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無極》中的饅頭,我們真的錯怪陳凱歌了

在2002年張藝謀執導的《英雄》上映之後,中國電影迎來了大片時代,而這個時候中國的電影工業體系還不夠完備,電影的創作職能的分工還不夠細化,這時候就需要具有影響力的電影人站出來,為國產商業大片搖旗吶喊。現在的觀眾會質疑為什麼那個年代的中國電影沒有《戰狼》,沒有《流浪地球》。沒有所謂純粹的商業大片,這其中很多的原因,是當年國內的電影市場形勢,不得不趕鴨子上架,讓曾經比較擅長文藝片的張藝謀和陳凱歌等人站出來。從市場角度講,主要是利用他們對電影的理解,以儘快創立一種類型片,以抵制好萊塢大片對國內電影市場的衝擊。

關於《無極》中的饅頭,我們真的錯怪陳凱歌了

但是我們要知道張藝謀和陳凱歌對於自己事業的定位,他們雖然也參與過商業電影的製作,但是從根本上而言,他們對於電影的追求絕不僅僅停留在娛樂和票房的層面上,要不然他們也不可能憑藉電影為他們帶來享譽世界的名聲。其實在拍攝《英雄》和《無極》之前,陳凱歌和張藝謀已經奠定了他們在中國電影史上無法撼動的地位。其中陳凱歌執導的《霸王別姬》,張藝謀執導的《紅高粱》、《秋菊打官司》等,讓中國電影不僅取得了國內觀眾的認可,同時還在國際各大電影節上獲獎無數。陳凱歌執導的《霸王別姬》還被稱為華語電影的巔峰,這部影片獲得了迄今為止華語電影唯一一座戛納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金棕櫚獎。

關於《無極》中的饅頭,我們真的錯怪陳凱歌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陳凱歌去拍攝《無極》,張藝謀去拍攝《英雄》,無疑是自討苦吃。但是作為領銜華語電影幾十年的大師,他們又不願意在國產電影商業化的進程中留下遺憾。就是在這樣的形式之下,張藝謀以豪華的團隊製作了當年華語電影鉅製《英雄》,這部影片被當時的媒體譽為大明星、大製作、大場面、大營銷。可見這部影片在當年被國內電影人寄予厚望,而最終這部影片取得的結果,也足以讓電影人們瞠目結舌。當年《英雄》的票房佔了當年國內票房的1/4,它所取得的華語海外票房紀錄,至今未被打破。這樣的票房成績,對於一部商業大片而言,絕對算得上成功。

但是在成功的表象之下,這部影片也反映出了幾個問題,首先是這部影片的立意太大。以至於讓很多觀眾在看過影片之後,摸不到頭腦。整個故事太過於文人情懷,而使得這部影片少了普通人的煙火氣。裡面的俠客,完全就是一個理想狀態的設想,這樣的人物設定,讓觀眾們很難入戲,畢竟如果一部影片的故事不能讓觀眾信服,那麼這部影片帶給觀眾的觀影感受,就變成了單純的視覺和聽覺體驗了。《英雄》上映之後,觀眾們普遍的反應是畫面很美,故事很爛。

關於《無極》中的饅頭,我們真的錯怪陳凱歌了

在張藝謀的《英雄》上映3年後,陳凱歌的《無極》和觀眾們見面了,和《英雄》中只採用華語影星的配置方式不同,陳凱歌在拍攝《無極》時,除了邀請到當時當紅的香港小生謝霆鋒,以及事業正如日中天的張柏芝外,陳凱歌還請來了韓國的影星張東健,日本的影星真田廣之。在明星的配置上,陳凱歌的亞洲巨星策略,顯然比張藝謀的華語頂級巨星來勢更加洶洶。

然而在陳凱歌的《無極》上映之後,卻讓陳凱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觀眾口碑危機,一時間陳凱歌的《無極》被貼上了爛片的標籤。這是在影片上映之前,陳凱歌無論如何也猜想不到的結果。至少他無法預測出《無極》的口碑會遭遇如此的慘敗。而對這部影片最大的質疑莫過於網絡上盛傳的“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這源於《無極》這部影片的整個故事的原動力,是謝霆鋒飾演的無歡的饅頭被張柏芝飾演的傾城搶走了。在影片點映的時候,就已經有媒體注意到故事中這一薄弱的環節了,只是那個時候大家都沒有意識到問題會如此嚴重。

關於《無極》中的饅頭,我們真的錯怪陳凱歌了

然而這個饅頭究竟有什麼樣的含義呢?為什麼陳凱歌會選擇這樣一個單薄的劇情,作為整個故事的原動力進行推進呢?其實仔細看過《無極》的觀眾會發現,這個饅頭在影片營造的那個世界裡,還是有著非常深刻的含義的,兵荒馬亂,食不果腹,糧食就意味著生存,這是一點。而這個饅頭對於大將軍的兒子無歡而言,並不單單指的是一個饅頭那麼簡單,它還代表著一個孩子的童貞被剝奪了,而且被剝奪的充滿了恥辱感。

這個過程讓無歡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從此他走上了一個和他之前的人生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這個劇情單單的看文字介紹未免太扯了,所以才有了後來網絡上流傳的“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但是陳凱歌也說,電影是一種感性的產物,如果單純的以一個現實的邏輯去評判電影的優劣,顯然是不公平的,就如古代著名的那句話一樣:“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關於《無極》中的饅頭,我們真的錯怪陳凱歌了

而《無極》中的這個饅頭,在陳凱歌的理解裡,它是可以承擔一些厚重的東西的,或者說這個饅頭可以象徵這個厚重的東西。大道至簡,特別是一些具有抽象含義的象徵,電影很難找到很恰當的物品進行指代。就好像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遊》一樣,那裡面象徵著未知事物的,竟然是一塊標準的黑色石碑,而這個意象,還被諾蘭在《星際穿越》中致敬過。這就是電影,一個東西沒必要非得說得明明白白,因為電影表達的很多東西,本來就是不十分清晰的。而電影的創造力,在於它是要深入到觀眾的靈魂,而不是停留在再造一個現實空間的表象。

關於《無極》中的饅頭,我們真的錯怪陳凱歌了

其實在《無極》上映之前,陳凱歌在一次接受採訪的時候,就已經談到了《無極》中的這個饅頭。在當時陳凱歌的回答是:“它什麼都不代表,它代表著人的一個心理狀態。我的感覺是,當國家民族的概念在更為年輕的一代中間漸漸地淡漠之後,個人對個人的東西變得特別的重。我相信,很多年輕人,都會特別明白無歡的心理——我擁有的,被別人拿走了。一件再小不過的事了,但會影響他一輩子。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我自己的一點兒個人經驗,在我14歲的時候,別人無端加於我了很多東西”。

在陳凱歌的傳記中他曾提到,在14歲時他在父親遭遇人生磨難的時候,自己卻隨波逐流,傷害到了父親,和影片中的無歡一樣,從那一刻起,陳凱歌對於這個世界的童貞也被這個世界剝奪了。從那一刻起,陳凱歌也深深地懷疑起了當下的世界。而在說到《無極》這部影片時,陳凱歌當年信心滿滿,他認為:“它遭到別人唾棄的機會微乎其微”。

關於《無極》中的饅頭,我們真的錯怪陳凱歌了

但是在《無極》上映後不久卻事與願違,當年《無極》引起了國內全民關於電影的大討論,大家認為陳凱歌在故弄玄虛,在以“一個饅頭的故事”戲耍影迷。那個時候陳凱歌彷彿置身於水深火熱之中,那一刻他的大師光環徹底暗淡了,而再也沒有觀眾或者媒體願意傾聽陳凱歌的聲音了。

其實入如果踏實下來欣賞《無極》這部電影我們會發現,它不僅畫面很美,影片中的臺詞也特別富有哲理,但是如果以一個超高的標準,去評判《無極》時,這部影片自然是不完美的。畢竟當時這種類型的電影太過於前衛,沒有太多可供借鑑的題材,而觀眾們呢?其實也沒有這種類型電影的觀影經驗,之所以給出《無極》這麼低的評價,除了一些觀眾起鬨之外,主要還是這部影片並沒有給觀眾帶來陳凱歌所謂的觀影愉悅感。

關於《無極》中的饅頭,我們真的錯怪陳凱歌了

但是好在多年之後,觀眾們對《無極》漸漸的態度有了新的轉變,畢竟現代的觀影理念還是有很多改變的,觀眾們也對影片的類型和表達方式有了更多的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