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裡面的“呂布”,用得好可以起死回生


中藥裡面的“呂布”,用得好可以起死回生


相傳四川江油乾元山植被茂盛,環境清幽,瀑布成群,是道家福地,修仙聖域,山上有很多道觀,相傳太乙真人、哪吒都就是在此修煉成仙的。


由於山很高,冬天特別寒冷,到了冬天不少人被凍病或凍死。


附近道觀有一個老道士經常外出化緣,瞭解周圍民間的疾苦,他道行很高,也深諳醫理,經常上山採草藥煉製丹藥,免費給窮人治病或調理身體。


可丹藥的療效有限,生病的人很多,他煉製的藥往往不夠用。


老道士總覺得自己的丹藥中缺了某種材料,所以經常冒險去懸崖峭壁邊採摘一些珍稀的草藥,可效果依然不太好。


有一天,他去柴房中抱柴準備生火做飯,看到一種很常見的柴草,它根莖很多,中間兩三個塊根連生在一起,像紡錘形或雞蛋,還有很多子根與鬚根附在外面。


他靈機一動,把根去皮、熬製、焙烤烘乾成一種烏黑髮亮的薄片。


以後老道士在煉製丹藥的時候,試著加入了這種烏藥,沒想到,這樣煉製的丹藥的效果竟然非常好,老百姓吃了這種丹藥後平時能增強體力,冬天能夠防寒。


可是這種藥有毒,用量不好控制,只能由老道士自己一個人調製,否則,一不小心就會造成很大的副作用,讓人全身發麻,甚至昏迷。


老道士年紀已經很大了,他擔心自己去世後,沒有人能煉製好丹藥。


後來,他收養了一個孤兒作徒弟,把自己的醫術傳給了這個小道士,師徒倆的感情非常好。


小道士很孝順也非常聰明,他知道師父擔心的問題,就不停地變化製藥的方法,並且自己親身試藥,終於發現烏藥的子根毒性比主根小,用量很容易掌握,煉製丹藥的效果更好。


師徒二人把這種新藥的識別方法和煉製方法無償傳授給周圍的人們,幫助了無數的窮人。


因為古代醫術總是父子相傳,人們誤以為這對師徒是父子關係,就把這種新藥稱為“父子藥”,由於這藥的子根附在主根之外,後來諧音傳成了“附子”。


附子是這樣來的,那麼我一起看看附子又分為哪幾類?主要作用又是什麼?

附子分為鹽、黑、白,釘角、透明,顯筋脈,

口嘗麻舌毒性劇,救逆散寒溫腎陽;

[來源] 為毛蓖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烏頭的子根的加工品。

[產地] 產四川、陝西等省,以四川產量最大,質量較優.故有川附子名。

[採收] 夏至到小暑之間採挖,摘取烏頭旁的子根,除去泥土、鬚根,習稱“泥附子”,加工成下列品種:

鹽附子 選擇個大,均勻的泥附子洗淨,浸入膽巴(即鹽滷)和食鹽的混合液中,(鮮附子100公斤,用鹽滷40公斤,食鹽25公斤,加水60公斤)。


每日取出晾曬,並逐漸延長晾曬時間,直到附子表面出現大量結晶鹽粒(鹽霜),體質變硬為止。

黑順片 選擇中等大的泥附子洗淨,浸入膽巴溶液(附子100公斤,用鹽滷40公斤,清水30公斤)中數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水漂,縱切成0.5cm的厚片。


再用水浸漂,取出用調色劑(附於100公斤,用黃糖20公斤、萊油5公斤熬煎而成)使染成濃茶色,取出,蒸至現油麵光澤,口嘗不麻舌時,炕半乾後再曬乾,或繼續烘乾。

白附片 選擇大小均勻的泥附子洗淨,浸入膽巴溶液(配方同黑順片)中數日,並與浸液共煮至透心,撈出剝去外皮,縱切成約0.3cm厚片,用水浸漂至口嘗不麻舌時,取出蒸熟,曬至半乾,以生薑、去油牙皂加水熬煎而成。


封附片,刨附片(均為縱切片)等。


附子本身有通經脈的作用,如果這時候津液跟不上,很容易造成頭暈、身體發麻等不適感。


就好比是河渠原先是堵的,但是現在通開了,水就會顯得非常少了。

咱們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所謂的附子反應,其實只是通經脈的過程中,津液相對不足,而出現的身體反應。


比如我們經常在經方里提到的附子理中丸或者附子理中湯,是用來恢復脾胃功能的。


附子理中湯化裁自《傷寒論》的理中丸:

理中丸原方:

人參 乾薑 炙甘草 白朮各三兩

當然也可以吃附子理中丸

,只不過丸藥力緩,需要長期堅持,同時注意多補充水分,或者配合上金匱腎氣丸


中藥裡面的“呂布”,用得好可以起死回生


中藥裡面的“呂布”,用得好可以起死回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