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苦學,還是樂學?

大人經常用“勤學苦練”這個成語來教導孩子,也將“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一聯奉為圭臬。漫長的歷史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苦學”的故事,諸如人們耳熟能詳的車胤囊螢、孫康映雪、孫敬懸樑、蘇秦刺股之類。

要苦學,還是樂學?


此外,范仲淹苦學的故事也廣為流傳。

范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靠,再適常山朱氏。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舍。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寢。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經之旨,慨然有志於天下,常自誦曰:“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選自《宋名臣言行錄》)

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更是被選入教材,成為中學背誦篇目。其中,宋濂提到他借書抄書,以及風雪天外出求學被凍得四肢僵硬的事情。

當然,我們還可以找到更多“苦學”的故事,在這裡我無意一一列舉。但僅僅上述的成語、對聯和故事已經足以灌輸給人一個觀點:學習必須得吃苦;學習不好,是因為吃的苦不夠多。

這個觀點自然有道理的,但是它也會給人誤導,讓人認為吃苦是學習中最重要的事情,甚至是唯一的事情,彷彿“吃苦”是無堅不摧的法寶——這顯然是有問題的。

學習跟一個人的智商、興趣、志向、毅力、經歷以及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等等都有關係。一個人能吃苦,說明他比較有毅力。在某一方面願意吃苦,而在另一方面不願意吃苦,可以看出他的興趣、志向所在。班超投筆從戎,做出了一番大事業;陶淵明辭官還鄉,成為偉大作家。智商高的人甚至不吃苦就可以學得很好。駱賓王七歲時寫下了《詠鵝》,王安石讀書一目十行。

要苦學,還是樂學?


因此,過分、片面強調學習中吃苦的作用是不合適的。首先,我們應該瞭解一下學習者的興趣,然後讓他發展自己的興趣,把興趣轉變成特長。在這個轉變過程中學習者很可能要吃不少苦,那就鼓勵他。如果他是天才,那就更好了,他不必吃很多苦就可以取得成功。如果不加區別地逼孩子學習某一門知識、某一項技能,一味強調吃苦的作用,就會讓很多人厭惡學習,最終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這就是所謂的“趕鴨子上架”。

讓我們再回頭看看前面提到的那些“苦學”故事。車胤、孫康、孫敬、蘇秦、范仲淹和宋濂,他們苦學了不假,但我們是不是過於關注他們的“苦”了。要知道,並不是有誰逼著他們去“苦學”的啊。他們能夠主動“苦學”,顯然是他們對學習有莫大的興趣,從學習中能夠獲得很大的滿足感。這樣看來,他們的“苦學”何嘗不是苦中有樂呢?所謂的“苦”只不過是他們“樂學”的表象啊!——這就是他們成功的秘密。

這一點,宋濂早就承認了:“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珠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煜然若神人;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而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更是在兩千多年以前就發現:“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他也是“因材施教”的倡導者。

科學巨匠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要苦學,還是樂學?


那麼,在今天,我們該倡導苦學還是樂學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