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這些不良現象越來越普遍,快來看看,你們村有嗎?

提到農村不良現象,大家首先想到肯定是“天價彩禮”,這些年,結婚彩禮問題將農村推向了風口浪尖。於是,很多人就忽視了農村的其它不良現象,現在生活在農村或對農村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雖然這幾年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設的也是越來越美好,但是一些不良現象卻油然而生。這些不良現象有些是過去就有,一直遺留下來,沒有改變的,也有近幾年新形成的。今天,鄉土驛站就帶大家瞭解一下,這些不良現象到底是哪些。

對於別的農村地區我沒有發言權,我就自己所在的鄂東山區及結合所見所聞跟大夥說說吧。

農村這些不良現象越來越普遍,快來看看,你們村有嗎?

不良現象一:攀比愈加嚴重

這幾年隨著農村面貌的日新月異,許多農民的腰包也鼓起來了。現在你隨便到農村一看,映入眼簾的都是一排排小洋樓,隨處可見小汽車的身影,還有穿著時尚悠閒的人們。還聽說,近幾年在城裡買房的農村人是越來越多,是拉動縣城房產剛需的強勁力量。

當然,能夠建的起小洋樓,買的起小汽車是好事,說明生活是真的富裕富足了。這其中有真正通過自己努力賺的錢買的。但都是的嗎?答案肯定不是。就我拿我們村來說,現在幾乎家家都是三層的小洋樓,外觀看上去也十分的漂亮。大家都知道,二胎還是前幾年放開的,前些年農村獨生子女的也非常多,一個子女建幾百平米的房子,大多空著沒有住,也沒有裝修,有的還是貸款建的。這不是嚴重的攀比思想是什麼?有的人看到你家建了二層,我家就建三層,你家建三層普通樣式的,我家就找人設計成歐式的,總之不是根據自身的實用情況,而是比著人家,就是要比人家建的好。

關於小汽車也一樣,許多家庭也是比著買,

你家買十萬的,他家後買得買個十五萬的,你家買國產的,他家後面定要買合資的,沒錢就按揭或者貸款,總之不能輸了左鄰右舍,別人家買了小汽車,自家沒買,多沒面子啊。但實際情況卻是,很多人買了車基本長年累月放家裡睡覺。一個很好的例子,我隔壁家去年底打工回來,買了臺新車,過完年把要接著出去打工,活是在工地上,帶車出去,有點不切實際,所以只能將車放家裡。這不就是活生生的攀比嗎?

像這種攀比現象,現在農村是愈演愈烈。諸如婚喪喜慶辦酒席、甚至買新手機,新衣服,看到別人買,也跟著攀比買。

農村這些不良現象越來越普遍,快來看看,你們村有嗎?

不良現象二:生前不孝,死後大操大辦

生老病死是誰都不能避免的,在大多數農村地區,還是保留著土葬的習俗。本來喪事是件悲痛的事,也是一件比較嚴肅的事情,但是現在普遍流行死後葬禮大操大辦的現象。沒有人哭,請人在葬禮上哭;不熱鬧,請嗩吶班吹拉彈唱;怕老人在那面缺用度,買別墅、手機、汽車、鈔票等燒過去。操辦者都在想方設法向前來參加葬禮的鄉里鄉親證明,他們是個大孝子。

但果真是這樣嗎?其實不然,現在很多子女生前把老人扔一邊,不管不問,自己住新房,老人住舊屋;自己吃香喝辣的,老人粗茶淡飯;自己到處悠哉,讓老人下地幹活。如此這般,能說是孝順嗎?給老人死後大操大辦葬禮,就能證明自己是孝子嗎?眾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我想“百善孝為先”的真正含義,應該是趁父母老人健在的時候,好好盡孝,那才是真孝。

農村這些不良現象越來越普遍,快來看看,你們村有嗎?

不良現象三:賭博現象嚴重

現在農村人兜裡普遍有錢了,日子是越過越滋潤,所謂“飽暖思淫慾”,生活過好了,田地該流轉的流轉,該拋荒的拋荒了,所以農村的閒人就越來越多。如此一來,農村開麻將館,打麻將的就越來越多。因為農村大多偏僻,分散,再加上打牌的都是一些留守婦女和老人,點數也基本不大,所以上面也不好管,也懶得管。就拿我們村所在小組來說,一共四十多戶,家裡有麻將機的幾乎佔了一半,而專職開麻將館抽水的不少於五家。想想,這樣下去,是一個多麼可怕的現象。

農村這些不良現象越來越普遍,快來看看,你們村有嗎?

不良現象四:年青人越來越不務實

現在的年輕人很多都不願意種地,估計也沒有幾個會種地的,這也就罷了。現在光纖網絡也走進了農村的各個角落,信息暢通本來是件好事,可是也害了許多的留守學生和年青人。因為留守的原因,很多學生學會玩手機、學會了上網,放學基本上就是幹這事,爸媽不在身邊,想管也管不了,久而久之,許多的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以前“啃老族”說的都是城裡的子女,現在很多農村青年變成了啃老族。讓讀書,不想讀;讓種田地,不會也怕累;讓出去打工,吃不了苦。所以造成一些年青人長期窩在家裡,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土皇帝”生活

農村這些不良現象越來越普遍,快來看看,你們村有嗎?

不良現象五:沒事愛“嚼舌根子”

在農村有這樣一句話,“吐沫星子淹死人”。還是由於農村日子好過了,閒人多了,一些農村婦女就喜歡三個一堆五個一群集在一起閒聊。聊的內容也不再是以前的家常裡短,而是越來越八卦,當然最喜歡的就是議論別人家的大小事、好事壞事。現在農村是哪家有什麼事,不到半天的功夫就能傳遍全村,而且基本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不在背後議論人,說人是非,知人不評人是一個人最好的道德修養,但是在農村這種不良現象卻是普遍的很

農村這些不良現象越來越普遍,快來看看,你們村有嗎?

不良現象六:人情味變淡,一切向“錢”看

以前的農村,如果哪家有婚喪喜慶或建房子等事情時,只要招呼一聲,鄰里之間都會過來幫忙,而且是免費的。自家要是缺什麼,鄰里間總能想辦法借到。小到有人做好吃的,比如做饅頭,也會多做一會,分給鄰里品嚐。如今卻大不一樣,都是自家過自己的日子,“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很普遍。如今有大小事,想請人幫忙,不給工錢基本免談,就算關係好,也得給包煙招呼頓飯。用“世態炎涼”嚴重了點,但是人情確實是淡了。

以前這些不良現象,是針對我現在住的農村和所看到的一些現象總結出來的,也許有些片面,也許有些偏激,也許你那兒沒有,但是我想在有些地方,這些不良現象還是或多或少的存在。歡迎來自農村的朋友能共同交流。

關注鄉土驛站,以不一樣的視角和觀點,帶您瞭解不一樣的鄉村風土人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