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康复的直接训练:摄食训练

正常人每天吞咽600多次,而吞咽障碍患者每天吞咽运动大大减少,按照用进废退的原则,保持适当的直接训练是有助于吞咽功能的尽早康复,因此,直接训练是促进康复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每一次安全吞咽动作就是一次吞咽康复训练。用增稠剂调配液体,是确保安全吞咽的非常好的方式。”


训练方法

Tips


1. 体位及姿势: 最好定时、定量,能坐起来不要躺着,能在餐桌上不要在床边进食。对于不能坐位的患者,一般至少取躯干30°仰卧、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以枕垫起。喂食者位于患者健侧。该体位可利用重力使食物易于摄入和吞咽;颈部前屈可使颈前肌群放松,有利于吞咽,防止误吸。


吞咽康复的直接训练:摄食训练

2. 食团在口中位置:进食时应把食物放在口腔最能感觉食物的位置,且能最适宜促进食物在口腔中保持及输送。最好把食物放在健侧舌后部或健侧颊部,这样有利于食物的吞咽。也适合面舌肌肉力量弱的患者。

3. 食物改进:要求具有下述特征:

①柔软、密度及性状均一;

②有适当的黏性、不易松散;

③易于咀嚼,通过咽及食道时容易变形;

④不易在粘膜上滞留等。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饮食习惯进行选择,兼顾食物的色、香、味等。

吞咽康复的直接训练:摄食训练

4. 一口量及进食速度:一般先以流质3-5ml,然后酌情增加。每餐45分钟左右为宜。

5. 进食时提醒(sensory cues)进食时提醒以促进患者的吞咽,帮助患者减少吸入的危险。主要有以下五种方法:1.语言示意 例如照顾者在患者边进食边说“吞”提醒患者。2.手势示意 例如照顾者指着自己的嘴唇以提醒患者在吞咽期保持嘴唇闭紧。3.身体姿势示意(physical cues) 例如使用下巴和头的支撑器以提醒患者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4.文字示意 利用文字给患者和照顾者提供不断的提醒注意预防并发症。5.食物的味道和温度示意 冷觉可刺激触发吞咽反射,而热的液体可提醒患者慢慢吸吮液体。

6. 进食环境为促进吞咽和防止误吸,要求环境安静避免分心。吞咽动作过程中,勿言语和动作干扰。

7. 进食前后清洁口腔、排痰正常人每两分钟左右会自然产生吞咽一次,把口腔及咽部分泌物吞人食管处理,进食后,口腔及咽部如有残留物会有异物感,能反射性咳出及清除,而吞咽障碍患者口腔及咽部感觉、反射差,环咽肌功能障碍患者唾液无法进入食管,通常容易流进呼吸道;进食后残留在口腔及咽部的食物容易随呼吸进入呼吸道,导致进食后潜在性的肺部感染。因此,进食前后口腔与咽部的清洁对于吞咽障碍患者预防肺部感染是一项重要措施。口、咽癌患者因放射线治疗破坏了唾液腺,导致唾液分泌不足而口干、口腔溃疡、蛀牙等症状。因此,

患者用清水或漱口水漱口,保持口腔湿润和清洁,以改善上述症状。在进食过程中,应用交互吞咽,可清理残留物。对于分泌物异常增多患者,在进食前需清理分泌物,才进食,进食过程中如分泌物影响吞咽,也需清理,以保持进食过程顺畅。

8. 咽部滞留食物的去除:可训练患者通过以下方法去除滞留在咽部的食物残渣。

1) 空吞咽:每次吞咽食物后,再反复做几次空吞咽,使食丸全部咽下,然后再进食;

2) 交互吞咽:让患者交替吞咽固体食物和流食,或每次吞咽后饮少许水(3 – 5ml),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吞咽反射,又能达到去除咽部滞留食物的目的;

3) 从仰头点头吞咽:颈部后仰时会厌谷变窄,可挤出滞留食物,随后低头并做吞咽动作,反复数次,可清除并咽下滞留的食物。此法适用于舌根部后推动力不足(会厌谷残留)的患者。

4) 侧方吞咽:头部向健侧倾,使食团由于重力作用移向健侧,同时该侧梨状窝变窄,挤出残留食物。头部向患侧倾,可使患侧梨状窝变窄,,挤出残留物。此法适用于一侧舌肌麻痹和咽肌麻痹的患者。

5) 头颈部旋转:头颈部向患侧旋转可以关闭该侧梨状窝,使食团移向患侧,并且有利于关闭该侧气道。此法是最有效的关闭气道的方法,适用于单侧咽部麻痹或有残留的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