敘,早沒,無後。

在受封為五虎上將後的第二年,黃忠就與世長辭,這是歷史上的記載。

這個看似不怎麼虐心的結局,正是黃忠人生中最大的遺憾。

在人生的最後十年才遇上了劉備,早就斷後全無後顧之憂的黃忠,餘生又還有什麼可追求的?

無非只是“大丈夫當戰死沙場,馬革裹屍而還”而已。

黃忠:入蜀之戰勇冠三軍,漢中之戰陣斬夏侯


出於這個角度的考慮,筆者非常認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對黃忠最後因劉備而命喪夷陵之戰結局的文學化處理。

無論是從“推鋒”、“先登”這些作戰風格描述的字眼;還是從消失掉的青年事蹟,抑或是關二爺口中的“不與老兵同列”之“兵”字來看,黃忠很可能是一位100%純粹從底層打拼出發的沙場老將。

哪怕是花了大半輩子打滾於亂世的行伍之間,也並不是每一位沙場老將都有辦法像羽、飛、雲、超四虎一樣留下更多的武勇印記。

最終,黃忠還是做到了。

最終為黃忠這位千古典範軍人留下了名垂千古的資本是什麼呢?

他靠的不是士族或者將門的出身,也不是過人的帥才,而恰恰是在已經展示出“將才”的情況下,依然會為了主公無數次像力求“先登”小兵一樣會去陷陣衝鋒。

在下認為,這樣一個老去的背影,以成為卡牌或者MOBA英雄的方式走進入了新一代的年輕目光。如果不是過分魔改的話,其實也未嘗不可,這是題外話了

黃忠:入蜀之戰勇冠三軍,漢中之戰陣斬夏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