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條死亡航線,損失率超過80%,但中國別無選擇

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此時的日本急於從中國戰場抽身,以便全力對付美國。

經過十多年的戰爭,日本也看清楚了。中國太大,人口太多,

完全佔領中國,基本上是沒戲的。但是,讓中國放棄抵抗則是可能的。

中國,有著豐富的資源,但是沒有像樣的工業。地下的資源沒辦法變成戰鬥力。因此,戰時的中國嚴重依賴進口。只要徹底封鎖中國,便可以兵不血刃地讓中國屈服。

因此,日本一方面加緊封鎖中國,另一方面,對戰時陪都重慶狂轟濫炸,妄圖瓦解中國的抗日決心。

其目的只有一個——逼中國投降。

此時的中國確確實實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近代中國財政收入主要依賴關稅,現在所有港口盡被日本佔領。財政收入喪失了80%以上,支出卻多了好幾倍。

更不用說,日本又在中國傷口上撒鹽。動用20萬人修建的滇緬公路,一度被日軍切斷。


這是一條死亡航線,損失率超過80%,但中國別無選擇

純人工修築滇緬公路


這是一條死亡航線,損失率超過80%,但中國別無選擇

滇緬公路

這是中國最後一條輸血管。

物資、武器都依賴這條輸血管。

中國即將流盡最後一滴血。

但中國並沒有屈服,決定打破日本封鎖,開闢新航線。


這是一條死亡航線,損失率超過80%,但中國別無選擇

美國總統羅斯福

羅斯福:“假如沒有中國……日本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一直衝向中東和德國配合起來,舉行一個大規模的夾攻,在近東會師,把俄國完全隔離起來,併吞並埃及,切斷通過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線。”

基於戰爭形勢的考慮,美國伸出了援手。


新開闢的航線是一條死亡航線。卻再也找不到更好的一條航線。

這是飛行員用自己的生命,硬闖出來的一條航線。


這是一條死亡航線,損失率超過80%,但中國別無選擇

駝峰航線

駝峰航線平均海拔在6000米上下,C-47滿載後,極限爬升不過5000米。飛機只能在崇山峻嶺之間穿行。

這不是在考驗技術,而是在考驗運氣。

多變的氣候,複雜的氣流,不是你技術多好就能克服的。只要強勁氣流襲來,飛機就會像樹葉一樣,直接拍在山崖上。

這條路還有一個悖論,飛高飛低都不行。飛高了,飛機會結冰,像石頭一樣往下掉。飛低了,飛機又會撞山。就是這麼矛盾。

沒有導航臺,後續的飛行員,只能看著山谷中飛機殘骸的反光繼續前行,因此,這條山谷又被稱為——鋁谷。

這是一條死亡航線,損失率超過80%,但中國別無選擇

墜毀的飛機

但,就是這麼惡劣的條件下,沒有一架飛機因害怕而返航。要麼完成任務,要麼命喪山谷。只有一架飛機回來過——是被風吹回來的。

而路上的消耗也令人咋舌。每運來1升汽油,路上就得消耗6升。

就這樣,像燕子銜泥一樣。駝峰為中國運來了大量的戰略物資。

1942年7月,整個航空隊運來的物資僅僅73噸,而到1945年7月,運來的物資則是71042噸。

若沒有駝峰,中國抗戰到底很可能只是一個口號。

而付出的代價則是千千萬萬飛行員的生命。

“臨走的時候,大家圍在一張桌上吃早餐;到了地方,桌子已經圍不滿了。”

1945年1月6日,60架飛機正在執行任務。一場風暴襲來,就有30多架飛機,失去了蹤影。

僅僅是美軍的第十航空聯隊,629架飛機,就損失了563架。

而戰時美軍投入飛機2100架,損失就在1500架以上;中國航空公司擁有飛機100,損失48架。

這只是有案可查的數據。

當時盟軍轟炸德國,戰損率超過5%,就是相當嚴重的問題。而駝峰的損失率則是80%!

美國印中空運聯隊司令官威廉•滕納將軍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兩個同盟國家間飛行,它的飛機損失率竟會超過對德國的轟炸。這,就是駝峰航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