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從立為太子到登上皇位,“三楊”功不可沒,請介紹具體情況可以嗎?

青語休


三楊,指楊士奇、楊榮、楊溥,為明代“臺閣體”詩文的代表人物。三人均歷仕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四朝,先後位至臺閣重臣,正統時加大學士銜輔政,人稱“三楊”。以“三楊”為代表的臺閣體詩文,內容上歌功頌德,粉飾現實;藝術上追求雅正,流於平實。永樂至成化年間,明代文壇幾乎為臺閣體壟斷。時人鹹稱楊士奇有學行,楊榮有才識,楊溥有雅操。又以居所,稱士奇為“西楊”、榮為“東楊”、溥為“南楊”。

朱高熾能夠被立為太子,大才子解縉功不可沒。但是,解縉死得太早了,如果沒有其他人的幫助,朱高熾還是不能成功走好太子這條路。朱棣過於雄霸,只要他還在世一天,即使朱高熾當上了太子,他的皇位還是很危險的,因為隨時都有被廢除的可能。從世子到太子,再到皇位的道路上,儘管充滿無數魔障,有三個大臣卻一直對朱高熾忠心耿耿,不離不棄。他們分別是楊士奇、楊榮和楊溥。

楊士奇是袁州人,生於1365年,也就是元末明初。軍閥割據,到處都是戰火,百姓更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為逃避兵災,楊士奇的老父親帶著楊士奇和楊士奇的母親四處躲避,過的是吃了上頓沒下頓、今天活完後不知有沒有明天的苦日子。更令人感到心酸的是,楊士奇還不滿兩歲,他父親就在一次戰亂中喪生了。從此,在亂紛紛的世界上,楊士奇就只有一個可以依靠的親人,那就是他母親。帶著楊士奇奔波的那些年,無論生活多麼艱苦,她都再三叮囑楊士奇,一定要好好讀書。

楊士奇很聽話,在烽煙四起、食不果腹的環境中,毅然讀完《大學》。楊士奇不僅讀完《大學》,甚至讀得滾瓜爛熟,倒背如流,並有自己個人的見解。那一年,楊士奇只有五歲。生了這麼一個好兒子,楊母堅信,前途是光明的。過了幾年後,朱元璋登上皇位。時局穩定下來後,楊士奇母子的生活卻更加艱辛,因為他們毫無經濟收入。為了孩子的前途,也為了在困苦的生活中繼續活下去,洪武四年(1371年),楊母帶著孩子,改嫁給羅性。羅性是中國式的父親,平常不苟言笑,整天一副死了父親般的苦相,但是對孩子很慈愛。

羅性是當地出了名的有才之士,見楊士奇有學習的天賦,平日閒居他就教楊士奇讀書。可是,這位繼父嚴肅得很,看不慣活蹦亂跳的孩子。楊士奇在他的教育下,漸漸養成老成持重、寡言少語的性格。按理說,楊士奇都是那麼大的人了,即使有了繼父,也不一定非要跟著繼父姓不可。可是,羅性非常高傲,連與他同朝為官的人都看不起,自然更看不起楊士奇的老父親,因為他讓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流落在險惡的社會上。

洪武六年(1373年),淤積在楊士奇內心深處的憤怒和對自己父親的敬愛終於爆發了。這個年僅八歲的小孩子,從外面偷偷撿來幾塊土塊,再捏成神的樣子。在一個無人的角落,他悄悄地祭拜自己的先人,尤其是死在亂世中的父親。楊士奇的意思很簡單,不管父親是貧是富,都是他的父親。再說,帶著楊士奇母子躲避戰亂,他父親也吃了不少苦。父親沒有能力照顧他們母子,不是父親本人的過錯,而是社會的過錯。

看著楊士奇鄭重其事地拜向那幾塊不成形的泥塊,羅性又激動,又憤慨。他激動,因為楊士奇年紀如此之小,就知道祭拜自己的父親;他憤慨,因為他生的那幾個兒子整天吃香的、喝辣的,卻一點兒事都不懂。事後,羅性叫來楊士奇,告訴他可以改回楊姓。羅性對他說,他的那幾個孩子不成氣,不能保住家業。楊士奇年紀小小就知道祭拜自己的先人,很有感恩之心,將來一定會成就一番事業。羅性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楊士奇能夠多多關照他那幾個不成器的孩子。

自此而後,羅性就著力培養楊士奇。可惜,好景不長。僅僅一年後,羅性犯了朝廷的法令,被貶到遠方。楊士奇母子,不得不再次相依為命。長大後,為了幫助家裡,補貼家用,十五歲的楊士奇就開始當私塾老師。楊士奇很有才學,有很多學生跟他學習。作為私塾老師,學生的數量意味著收入的多少。教那麼幾個學生維持母子二人的生活,楊士奇的生活已經非常艱苦了。不久,楊士奇又做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舉動。

他有一個朋友,是個窮書生,還要供養家裡的父母。見朋友窮困,楊士奇就將自己的一半學生,連同一半學生交的學費分給朋友。楊士奇將這件減少收入的事告訴楊母,楊母不但沒責備,還說你能夠這樣做,不枉我辛苦養育。幾年後,楊士奇謀到一個訓導的小官職。可是,他太大意了,竟然將官印給丟了。弄丟官印不是什麼大罪,但是,如果有人想借此生事,重可殺頭,甚至誅滅九族。楊士奇沒朋友在朝中做官,為了性命,他腳底抹油,逃之夭夭。

楊士奇這一逃,就在社會浪蕩了二十多年。經過社會的歷練,他做人越發堅定,做事越發低調。所以在朱高煦險惡的計謀中,好多人都被關進大牢,甚至被殺頭,只有楊士奇一人平平安安,保朱高熾渡過難關。與楊士奇相比,楊榮和楊溥的經歷就簡單多了,缺乏傳奇性。楊榮之所以深受朱棣重用,主要是他做了一件看似大逆不道的事——阻礙朱棣繼位。打敗朱允炆的,朱棣被勝利衝昏了頭腦,連最基本要做的事都給忘了,而是急匆匆地朝皇帝的寶座衝去。

朱棣剛衝到一半,金鑾殿上突然跳出一個人,死死拉住朱棣,他就是楊榮。在場的人都被嚇住了,紛紛拔出刀來,只要朱棣一聲令下,楊榮馬上就會變成肉醬。看著朱棣,楊榮笑了笑問朱棣,是該先祭拜皇陵呢,還是先繼位?朱棣聽後,連背心都冒冷汗了。原因很簡單,朱棣以朱元璋為幌子,打的旗號是靖難。戰敗朱允炆後,如果他不先去祭拜朱元璋,而是急急忙忙地繼位,明擺著對天下人承認自己是亂臣賊子。再說,皇帝繼位之前,都要先祭拜祖上,第一表達感恩之情,第二祈求保佑,這是慣例。如果朱棣廢了這個慣例,將被天下人唾棄。

被提升為內閣大臣之後,楊榮的謀斷能力很令朱棣震驚。他對寧夏失陷的看法,給朱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每次出征,如果可能,朱棣都要帶上楊榮,讓他處理關鍵事務。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一天晚上,邊關傳來急報,說寧夏被蒙古軍隊包圍,十分緊急,城池就要破了。朱棣聽說後,急忙召集內閣大臣商議對策。他就問楊榮對這件事的看法。楊榮認為此事不要緊,他敢這麼說,依據是寧夏城防堅固,士兵長期防禦蒙古的進攻,很有經驗,足以抵抗蒙古軍的任何攻擊,在十天之內,寧夏必然解圍。

急報上寫的日期是十天前,因此,楊榮敢說寧夏馬上會送來解圍的捷報。果如楊榮所料,緊接著,朱棣就收到寧夏解圍的捷報。既然楊榮如此瞭解北方戰事,知道明軍的長處,也知道蒙古軍隊的短處,只要出征蒙古,朱棣自然儘量將他帶上。說起楊溥,他的生活就更單調了。楊溥是湖北石首人,生於洪武五年(1372年),與楊榮一樣,他也是建文二年(1400年)高中進士。更巧的是,楊溥與楊榮一道,都被任命為編修。但是,楊溥是一個很張揚的人,無論遇到什麼情況,他的立場都很鮮明。

小編認為,楊士奇、楊榮和楊溥這三個人,他們都支持長子朱高熾,並不是朱高熾給了他們什麼好處,而是朱高熾是他們心目中繼承皇位的理想人選。在這三個士大夫心裡,朱高熾不僅是長子,還是一位非常仁厚的人。如果他當上皇帝后,一定會施行仁政,愛惜百姓。在他們眼裡,朱棣和朱高煦都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以仁義自居的士大夫最恨這類人,自然不會支持朱高煦。

朱棣強行將朱高煦封到安州。無論他怎麼哀求,都必須走。朱高煦走後真相終於大白天下,朱棣趁機大赦了相關人員,跟太子重續父子情,最後朱高熾成功繼承帝位。但這個過程有無數的人為他捨生忘死的幫助他,不為名不為利,只是因為他是真正對百姓好的皇帝。三楊做人的氣節值得我們所有中國人學習。











Zh上善若水W


都別搶,我來答。

對於朱高熾來說,功勞最大的應該是楊士奇和解縉吧,這兩位對保住朱高熾的太子之位可謂是做出了關鍵性的貢獻。當然後兩者也是有功勞的,但是大概並沒有前兩位那麼大吧。

三楊:楊士奇、楊榮和楊溥。

朱高熾的太子之位確實不是不可動搖,這主要是因為他的身體原因佔據了很大的因素。朱高熾很胖,可能高達300斤以上,他肥胖到走路都需要兩個侍衛來攙扶。這也就不難怪尚武的朱棣對驍勇善戰的朱高煦漸漸產生了欣賞和認可。

仁宗體肥重,且足疾,兩中使掖之行——《明史·朱高煦傳》燕王欲且議和北還,適高煦引兵至,王仗鉞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明通鑑·卷十三》

另外朱棣犯了一個和李淵一樣的錯誤,那就是輕易的給兒子許諾。李淵許諾事成之後把李世民冊封為太子,朱棣在靖難之役時也很委婉的暗示朱高煦好好努力,將來有可能冊立為他為太子。這才造成後來朱高煦這麼有底氣和自己的大哥爭奪太子之位。

朱棣並不怎麼欣賞朱高熾,多半可能是因為朱高熾身體的原因。但不喜歡歸不喜歡,朱高熾畢竟是長子,而且又沒有犯什麼過錯,朱棣也不好責難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時,就把大本營北平留給朱高熾鎮守。

朱棣篡位以後,當時面臨著一個冊立皇太子的問題。這個時候的朱棣是極為猶豫的,他想冊立朱高熾,但看著這個大胖小子的身體,心裡總有點不得勁。但是朱高煦為人不穩重,經常犯各種錯誤,也讓他不放心。

當時為朱高熾成為太子做出最大貢獻的應該是解縉,當時朱棣向解縉諮詢意見,解縉回答說:為長,古來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歸附,若棄之立次,必興爭端。先例一開,怕難有寧日,歷代事可為前車之鑑。

朱棣當時由於心裡很猶豫,所以對這個回答不是很滿意。解縉後來於是又換了一個說法,才讓朱棣敲定朱高熾為太子。

先是,儲位未定,淇國公邱福言漢王有功,宜立。帝密問縉。縉稱:“皇長子仁孝,天下歸心。”帝不應。縉又頓首曰:“好聖孫。”謂宣宗也。帝頷之。太子遂定——《明史·解縉傳》

這裡的好聖孫就是指朱瞻基明宣宗,當時朱棣對這個孫輩十分喜愛和欣賞,所以如果把朱高熾定為太子,將來皇位自然就傳到朱瞻基那裡。不過,朱高熾雖然被冊立為太子,但朱棣對他似乎還是有一絲成見。

朱棣曾經數次北伐蒙古,都是讓朱高熾監國。但是私底下又派人監視朱高熾的舉動,可見這時候的朱高熾還沒有完全贏得父親的認可。

人言東宮多失德,汝至京師,可多留數日,試觀何如,密奏來!奏字須大,晚至即欲觀也。

但幸運的是朱高熾得到一群老師們的多加維護,朱高煦因為失去了太子寶座,所以經常在朱棣面前說他的壞話。而楊士奇經常替朱高熾說好話,才打消了朱棣的猜疑。

“初,帝起兵時,漢王數力戰有功。帝許以事成立為太子。既而不得立,怨望。帝又憐趙王年少,寵異之。由是兩王合而間太子,帝頗心動。九年還南京,召士奇問監國狀。士奇以孝敬對,且曰:“殿下天資高,即有過必知,知必改,存心愛人,決不負陛下託。”帝悅。”——《明史》

朱棣北伐歸來時,朱高熾因為迎駕來遲,朱高煦又在朱棣面前大肆誹謗。朱棣非常生氣,認為這些東宮大臣教導太子無方,許多人都被抓捕下獄。其中就包括楊溥、黃淮。

後來又是楊士奇在朱棣面前苦苦解釋,這才避免了這場政治風波被有意擴大。

“ 明年,帝北征。士奇仍輔太子居守。漢王譖太子益急。帝還,以迎駕緩,盡徵東宮官黃淮等下獄。士奇後至,宥之。召問太子事。士奇頓首言:“太子孝敬如初。凡所稽遲,皆臣等罪。”帝意解。行在諸臣交章劾士奇不當獨宥,遂下錦衣衛獄,尋釋之。”

可以說由於朱高煦不斷在暗中詆譭朱高熾,一度給他帶來許多的困擾和麻煩。但所幸在東宮大臣們的維護之下,朱高熾的皇位才得以穩固。朱棣去世後,預感到朱高煦可能借此機會發動叛亂,當時楊榮和金幼孜一起商議秘不發喪。

另一面又派人知會朱高熾,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朱高熾順利繼位,防止朱高煦藉此機會叛亂。朱高熾繼位後,“三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官進爵,而解縉當年因為擁護朱高熾有功,被朱高煦陷害,早在永樂十三年就被殺死。

但奇怪的是,朱高熾對這位擁護自己有功的大臣似乎並沒有給予特殊關照,他繼位後也沒有為解縉平反,大概僅僅繼位一年就駕崩的朱高熾還沒有來得及做這件事吧。

關注【圍爐談史】,每天閱讀深度歷史內容喲~


圍爐談史


楊士奇、楊榮、楊溥,被後世稱為“三楊”。他們在明仁宗朱高熾從立太子到登上皇位功不可沒。具體有以下幾點可以說明:

 1、永樂十二年,朱棣第二次北征,太子朱高熾監國,命令楊士奇、楊溥、黃淮、金問等人輔助皇太子。朱高煦趁朱棣不在京之際,“日夜謀嫡”,製造流言蜚語,中傷輔助太子監國諸臣。朱棣返京,以太子遣使迎駕遲緩,且奏書失辭,下令將輔佐監國的楊溥、黃淮、金問逮捕下獄。楊士奇當時外出不在,逃過一劫。但楊士奇回京後,朱棣立即召見,詢問太子監國的情況。楊士奇回答:“太子孝敬如初,凡所稽遲,皆臣等罪。”將責任攬了過來。朱棣這才沒有再追究。但支持朱高煦的這派官員並不罷休,奏說不能單獨寬宥楊士奇。朱棣下令將楊士奇下獄,好在朱棣氣已下去了,不久將楊士奇放了出來。可那幾位一直關到朱棣去世,才放了出來,坐了整整十年牢。

2、朱高煦得知楊士奇幫太子說話化解危機後,朱高煦決定下次連楊士奇也算計在內。兩年後在朱棣北征回來,太子在迎接朱棣回朝的時遲到了。朱高煦就抓住這個機會。說太子迎接遲到是故意的,太子根本沒有將朱棣放在眼裡。朱棣當著眾人的面,大罵朱高熾,說他已經一大把年紀了,不顧安危出征,還不是為了朱高熾的天下。朱高熾卻在家裡舒舒服服的坐著,連迎接工作都做不好了,除了笨手笨腳之外,簡直就是居心不良。加上朱高煦一派的人在旁煽風點火,朱棣決定再次打壓太子。楊榮、楊溥等太子的重要成員都被關起來。楊溥還被關進了錦衣衛的大牢中,楊溥是太子勢力的主要成員之一,如果楊溥招認,哪就坐實了太子的罪名,錦衣衛開始審問楊溥,但無論錦衣衛對他用什麼刑,他都咬死不說一個字。要知道錦衣衛的刑法是非常可怕的,但無論怎麼審,楊溥都沒有鬆口,加上後來風聲沒有這麼緊了,錦衣衛就讓楊溥在牢中自生自滅,直到朱棣再次問起。錦衣衛說:楊溥在看諸子百家的經書。朱棣聽到後讓指揮史好好看守楊溥,不能出任何差錯。雖然楊溥保住性命,但楊溥後來在暗無天日的錦衣衛大牢中一坐就是十多年。直到後來朱高熾繼位後才被放出來。

 

3、永樂二十二年七月,朱棣死於北征途中榆木川(今內蒙烏珠穆沁東南、多倫北),楊榮隨軍在側,認為精銳大軍在外,都城皆老弱之兵,深怕有變,遂溶錫為椑(內棺),載以龍輿,將所有參與溶錫的錫工全部處死滅口,朝夕進膳如常,沒有人知道皇帝已死。安排妥當後,楊榮與少監海壽星夜馳騁趕回京城報告太子朱高熾。八月,朱高熾釋楊溥等出獄,隨即繼位,是為明仁宗(年號洪熙)。朱高熾僅做了10個月的皇帝就駕崩,其子朱瞻基繼位,是為明宣宗(年號宣德)。





笑談文史生


朱高熾身邊的三楊指的是明朝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四朝元老楊士奇、楊榮、楊溥。

在朱棣登基稱帝后,雖然朱高熾為長子,但朱高熾自幼身患殘疾,且身體有些肥胖行動不是很便利,個人形象氣質都不是很好,所以朱棣最初不是很喜歡這個長子朱高熾。

朱高熾能成為太子,解縉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但是後來解縉被漢王朱高煦陷害致死,解縉死後則是多虧了三楊對朱高熾的幫助,朱高熾才能順利地登上皇位。

朱高熾歷史上被稱為明仁宗,在位時間非常短,在位不到九個月就患重病去世,但是明仁宗在位時間雖短,但是作為太子時期的朱高熾監國時間卻不短,朱棣常年率軍親征掃平邊患,而朱高熾作為太子則常年鎮守北京監國,所以永樂盛世有一半是屬於朱高熾的功勞。

朱高熾一生對得起他仁宗的稱號為人忠厚仁義,很有長者風範,也正是這些成為了吸引三楊這樣的儒學名士輔佐朱高熾,可以說朱高熾是用他的寬厚仁愛感動的三楊為他盡心竭力。

三楊在當時的明朝都算是才華和能力並重的名臣,他們對明初發展建設有著巨大貢獻,後來三人以居所區分為楊士奇為西楊,楊榮為東楊,楊溥為南楊,時人稱西楊有相才,東楊有相業,南楊有相度。

在朱棣稱帝之初,朱高煦英勇善戰在靖難之役中屢次救朱棣於危難之中,勇武和父親朱棣相類似,所以朱棣內心更偏愛朱高煦。但是實際來說朱高熾在靖難之役中也是戰功巨大,他主要戰功就是穩定後方北京根據地,當年建文帝大將李景隆帶兵攻打北京,全靠朱高熾利用嚴寒天氣往城牆上澆水,整座城牆都被凍得堅不可摧,李景隆無奈之下只得退兵無功而返。

所以朱棣最初雖然內心不喜歡朱高熾,但是也是猶豫不決,改不改太子人選當時很是困擾朱棣,後來解縉在關鍵時刻幫助朱高熾穩固住了太子之位,他幫助朱棣權衡利弊,闡述瞭如果你擔心太子過於寬厚仁義,軟弱可欺不可為君的話,你還可以效仿太祖皇帝而重點培養皇長孫朱瞻基嘛。確實朱瞻基既有父親朱高熾的寬厚仁愛又有叔叔朱高煦的英勇果斷。

所以解縉一番話堅定了朱棣培養朱高熾父子的決心,從那之後朱棣就不再有改立太子想法,解縉也由此開罪了漢王朱高煦,被陷害致死。

解縉死後就是三楊處處幫助太子朱高熾的時代,他們三人對朱高熾幫助最大,曾經朱高熾為了感謝三楊對自己的厚愛,贈送他們三人財產和宅院,都被三楊婉拒了,所以也可見三楊是出於真心為國家輔佐出一位仁君。

朱高煦在打擊太子朱高熾一派時重點打擊的就是三楊,三楊之中的楊溥曾經為了保護太子朱高熾被朱棣關進錦衣衛監獄十多年,直到朱棣去世楊溥才被登基以後的朱高熾釋放出來,並委以重任。

在朱棣去世後朱高熾繼位為帝,任命三楊為內閣輔臣,三人更是盡心竭力輔佐明仁宗朱高熾,在朱高熾去世後,三楊更成為朱高熾的託孤大臣,成為明宣宗朱瞻基的顧命大臣。

正是在三楊的影響下,朱高熾和朱瞻基父子才能創造出“仁宣盛世”。三楊在任內閣期間,安定邊防,整頓吏治,同時重視發展經濟與民生息,使得明朝國力發展達到巔峰。三楊是明朝歷史上最為賢明的內閣輔臣。

三楊都是忠實的有道儒學者,他們三人以身體力行詮釋了儒家學者的氣節,他們一生之所以選擇盡心竭力輔佐朱高熾父子,正是看中了朱高熾身上的寬厚仁愛,這是儒家定義的有道明君之基礎,只有朱高熾這樣寬厚仁愛之君才能憐惜百姓,與民生息,造福天下。

所以三楊看到了朱高熾身上的寬厚仁愛之後,就知道找到了真正能為天下蒼生服務的仁愛君主,所以千方百計不計得失的去輔佐保護朱高熾,這才是真正儒學者身上的氣節。


小島知風


朱高熾之所以立為太子,大才子解縉立了大功,雖然他仍然死在朱棣的間接殺害下,朱高熾從世子到太子到皇帝的艱辛複雜歷程中,有這樣三個大臣卻始終對朱高熾忠心耿耿,不離不棄,始終到底,這就是:“楊世奇、揚榮和楊溥。

楊士奇生於1365年,袁州(江西宜春)人。他自幼喪父、母親改嫁,繼父是一個飽學之士,從小培養他,可惜繼父又死,當了一個小官後,卻將官印丟了,只有在江湖闖蕩,經過社會磨練,他的意志十分堅定,為人卻很低調。

這種經歷,使他在朱高煦險惡的陰謀中平安涉險。

而楊榮和楊溥的經歷則簡單的多。

楊榮的特點是頭腦十分清醒和冷靜,預見性超好,當朱棣打敗了朱允炆急切的要坐上龍椅時,場面十分激勵人心,只有楊榮冒著被可能當場格殺的危險拉住了朱棣,當侍衛欲刀劍加身時,楊榮冷靜的希望朱棣先拜皇陵再登基的順序,否則將被天下人視為“謀逆”,朱棣頓時醒悟,冷汗淋漓。

楊榮被提升為內閣大臣,參與軍事策劃,屢有上佳表現。

楊溥是湖北石首人,生於洪武五年(1372年),與楊榮同時在建文二年(1400年)中進士,同為編修,只不過楊溥是個“熱血青年”,個性張揚、立場堅定。

三人都全力支持朱棣的長子朱高熾繼皇帝位,並非是弄點什麼好處,而是他們認為朱高熾就是他們心目中理想的君王,因為朱高熾是長子、宅心仁厚,他當上皇帝后,一定會施仁政,愛惜天下百姓。他們認為朱棣和朱高煦都是濫殺的兇手,以仁義自居的士大夫最瞧不起這種人,當然不會支持朱高煦。

朱高熾雖是一個殘疾人,卻曾經幫助過祖父朱元璋有條有序的處理過來往公文,令朱元璋對他刮目相看。如果認為朱高熾是一個迂腐之人,卻是錯誤。

剛開始“靖難之役“,朱棣令他以一萬士兵守京城(北京),他利用冬天的寒冷潑水城牆,使得路面無法行走,成功阻止了李景隆的進攻,朱高熾雖然沒有在前線衝鋒陷陣,但是守禦住大後方的意義非同凡響。

為立太子事情左右為難的朱棣找來解縉詢問意見,解縉說:“如果認為朱高熾不行的話,可以培養長孫朱瞻基,朱棣於是基本有確立朱高熾為太子的心。

一旦確定了太子,朱高煦必須調離京城,怎麼辦?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造反,第二是陷害太子,重新贏得朱𡝯歡心從而扭轉敗局。而朱捸靠造反起家,朱高峰煦根本沒有勝算,於是只能造謠中傷太子,從此,一些謠言傳到朱棣耳中......

我們知道,朱棣和朱高熾由於對治國理念的不同,朱高熾在留守監國期中處理問題多以“以德治國”為選擇,而朱棣講究嚴刑峻法,對此,朱棣大為不滿,狠狠訓斥太子和大臣們,並對作激烈辨護的大理寺丞耿通予以斬首示眾。太子一黨噤若寒蟬。

只有一人仍然不怕,他就是揚士奇,作為朱棣內閣七大臣之一,他默默地支持太子,耿通斬首後,朱棣問楊士奇,太子表現如何,社會閱歷豐富的揚士奇回答:“監國時期,太子按規矩辦事,凡是他聽取的意見,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凡是他所反對的建議,大多是不好的,當然,對於近臣的不合理要求,太子還是予以當面駁斥。”(張廷玉《明史》)。

永樂十二年(1414年),朱棣北征歸來,利用太子迎接遲到一事,朱高煦大做文章,四處造謠,而簡單粗暴的朱棣更是大罵太子,甚至說太子“笨手笨腳”(指殘疾),於是太子身邊的楊溥立即關進詔獄,這是大獄,非皇帝令,任何人不準過問。

楊溥受到錦衣衛審理,無論任何酷刑,始終咬牙不承認。他被在酷刑和惡劣環境中關押了十多年。

應該承認,朱高煦整人的手段十分毒辣,凡是太子的人,只有兩條出路,一是打入大牢,一是洗心革面,加入他的集團,太子一黨只有“三楊”死心塌地跟著太子走。

現在的朱高煦府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門庭若市。於是大宴賓客,酒過三巡,開始狂妄:“我這麼英明,難道不如李世民嗎”?(《明史》)

朱棣聞言頓時如跌進冰窖,寒氣逼人,冷汗直冒。更加令人不解的是朱高煦突然要求增加他的護衛部隊人數。朱棣於是十分警惕,他要採取措施了。

永樂十三年,朱棣告訴朱高煦,不要呆在京城了,改封他到青州。這是朱棣的試探,如果朱高煦高興離開,證明朱高煦沒有李世民野心;如果拖延不去,就會暴露其野心。與上次一樣,朱高煦死活不去。

朱棣決定趕走他。朱棣詢問楊士奇的看法,楊士奇認為:國家就要遷都北平了,朱高煦死死賴在應天,不知意欲何為?請皇上還是仔細思考。這是十分中立和策略的回答,老練的應對,朱棣不顧朱高煦的不情願,硬是把他分封到樂安州(今山東廣鐃)。

這次是強行命令,朱棣的安排,主要是調虎離山並安排在皇帝管轄範圍,如果他真敢造反,用不了一天,皇帝軍隊即可兵臨城下,轉瞬之間就可以平息風波。

朱高煦一離開京城,各種謠言立即消失,真相浮出水面,不出意外,朱高熾將順利繼承皇位。

解縉、楊士奇是朱高熾最應該感謝的人,沒有解縉,朱棣不會立朱高熾為太子,沒有楊士奇,朱高熾太子位早被朱高喣奪走。


良人執戟2


對朱高熾太子之位構成最大威脅的是漢王朱高煦,他是明成祖朱棣的次子,英勇善戰,在“靖難之役”中,跟隨朱棣南征北戰,立有大功。白溝河之役,朱高煦率軍斬南軍都督瞿能父子,使得朱棣反敗為勝。東昌之役,朱棣大敗,隻身逃走,若不是朱高煦率軍救援,朱棣必定凶多吉少。朱棣以朱高煦類己,而且立有大功,因此承諾事成後立他為皇太子。但是,朱高熾早在朱元璋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時以長子的身份被“冊為燕世子”。所以,朱棣稱帝后,也不好改變,就在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議立皇太子時,經過一番猶豫後,還是決定立朱高熾為皇太子。封朱高煦為漢王,國雲南;三子朱高禭為趙王,國彰德。朱高煦大為不滿,覺得朱棣未能兌現承諾,說道:“我何罪,斥我萬里。”不肯到雲南就藩,跟隨朱棣到北京巡邊,併力請和其子歸南京。

永樂年間,朱棣出征蒙古,太子朱高熾監國。朱高煦陰謀勾結朱棣身邊官員構陷朱高熾。太理寺丞耿通上疏為朱高熾辯白,但朱棣認為耿通“為東宮關說,壞祖法,離間我父子”,將耿通處死。朱棣又召問楊士奇太子監國時的表現,楊士奇說道:“殿下天資高,即有過必知,知必改,存心愛人,決不負陛下託。”經過楊士奇勸諫,朱棣才平息了怒氣。後來,朱棣北征歸朝,認為太子迎駕一事上禮節不周。楊士奇又向朱棣解釋道:“太子孝敬如初,凡所稽遲,皆臣等罪。”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朱棣才沒有深究。朱高煦幾次向朱棣進讒言,都是在楊士奇的保護下,朱高熾才保住了皇太子之位。但是,朱棣對朱高熾總是不滿意,主要原因是朱高熾身肥體胖,患有足疾,行動時都需要宦官扶著走,還常常跌倒,而且不會騎射,這對英武強健的朱棣來講,根本看不過去。

朱高熾的長子朱瞻基英俊聰慧,很受朱棣的喜愛。大學士解縉抓住朱棣這個心理,對朱棣說道:“皇長子仁孝,天下歸心。”朱棣並不答話。解縉又誇讚朱瞻基道:“好聖孫!”朱高熾的的太子之位總算穩定下來。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十一月,朱瞻基被立為皇太孫,被朱棣帶在身邊出征蒙古,意在培養這個繼承人。朱棣誇讚朱瞻基道:“此他日太平天子也。”朱棣既然直呼朱瞻基為“太平天子”,當然要保護朱高熾的太子之位。

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朱棣病死,朱高熾即位,就是明仁宗。朱高煦聽說後,遣人至京師偵察情況,期待發生變故。第二年,朱高熾死,朱瞻基繼位,就是明宣宗。朱高煦乘機發生叛亂,但由於不得人心,很快被平定。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朱高煦父子被處死,受牽連被充軍及被殺者達二千餘人。


歷史的小學生


其實,朱高熾雖為長子,卻並不為朱棣所喜愛,因為朱高熾從小體弱多病,性情內向而沉穩,喜好讀書學習,不擅長領兵打仗。這對於一生尚武,征伐四方的朱棣來說,這是朱高熾的致命缺陷。朱棣反而更喜歡生性粗魯的兩個小兒子朱高煦和朱高燧,外出征戰總是把他倆帶在身邊,由朱高熾留守大本營處理國事。這下邊兩個不安份守己的兄弟覬覦朱高熾的太子之位,仗著朱棣的寵愛,屢屢合謀構陷朱高熾,使他多次身陷困境,險些被拉下太子之位多虧幾位忠心耿耿的大臣捨身護主才使朱高熾平安渡過險境。


那麼,所謂的“三楊"是誰呢?他們是楊溥、楊士奇、楊榮。這三人原本都是朝中的大員,楊溥和楊士奇還是首輔,在朱高熾被立為太子後,這三人便被朱棣指定協助太子監國。但是楊榮的地位和權力都比不上前面兩位,另外就是朱棣非常器重揚榮。所以,朱高煦兄弟倆便將楊溥和楊士奇視為眼中釘,想要謀得太子之位,就先要除掉這兩位能臣,免去後患。
公元1414年三月,明成祖朱棣親率大隊人馬從北京出發,北上塞外親征瓦刺。六月勝利返師,途中在沙河駐紮,也是等待太子來迎駕回朝。朱高熾派兵部尚書金忠等大臣去迎接,也不知這邦人是故意的,還是真有事,路上耽擱了時間,這是對皇帝的無禮行為。朱棣生氣了,當金忠將太子的奏書呈給他看時,朱棣大怒道:“這都是你們臣下輔佐的過錯"。朱高煦藉機向朱棣進讒言,說這是太子與眾臣有意為之,以此藐視皇上的尊嚴。這還了得,朱棣將楊博、揚士奇等一干迎接大臣全部逮捕下獄。


沒過多久,朱棣想查清事實,便將揚士奇從獄中提來問話,他問楊士奇倒底是不是太子指使他們這麼幹的。此時,如果楊士奇只要點個頭,想必以朱棣那樣的性格,別說朱高熾的太子之位,就是性命都難以保全。但是楊士奇把迎駕遲緩的罪責全攬在眾臣身上,說太子對皇上非常孝敬,時常掛念出徵在外的皇帝,並常常焚香禱告皇上凱旋而歸。朱棣半信半疑,又將楊溥從牢裡提出來問,也是如此回答。朱棣這才相信是一場誤會。可是對待兩人的結果卻不同。楊士奇官復原職,可楊溥卻在獄中待了十年,直到朱高熾登基。


早在永樂二年,楊榮被朱棣任命為太子右諭德,仍兼任他的原職翰林侍講。1424年7月,朱棣在最後一次北征班師回朝途中病死,此時的形勢十分危急,因為朱高煦等人已對皇位覬覦已久,隨時可能發動兵變搶奪皇位,以朱高熾的實力是無法同自己的這兩位兄弟抗衡的,有可能再見上演骨肉相殘的悲劇。

此時,另一個重要人物登場了,為了避免國家發生動亂,安定社會,楊榮與朱棣身邊的幾位近臣商議,封鎖皇帝駕崩的消息,火速派人密報太子做好登基準備,自己則在朱棣去世的當天深夜,帶著遺詔悄悄返回京城,將遺詔親自呈送到朱高熾手中。這樣才保證了國家權力平穩的過渡,沒有發生意外。仁宗皇帝在位時間不長,但他整頓吏治,重用賢臣,重視農業,鼓勵農民開墾土地,實行仁政,力主和平政策。使明王朝的國力達到鼎盛,他同後來的宣宗兩朝被歷史稱為“仁宣之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