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帶娃,網友:活著就好!媽媽:我好後悔沒讓爸爸帶娃

東東媽媽最近很是著急,孩子現在已經7歲了,媽媽帶孩子和之前大學同學小慧一起吃飯。小慧很照顧東東,菜上來了就趕緊幫東東夾,其中“藍莓山藥”特意放到了東東跟前,覺得他應該比較愛吃。半天沒見孩子動筷子,小慧就隨口問:“東東,你怎麼沒吃山藥呀,是不是不喜歡吃啊”。後邊的“是不是不喜歡吃啊”還沒說完,孩子就低下頭,再抬起頭來的時候,眼圈已經紅了。小慧很是不知所粗,還好東東媽媽安慰完東東之後,偷偷的跟小慧嘆氣起來。

爸爸帶娃,網友:活著就好!媽媽:我好後悔沒讓爸爸帶娃

原來,東東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就發現這個現象了:東東跟同學相處,會表現得比較膽小,不自信,也比較容易哭,很怕受到傷害一樣。去醫院看過才知道,主要是爸爸陪伴的太少,以至於孩子很害怕跟爸爸相處,就形成了惡性循環,敏感,焦慮,情感的控制力比較差。

父親對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到這麼重要的作用,那爸爸陪伴有哪些必做的建議呢?

1. 一起做運動

爸爸精力旺盛且運動能力更強,關鍵是,爸爸更勇於冒險,也更擅長各種運動。所以,在和孩子一起運動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教會孩子各種運動技能,還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爸爸帶娃,網友:活著就好!媽媽:我好後悔沒讓爸爸帶娃

2一起做手工

可以陪伴孩子做手工,學習抖音上的用紙箱動手做鱷魚的視頻或者一起修理損壞的玩具。不知不覺的,你會發現,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為爸爸可以做鱷魚,還可以修玩具,孩子會更加的崇拜爸爸,爸爸“無所不能”的高大形象也會深深的刻在孩子心裡。

爸爸帶娃,網友:活著就好!媽媽:我好後悔沒讓爸爸帶娃

3.陪孩子聊天,表達你對孩子的喜愛

我們經常形容,父愛深沉,很多父親不習慣於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認為需要樹立自己的威嚴。試著用語言表達你對孩子的愛,勇敢地對孩子說“愛”,多與孩子進行交流,哪怕不做具體的互動,相信孩子也會感受到來自父親的關注,產生更多的幸福感。

爸爸帶娃,網友:活著就好!媽媽:我好後悔沒讓爸爸帶娃

【貼士】

1. 爸爸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會讓孩子在一定的範圍內讓孩子發揮自己的能量,這種自由式的陪伴方式,會激發孩子發揮自己的智慧,訓練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抗挫折的能力和自信心都會大幅提升。

爸爸帶娃,網友:活著就好!媽媽:我好後悔沒讓爸爸帶娃

2. 爸爸的陪伴必然和媽媽的陪伴方式不同,

作為媽媽,請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跟孩子爸爸產生爭議,這個是共同育兒的大忌。

3. 媽媽切不可擔心爸爸帶娃做手工,把家裡弄的比較亂而明令禁止哦。當然,爸爸帶娃運動的時候,一定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哦。這些準則,不妨在育兒的過程中磨合出一個媽媽爸爸都認可的標準。

爸爸帶娃,網友:活著就好!媽媽:我好後悔沒讓爸爸帶娃

4. 如果爸爸確實工作比較忙,媽媽平時在育兒的時候,也要協助爸爸塑造良好形象,避免因為陪伴時間短產生生疏之情,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比如:爸爸出差了,要主動跟孩子電話或者視頻聊天。媽媽也要經常灌輸,比如說:爸爸之前答應我們回來之後,就帶你去游泳,或者你想去哪裡,我們提前收拾好東西,等爸爸回來,就讓爸爸帶我們去,好不好呢。相信孩子一定會對爸爸的歸來充滿期待,同時很期待和爸爸的相處時光。

爸爸帶娃,網友:活著就好!媽媽:我好後悔沒讓爸爸帶娃


我是豆丁媽媽,每日分享育兒心得和有趣的育兒故事,如果您針對以上有不一樣的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