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當中有一人,名字放到武當七俠之中,竟毫無違和感

眾所周知,金庸很會給自己小說中的人物起名字,他起的名字要麼大氣磅礴,要麼意境深遠,總之能讓人過目不忘。要說倚天屠龍記裡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名字,當屬武當七俠了。不過,由於武當七俠歷史上大都確有其人,所以這七人的名字倒不是金庸的原創,而是略加改動直接運用。有趣的是,如果把武當七俠的姓去掉,只保留名字的話,那活脫就是一副秀麗的山水畫——遠橋,蓮舟,岱巖,松溪,翠山,梨亭,聲谷。短短十四個字,幾乎把山水畫的所有元素都囊括了,而且有距離感和聲音動感。

明教當中有一人,名字放到武當七俠之中,竟毫無違和感

倚天中的人物眾多,好名字也很多,但似乎很難找到能和武當七俠相提並論的好名字。因為武當七俠的名字不但單獨拿出來好聽好記,組合到一起又能提供如此多的信息量,可謂倚天群名之冠。

不過,雖然倚天裡沒有和武當七俠並駕齊驅的好名字組合,但也有一個名字,單獨拿出來,不亞於武當七俠中的任何一個,而更有趣的是,把這個名字放到武當七俠當中,竟然毫無違和感,這個名字彷彿天生就是屬於武當七俠這一支的。

明教當中有一人,名字放到武當七俠之中,竟毫無違和感

我們知道,明教當中高手眾多,其中五行旗的掌旗使也算是其中的佼佼者,這五行旗的五位掌旗使,名字就很有意思。銳金旗掌旗使莊錚,洪水旗掌旗使唐洋,烈火旗掌旗使辛然,厚土旗掌旗使顏垣,好,重點來了,接下來這巨木旗的掌旗使,就是我們今天要著重說明的名字——聞蒼松。

聞蒼松是五行旗掌旗使中唯一一個三個字的名字,而且名字本身夠雅緻,意境好,但看名字,彷彿我們就能看到泰山頂上百年的迎客松。有松就有山,這個名字本身就帶有山水畫的意趣。所以,把聞蒼松的名字放到武當七俠當中,人們會誤以為江湖上有武當八俠。

遠橋,蓮舟,岱巖,松溪,翠山,梨亭,聲谷,蒼松。沒有違和感吧?蒼松讓這幅山水畫平添了一股勁拔之氣,同時,也補充了山水畫的元素。

有意思的是,聞蒼松這個名字和其他四位掌旗使的名字顯得格格不入,不但字數不同,而且意境也南轅北轍,不在一個檔次。也許更適合聞蒼松的門派不是明教,而是武當派吧。要知道,武當山上松柏長,而光明頂則是荒涼的禿山。

個人覺得,也許金庸在給五行旗掌旗使起名的時候,突然靈光一閃,想獨樹一幟,取一個文雅一點的名字,讓剛猛有餘但文氣不足的明教能有一絲水墨氣,這才有了聞蒼松的名字。事實上,聞蒼松的名字在明教中的確顯得鶴立雞群,和陽頂天的霸氣,楊逍的瀟灑,殷天正的古板,韋一笑的隨意,黛綺絲的洋味兒完全不在一個層面。

明教當中有一人,名字放到武當七俠之中,竟毫無違和感

當然,名字歸名字,聞蒼松這個人對明教還是忠心耿耿的,在六大派攻上光明頂之前,還曾帶領巨木旗和武當五俠有過混戰,並誓死護教,不改初衷。所以,與其說聞蒼松這個名字和武當七俠沒有違和感,不如說聞蒼松這個人和他的名字一樣,堅挺耿直,人如其名,毫無違和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